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笑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更要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真正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增強學生的美好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诖耍疚脑陉U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目標落實現(xiàn)狀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目標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閱讀教學;情感目標;評價;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目標落實的現(xiàn)狀
(一)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
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主張苦學,忽視樂學,認為學生只有歷經(jīng)十年寒窗苦讀才能夠成氣候,情感、態(tài)度對學習產(chǎn)生不利影響。在這種苦學的教育理念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不重視落實情感目標。自古以來,學以致用被人們用來評價知識帶給人們的價值。用在教育上,體現(xiàn)為應試教育,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而不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導致情感目標難以落實。
(二)受到學校方面的制約
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體現(xiàn)在考試得分,對教師的評價主要是班級及格率以及升學率。加上情感教育具有內隱的特點,教育的效益又存在滯后性,短期內很難看出教學效果,因而學校也難以給出科學的評價標準,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情感目標的貫徹落實。另外,校園文化也給情感教育目標的落實帶來了不利影響,目前很多小學的校訓和班訓也只是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力爭考上重點中學這一目的,根本無“情感”可言。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也是與考試有關的,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情感目標的落實很困難。
(三)受到教師個人因素的影響
教師個人的情感能力對情感目標的落實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由于職業(yè)特殊,需要扮演多種角色,當與這些角色發(fā)生沖突時,教師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然而小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很容易受到教師情緒的感染,教師的消極不利于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另外,教師在與學生打交道時,如果沒有真正地關心、理解和尊重學生,情感目標是很難落實的。教師對教材情感處理能力不夠的話,也是會阻礙情感目標的達成。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情感目標的對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單一的評價制度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不斷增加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傳授給學生技能方法,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將正能量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此外,為了落實情感教育目標,需要改變學?,F(xiàn)有的單一的評價制度。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情感態(tài)度。改變量化的評價方法,采用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態(tài)度、行為表現(xiàn)以及對教師教學素質的質性評價,從而發(fā)揮評價制度的積極作用。另外,注重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增加學生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蘊含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這些情感因素包含顯性情感和隱性情感。顯性情感指的是在文章中直抒胸臆,比如說《開國大典》體現(xiàn)出人們的愛國情感,《永遠的歌聲的懷念》體現(xiàn)的是師生情感,《秋天的懷念》體現(xiàn)的是母子親情,《窮人》體現(xiàn)出鄰居間真摯的友情。教師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借助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可以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另外,還可以借助想象來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想象父親在救兒子時,雙手是否沾滿了鮮血,他的眼神是否透露出擔心和信任,從而讓學生體會父愛的偉大。
(三)創(chuàng)設有趣、鼓勵的閱讀情境
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美妙的語言情境,將文本換成生動的語言,用聲情并茂的語言為學生講解課文內容,從而讓學生在詩意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受到情感的熏陶,達成情感教學目標。借助直觀、生動的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也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另外,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能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可以分別讓學生扮演巴迪、慈祥的母親、嚴厲的父親等,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得到情感體驗。
(四)注重語文教師自身的情感影響
首先,注重課前預習。每部文學作品都是發(fā)生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中,教師在閱讀教學前,可以讓學生搜集作品的寫作背景、作者的介紹以及人生觀等,這樣在作品分析中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其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其次,重視導入的藝術性。課堂導入的形式應當是豐富多樣的,可以借助生動有趣的圖片、悅耳的音樂、緊扣主題的視頻、有趣互動的游戲、巧妙的提問等,都可以作為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傳授豐富的情感信息。再次,積極正面的鼓勵評價。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應當客觀并且真心真意給出針對性的評價。比如“你的見解很獨特”“你的聲音真洪亮”“你很有想象力,還有其他想法嗎,請再思考一下”,這樣的評價就更具針對性,學生也能夠從教師的評價中獲益,受到鼓舞和增強信心,從而更加熱愛語文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單一的評價制度;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增加學生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有趣、鼓勵的閱讀情境;注重語文教師自身的情感影響。相信在教學中重視情感目標的落實,學生會從中得到益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梁澤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
[2]余林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目標的實施[J].科學導報,2017(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