王翠
摘 要:高中課程的整體認知、學習內容以及教師授課和學生接受能力等方面與初中都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新生在升學后由于不能及時調整自己、適應環(huán)境,出現(xiàn)成績不穩(wěn)定、苦惱和焦慮等心理問題,這給學生學習生活帶來很多阻礙。本文針對高中和初中政治教學之間的不同,提出初中政治教學和高中順利銜接的對策,為學生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保駕護航。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 高中政治教學 過渡與銜接
一、初中政治教學和高中政治教學的不同
1.課程目標、能力要求等有很大的不同
兩者在課程性質、基本理念等方面大體相同,是由淺到深的過渡。但就課程目標、能力要求這兩方面來說存在很大的不同。初中政治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參與,對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并無太嚴格的要求。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及道德品質;高中政治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探究思維的形成,引導學生質疑、求異、反思,具有更強的專業(yè)和理論性。能力要求方面學生要做到儲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并提高辯證思維、抽象思維能力等。[1]
2.教學方法、節(jié)奏及知識量等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初中教學率先進入新課改后,許多政治教師轉變觀念,更新教學手段,使初中政治課堂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活潑,學生們學習起來積極、主動、快樂。而相對來說,由于高中新課改開展時間較晚,教學觀念比較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課堂環(huán)境相對沉悶枯燥,學生短時間很難適應;其次,由于高中政治的知識量和困難度遠遠大于初中政治,所以高中政治教師教學的快慢節(jié)奏和知識講授的粗細和初中教師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單從書面文字量來說,初中1課時大約學習1面書左右,教師教起來快慢從容、粗細得當,學生學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壓力。而高中政治課1課時內容大約為2至3面書,知識的困難程度也加深,這讓學生難以系統(tǒng)學習,產生無力、迷茫的感覺。[2]
3.初中思想品德考試和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考試有很大的不同
這兩個學科考試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中考和高考這兩種考試中,在中考中,思想品德的考試既是結業(yè)考試也是升學考試,是對學生初中階段學習的達標測試。學生在考試前期背誦教師圈的范圍和畫的重點,基本上都可以合格達標。所以初中政治教學無論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遠不如高中政治教學。而高考是國家級的選拔性考試,命題更傾向于能力的考察,在教學、復習方法等方面與初中考試死記硬背就能過關有很大的差異。
以上各個方面的不同,使得學生無法向高中學習生活順利轉變,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銜接問題。另外,學生的心理、年齡、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及科學素養(yǎng)等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能很好適應高中政治學習的現(xiàn)象。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起步階段注重解決銜接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初中政治教學向高中政治教學順利過渡的對策
1.認真研讀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
高中新課程標準在整個高中教學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課堂教學的總準則,指引著教師課堂教學的方向。在教學目標和能力要求等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初中政治教材到高中政治教材,內容上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連接并不緊密,具有自身的獨立性。那么在教學中時時體現(xiàn)學習目標、內容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習之處就應該幫助學生構建整體的知識結構體系,呈現(xiàn)整體目標要求和學習內容,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確學習任務,以更加高昂的主觀能動性投入學習,在一步步的學習中充實、完善自身掌握的知識結構體系,使高中政治學習更專業(yè)、更高效。
2.認真研讀教材,知識過渡是基礎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認真研讀教材是教師必須要完成的工作。通過對教材知識重難點的掌握,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做到“同類整合、異類擴展”。和初中比較,高一政治教材有更多的理論知識,考查學生的抽象思維水平和對知識的系統(tǒng)把握。其實仔細研讀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知識點都會在初中教材出現(xiàn),只是高中教材中呈現(xiàn)的方式更加專業(yè)和理論化,更加有深度。那么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就要避免機械的重復,要做到“溫故知新”。應嚴格按照高中新課標的要求,對重復的知識做出更加合理、新穎的講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并能夠融會貫通。
3.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生動活躍的課堂吸引學生。
針對缺少或失去政治學習興趣的情況,除了正面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之外,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生動活躍的課堂吸引學生,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當今課堂已經不是教師一言堂了,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參與者和管理者。其次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信任和鼓勵,和學生平等相處,努力構建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第三以師生互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利用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方式,比如多媒體課件和小視頻、舉辦辯論賽、團隊討論、以實例進行比較和歸納等,引導學生參與并在課堂上發(fā)揮主體作用;第四,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在思想政治課中引入生活實例,比如學習價值時,可以讓學生組成調查分隊,觀察早中晚菜市場價格的浮動,從而總結出價值規(guī)律。也可以借助語文中的寓言故事、名詩、名句等,讓政治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4.時刻關注高考動態(tài),課堂教學要適應政治新高考的新要求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考在命題方面更多地側重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時刻關注高考新動態(tài),另一方面隨時做出調整,更多注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綜合學科素養(yǎng)。讓高中政治成為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學科。
結語
在新課改越來越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向高中政治教學的順利過渡不僅僅是為了學科教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力與知識三維目標實現(xiàn),更多的是為了推動初中思想品德與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實施的發(fā)展。所以,研究初高中政治教學的銜接的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改革中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的問題和對策[J]. 劉琪.新課程導學. 2017(06)
[2]政治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J]. 趙亞靜.赤子(中旬) 201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