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高效性從結合“教學內容”“執(zhí)教”與“反思”三環(huán)節(jié)進行考量,可以總結出的核心主要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取舍與課堂的執(zhí)教中。如何讓目標指向更明確、更高效呢,從四方面入手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刷子李》為例,具體闡述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目標高效制定的基本規(guī)則。
關鍵詞:教學目標 高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性是一種在有限教學時間內,教師務必保證學生對所教授的重難點內容有高效獲得的教學形式。那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教學目標的問題。
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對教學內容作出準確有效的取舍,需要綜合考量課程標準、編者意圖、年段特點、單元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學情等等。這是一個由大及小,由面到點的過程,這是一個綜合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感三維目標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從諸多系列目標中根據文本、人本特點作出選擇的過程。在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的框架內,一節(jié)語文課內重點應該讓學生得到什么?不同老師有不同的答復,不同課文有不同的選擇。有人說“高效教學”旨在得意、得言,還有的人說旨在得法、得美。筆者認為,無論選擇怎樣的目標以下幾條規(guī)則必須考慮在內:
其一,教學目標必須在國家課程標準的理念與目標引領之下。離開這一點,語文課就無法體現國家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無法體現“文同字,語同音”的群體觀念,也與語文課程基本性質相悖。
其二,教學內容必須跟語文教育的特點緊密相關。與幾十年前相比,如今國家中小學課程設置已越趨完整,各學科已分專業(yè)課程,甚至有專業(yè)老師進行執(zhí)教。這跟以前只有語文、數學等幾個學科的年代已大不同。語文課就應該回歸“本來面目”,語文課就應該集中精力耕好自家的田地,應該真正體現語文的“味道”了。也就是說,語文閱讀課上所謂的“得”,除了閱讀知識得到傳授,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閱讀策略得到掌握等外,還需要涉及字詞句、語法、修辭、邏輯、古文、朗讀、口語表達、習作等語文學科特有的知識與能力體系。在實際教學中,我國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已經不是純粹意義上的閱讀課了,而是一個往下包含拼音、識字、寫字、譴詞造句,往上貫穿口語交際、課外閱讀、習作的綜合性、實踐性語文教學課。這一點,會深深影響我們制定閱讀課“高效教學”的教學目標。
其三,活動設計必須結合學生實際學情、原有知識水平進行選擇。由于語文課堂涉及知識面廣闊,課文內容可教的部分通常有許多,而我們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選擇“高效教學”目標時應該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盡量做到溫故知新,循序漸進??纯磳W生之前已經學過什么,確立的這一目標能否對他們的語文學習有促進,有幫助,是否存在過易或困難。
其四,閱讀課中的“高效教學”并不意味著一節(jié)課只有一個教學目標,而是只有一個重難點目標。一般情況下,我把一節(jié)課中大的教學目標分為常規(guī)性目標與重難點目標。當然,也有人稱為工具性、方法性及思想性目標,稱為認知、技能、情感目標等,這些分類都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劃分,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而做為“高效教學”這種教學形式的目標分類,我認為能夠正確地劃分出常規(guī)性目標與重難點目標很是關鍵。因為重難點目標恰恰是我們需要“一得”的,有教學價值,有學習價值的地方。那哪些內容屬于“重難點”呢?編者說了不算,教材說了不算,教師說了也不算,學生說了才算。有些問題,教師認為是重難點學生可能覺得是過難了或者過易了。因此,“高效教學”中的“一得”(即一個重難點)雖只有一個,但其確定的過程卻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謹慎選擇,才能做到簡約而不簡單。
通常情況下,影響目標確定的因素有課程標準、年段要求、單元目標、編者意圖、教學內容、學生學情、執(zhí)教者等。如果非得給這些因素排出個先后主次,筆者認為可以這樣處理:
比如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刷子李》這篇課文,按照目標確定順序我們依次列出各因素跟本課相關的要求是什么。
課程標準:
年段要求:屬于小學語文高年段,根據年段側重點安排,高年段應重點是在篇章結構的整體把握與訓練上,學習寫作方法并學會運用。
單元目標:通過學習本單元課文感受作者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學會運用。
編者意圖:編者把這篇課文安排在五年級下冊 “感受人物形象”為主題的第七單元的23課,并作為略讀課處理。在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中,編者提出了3個閱讀目標:其一,想想“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兒?其二,作者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其三,找出描寫最精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表達的效果。
教學內容:第一層次,對字、詞、句及內容的認知與理解,即知道作者寫了什么;第二層次,是對人物形象、寫作背景、寫作目的的感悟,即知道作者為什么要寫;第三層次,文章的語言風格,表達方式,寫作特點等,即知道作者是如何寫的。
將以上所有目標依次從大到小進行羅列之后,我們發(fā)現跟本課相關的教學目標有許多,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把這些目標都一一執(zhí)行并實現了才叫“好課”呢?我們需要的“高效教學”究竟是確定哪一點呢?本課的重難點確定哪一個呢?這就必須結合學生學情與教師本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了。如果學生對刻畫一個人物形象的寫作尚未掌握,那么你可以確定目標為:1.積累并理解本課生字詞。2.感悟刷子李人物形象。3.學習用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其中,第3點可作為本課重難點進行處理,也就是本課的“一得”。
如果你想讓你的學生以這課作為例子,拓展課外閱讀量,那么就可以把目標確定為:1.讀通課文,感受人物形象;2.教授對比閱讀策略,拓展閱讀《俗世奇人》。其中,第2點可就變?yōu)楸菊n的重難點了。
舉這樣的一個例子目的在于說明“高效教學”中目標的制定在依次考慮課程標準、年段要求、單元目標、編者意圖、教學內容的要求后,選擇怎樣的“重難點目標”最后都得考慮學生學情與執(zhí)教者情況。當然,無論做出怎樣的取舍都必須得在前面所列的范圍之內,否則就出現“脫綱掉本”的現象。
作者簡介
陳升旭,東莞市寮步鎮(zhèn)西溪小學副校長?,F任東莞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東莞市學科帶頭人,廣東省小語會青年研究中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