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春玲 趙峻瑩 陳曉晨
摘要:目的:通過情緒與注意偏向結合的方法,考察在不同情緒下被試對情緒詞是否會產生注意偏向以及注意偏向上的差異。方法:本研究采用3(情緒啟動:負性啟動、正性啟動、無啟動)×3(情緒詞匯:負性、正性、中性)兩因素被試內實驗設計。結果:(1)在情緒Stroop范式中,情緒啟動的主效應顯著[F(2,60)=13950, p<0001],情緒詞的主效應顯著[F(2,60)=13982,p<0001],二者交互作用顯著[F(4,60)=10796, p<0001]。(2)在無啟動條件下,被試對三種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存在顯著差異[F(2,60)=432, p<005]。(3)在負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對三種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存在顯著差異[F(2,60)=4218, p<0001]。結論:(1)不同情緒的大學生注意傾向性有差異,大學生對不同情緒詞的注意傾向性有差異。(2)無情緒啟動條件下,大學生對正性詞匯反應時最短;負性情緒啟動條件下對負性詞匯反應時最短。
關鍵詞:情緒啟動 注意偏向 情緒Stroop范式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B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8-0029-02
注意是認知過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情緒對注意偏向的影響也一直是心理學研究的重點。Mathews和MacLeod (1986)[1]最早發(fā)現(xiàn)注意偏向,焦慮個體感知威脅性刺激比感知其他刺激的反應時更短,即焦慮個體對威脅性刺激更敏感并優(yōu)先感知威脅性刺激。Fox, Russo, Dutton (2002)通過對焦慮個體注意偏向的研究發(fā)現(xiàn),注意偏向的產生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個體對某些刺激存在注意的定向加速;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個體對某些刺激存在注意解脫困難。高笑,陳紅(2006)[2]認為注意偏向是個體對特定刺激具有的高敏感性并伴隨的選擇性注意。曾慶巍,劉愛書(2015)[3]認為注意偏向是人們在接收外界信息時,因對某些特定的信息具有較高敏感度而出現(xiàn)的選擇性注意。早期情緒與注意偏向的研究多關注于臨床個體,如焦慮癥個體、抑郁癥個體等。近年來許多研究探討了臨床個體和非臨床個體對情緒信息的注意偏向,但研究結果不盡相同。朱詩敏和鄭希付(1998)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非臨床個體也會對情緒刺激產生注意偏向,而Mogg和Bradley (1998)在研究中沒有發(fā)現(xiàn)非臨床個體的注意偏向。情緒啟動是用來研究情緒和認知關系的一種手段。
近年來,許多研究關注在情緒啟動條件下,個體是否會出現(xiàn)注意偏向及注意偏向的規(guī)律。Eastwood, Smilek, Merikle[7]的研究表明,在負性情緒下,臨床個體和非臨床個體都表現(xiàn)出了對負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表現(xiàn)出情緒一致性效應,而對正常個體是否會對正性刺激表現(xiàn)出注意偏向一直存在爭論。袁承杰,于凱,劉偉志,尚志蕾[8]的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個體在情緒啟動條件下表現(xiàn)出對一致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然而劉興宇,楊伊生,李杰,姜淞秀的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試在正性情緒啟動下沒有表現(xiàn)出情緒一致性效應。本研究以大學生為被試,采用影片啟動情緒,通過情緒Stroop任務考察被試的注意偏向,記錄被試對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的反應時,以探究大學生在不同情緒啟動條件下是否會產生注意偏向以及注意偏向的規(guī)律。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來自遼寧師范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的6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43人,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2±175歲,此前從未參加過類似實驗。
(二)研究設計
本實驗采用3(情緒啟動:負性啟動、正性啟動、無啟動)×3(情緒詞匯:負性、正性、中性)兩因素被試內實驗設計。
(三)研究工具
1.實驗材料
(1)情緒啟動材料。情緒啟動材料是具有不同性質情緒的電影片段,選用《一九四二》中空襲片段作為負性情緒啟動材料,時間為3分鐘。選用《唐伯虎點秋香》中小強片段作為正性情緒啟動材料,時間為3分26秒。
(2)情緒Stroop詞匯材料。從羅躍嘉、王一牛(2004)編制的《現(xiàn)代漢語雙字動詞感情信息評定表》中選取60個詞,其中極端負性詞、極端正性詞、中性詞各20個,作為情緒Stroop實驗材料。
(3)情緒自評的材料。一道五點式評分題目,從1到5難受程度逐漸下降,愉快程度逐漸上升。 1代表“非常難受”,5代表“非常愉快”。
2.實驗工具
E-prime20、SONY VAIO E14筆記本電腦。
(四) 研究流程
實驗采用個別施測方式,具體實驗步驟如下:
(1)被試進入實驗室,熟悉實驗環(huán)境后,坐在電腦前。
(2)向被試詳細說明情緒Stroop任務的實驗要求,并開始練習。
(3)確保被試通過練習掌握實驗要求后,開始正式實驗。首先開始控制組無啟動組的Stroop實驗。
(4)播放視頻誘發(fā)被試情緒,然后讓被試完成相應的情緒自評題目,開始情緒啟動組的Stroop實驗。
(5)實驗結束。
(五)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簡單效應檢驗等方法比較被試在三種情緒啟動條件下對情緒詞匯顏色命名任務的反應時之間的差異。
二、結果
1.情緒啟動對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的描述性結果
負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對負性詞、正性詞和中性詞的顏色命名反應時分別為(44212±4591)ms,(46164±5122)ms,(46028±4820)ms;正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對負性詞、正性詞和中性詞的顏色命名反應時分別為(46539±5239)ms,(46223±4639)ms,(46524±50.54)ms;無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對負性詞、正性詞和中性詞的顏色命名反應時分別為(472.12±6353)ms,(46843±6415)ms,(47645±6940)ms。
2.情緒啟動對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的影響
對三種情緒啟動類型和三種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情緒啟動的主效應顯著[F(2,60)=13950, p<0001],情緒詞的主效應顯著[F(2,60)=13982, p<0001],二者交互作用顯著[F(4,60)=10796, p<0001],結果如表1所示。
簡單效應結果顯示,在負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對三種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存在顯著差異[F(2,60)=4218,p<0001],對負性詞反應時最短;在正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對三種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無啟動條件下,被試對三種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存在顯著差異[F(2,60)=432,p<005],對正性詞反應時最短。
三、討論
(一)不同情緒啟動、情緒詞匯顏色命名任務反應時的差異
上述結果表明,情緒啟動和情緒詞匯的主效應結果顯著,被試在不同情緒啟動條件下,對情緒詞顏色命名反應時存在顯著差異。Fredrickson和Branigan(2005)[10]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這可能是由于:情緒信息引發(fā)了注意聚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前任務表現(xiàn),使被試在情緒啟動條件下對顏色命名任務的反應比無啟動條件下更快,對情緒詞顏色命名任務的反應比中性詞更快。
(二)不同情緒啟動下的注意偏向
1.無啟動條件下的注意偏向
本研究中,在無啟動條件下,被試對正性情緒詞顏色命名反應時最短。與前人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果。這可能是由于大學生被試在無啟動條件下,情緒偏向正性,對正性刺激更容易接受和作出反應,故被試表現(xiàn)出對正性情緒詞的注意偏向,而沒有表現(xiàn)出對負性情緒詞的注意偏向。
2.情緒啟動下的注意偏向
負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的實驗結果呈現(xiàn)心境一致性效應,對消極詞顏色命名反應時比中性詞、正性詞更短。袁承杰,于凱,劉偉志,尚志蕾(2015)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這可能是由于人的注意有選擇性和定勢,這使得被試在負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與當前負性情緒狀態(tài)相一致的負性詞更易于被接受和作出反應,而正性詞和中性詞則容易被排除而過濾掉,從而產生一致性注意偏向。正性情緒啟動條件下被試對三種情緒詞顏色命名反應時無顯著差異。劉興宇,楊伊生,李杰,姜淞秀(2013)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這可能是由于正性情緒增加了被試的注意靈活性,擴展了注意資源,減弱了個體對情緒詞的注意解脫困難,這使得被試有足夠的注意資源可以分配到實驗任務中,從而可以對與當前正性情緒不一致的負性詞和中性詞快速完成任務。
四、結語
(1)大學生在不同情緒條件下的注意傾向性有差異,大學生對不同情緒詞的注意傾向性有差異。
(2)無情緒啟動條件下,大學生的注意具有傾向性,對正性詞匯反應時最短。
(3)在負性情緒啟動條件下,大學生的注意具有傾向性,對負性詞匯反應時最短。
參考文獻:
[1]Macleod, C., Mathews, A., & Tata, P. Attentional bias in emotional disorders[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86, 95(1):15-20.
[2]高笑, 陳紅. 消極身體意象者的注意偏向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6, 14(3):272-274.
[3]曾慶巍, 劉愛書. 情緒對注意選擇性的影響:注意偏向和注意瞬脫[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 23(3):448-452.
[4]李海江, 楊娟, 賈磊,等. 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J].心理學報, 2011, 43(8):907-916.
[5]王海濤, 黃珊珊, 黃月勝,等. PTSD青少年對威脅圖片注意偏向的時程特點及習慣化傾向[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2, 28(3):255-262.
[6]任麗, 劉愛書. 完美主義者對不完美圖片的注意偏向[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 21(4):541-544.
[7]Eastwood, J. D., Smilek, D., & Merikle, P. M..Differential attentional guidance by unattended faces expres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J].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2001,63(6):1004-1013.
[8]袁承杰, 于凱, 劉偉志,等. 青年人情緒啟動差異性與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5(5):378-382.
[9]Fredrickson B L, Branigan C.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Evidence for the broaden-and-build model[J]. Cognition & Emotion, 2005.19(3),313-332.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