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純,岑展芬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廣東 廣州 510080)
社會的進步和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對護理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來醫(yī)療模式開始向生物-社會-心理模式轉變,更強調以患者為中心,人性化管理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護理人員的臨床工作中[1]。對此我院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開展了人性化護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我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在2017年3月后開始實行人性化護理,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
1.2.1 語言激勵法
開晨會時,主持人應使用充滿正能量、節(jié)奏明快、剛勁活潑的語言鼓勵每位參與晨會的人員,通過熱情影響所有人,使其能夠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進行工作。下班時對每位患者的工作進行評價,對于存在工作失誤的護理人員,不能過度批評,應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使其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獲得充分的信任,減少過分自責造成的惡性循環(huán),以積極的熱情開始第二天的工作。
1.2.2 人性化的有效溝通
在科室舉行每周護理人員面對面活動,讓所有護理人員工作問題進行有效的溝通,同時讓每位護士進行3分鐘的自我闡述,將一周中遇到的護理問題、解決措施和調整自己心態(tài)的方法與大家分享,尤其是對于處于更年期的護理人員,應充分關心她們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其疏散不良心理情緒,避免后更年期的煩躁影響工作,聽取她們的意見,盡量做到上下級平等交流。
1.2.3 人性化互助管理
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年齡進行人員合理配置,加強人員之間的互補性,實現(xiàn)優(yōu)化配置,促進更好的配合,對于連續(xù)工作的護理人員應該相互體諒、相互關系,臨床經驗少的護理人員應該充分尊敬有資歷的前輩,積極主動的處理繁重的任務,讓護理人員和諧相處,營造良好的科室氛圍。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開展人性化護理后的差錯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開展人性化護理前后護理人員的差錯發(fā)生率比較[n(%)]
開展人性化護理后,操作和理論不合格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開展前,而科室滿意度明顯高于開展前(P<0.05)。見表2。
表2 開展人性化護理前后護理人員的業(yè)績考核情況比較(%)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工作內容比較枯燥,工作人員的工作對象只是單純的藥品,且工作空間相對較為狹小,配置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噪音,單一的工作內容非常容易讓護理人員產生疲勞的心理[2]。加之藥物配置中心工作量非常大,工作人員過于追求速度,更容易發(fā)生差錯。隨著近些年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護理人員不在僅僅只是護理的執(zhí)行者,也是醫(yī)院工作的協(xié)調者和管理者,在對護理人員的管理中也應該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開展護理管理工作時,靈活的使用領導藝術和激勵理論,全面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護理質量,甚至超過預期的護理質量目標值[3]。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使用人性化管理理念能夠讓護理人員更加集中,減少差錯的發(fā)生情況。通過人性化的護理管理還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藥物配置中心的護理人員年齡稍長,加之科室工作內容的原因,外出培訓的機會比較少,記憶力減退等情況也會使其對自我的期望值降低[4],人性化護理管理制度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期望值,使其擁有更強的學習欲望,通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來提高自身素質,護理質量和滿意度也會隨之提高。結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開展人性化護理后的差錯發(fā)生率、操作不合格、理論知識不合格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開展前,而科室滿意度明顯升高(P<0.05),證明了人性化護理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中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能夠明顯降低護理質量問題,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和科室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1] 陳 寧,王少青.人性化護理管理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質量的影響[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4,(2):306-307.
[2] 趙安靜.淺析風險管理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質量的提升作用[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1):157.
[3] 胡 寧.人性化護理管理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質量的影響[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602-602.
[4] 文彩虹.人性化護理管理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0):479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