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鹿
我的開羅時間
年末,手上有一些年假未休,就想找個氣溫高的地方去度假。正好前一陣,有朋友推薦我看經(jīng)典影片《阿拉伯的勞倫斯》,于是生出去埃及的想法。
去埃及前,我一連看了好幾部電影,伍迪·艾倫在《開羅的紫玫瑰》里,奉獻了一個腦洞大開的藝術(shù)手法,和一則多年來令人著迷的古老傳說:法老把一朵涂成紫色的玫瑰花送給王后,據(jù)說她安眠的地方現(xiàn)在開滿了紫色的玫瑰。于是,我?guī)еラ_羅尋找紫玫瑰的美好愿望,登上了飛往盧克索的班機。雖然,最終我在開羅沒有找到紫玫瑰,但是尋找的過程豐盈了我旅行的心情。
關(guān)于開羅,實際上我更喜歡另外一部影片——《開羅時間》。電影里有一個鏡頭讓我記憶深刻——開羅街市的一家餐館,燈光昏暗,煙霧繚繞,男人們聚在一起,聊天、讀報、下棋、吸水煙……女主角朱麗葉貿(mào)然走進去,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為什么大家都盯著我看?”她疑惑地問?!耙驗檫@家餐館只有男人才能進來?!蹦兄鹘撬锌舜鸬馈?/p>
來到開羅的次日清晨,我走進了酒店附近的一家咖啡館。8點多,咖啡館里已經(jīng)坐了幾個客人,清一色是男人,有人在聊天,有人在下棋……當(dāng)我從他們身邊經(jīng)過,他們齊刷刷抬起頭盯著我看。這一幕似曾相識?我立刻想起了《開羅時間》里的鏡頭,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狂喜,難道這個咖啡館也只有男人才能進來嗎?我故作鎮(zhèn)定地在咖啡館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里面只有一間男用洗手間,毫無疑問這就是個只有男人才能進來的地方。
因為當(dāng)時開羅的治Q安狀況不太好,我沒敢在咖啡館里逗留太久,偷拍了一張照片后就溜了出來。雖然我不是朱麗葉,那里也沒有塔列克,可是這意外遇見的如同電影中的場景,令我興奮極了,這是我的開羅時間,刺激快樂的開羅時間。
航行在尼羅河上
提起埃及,有一個縈繞多年的夢想,那就是去看看尼羅河。
中學(xué)時,有一年寒假,讀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羅河上的慘案》。雖然,故事描寫的是一樁恐怖的謀殺案,但由于對異域風(fēng)情滿懷向往,“尼羅河”三個字還是深深烙在了我的腦海里。
后來,我又看過1978年版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里面的埃及風(fēng)光,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次出發(fā)前,我特地又重溫了一遍,就這樣,滿懷憧憬來到了尼羅河邊。時光跨越了近40年,當(dāng)我乘著和電影中相差無幾的游輪,航行在蔚藍色的尼羅河上,誰知我心中有多少百轉(zhuǎn)千回?
去游輪上的小咖啡館,恰好看到國內(nèi)一個旅行團坐在里面開會,討論自費項目要去哪里。我的腦海里立刻閃出大偵探波洛先生的模樣,坐在那里的導(dǎo)游仿佛就是那個喜歡動用所謂推理因子的波洛先生,而旅游團的團友是不是正在聽他分析一樁撲朔迷離的謀殺案呢?旅行的目的地只有一個,但我相信每個游客的感觸是千差萬別的。把生活中的場景同電影中的場景疊加在一起咀嚼,是我在旅行中體會到的小小樂趣。
當(dāng)然,在尼羅河上,我也看到了電影中沒有的畫面。那是在伊斯那水閘。這個水閘特別狹窄,一次只能容得下一艘游輪通過,所以游輪需要排隊過閘。
臨近水閘開時,游輪的甲板上擠滿了游客。這時,不知從哪里來了幾艘小木舟,奮力朝游輪劃來,越劃越近。大家正迷惑時,突然看到小船上的埃及人將手中的桌布展開,游客們開玩笑地詢問價錢。沒想到,小船上的埃及小販一邊叫著5美元,一邊作勢就要將桌布扔到游輪上來。這不會是開玩笑吧?游輪的高度起碼有10米高,結(jié)果,人家一使勁就把桌布扔上了甲板。
游輪附近的小木舟越來越多,每條小木舟專攻某一區(qū)域的游客。每回東西扔上了甲板,游客們就高呼一聲,搶著來接,氣氛相當(dāng)活躍。
問過身邊的埃及導(dǎo)游才知道,這是尼羅河流行的水上市場,是伊斯那水閘的一道獨特風(fēng)景線。小販們把東西扔上來,如果游客喜歡,就可以將紙幣塞入貨品袋中扔回給他們。就這樣短短十多分鐘里,竟做成了好多筆生意。
撒哈拉沙漠情結(jié)
來到埃及,我還想解開撒哈拉沙漠的情結(jié)。
電影《英國病人》里有大量鏡頭對準(zhǔn)黃沙漫漫的撒哈拉沙漠,連綿起伏,一望無垠,金色陽光下駱駝的剪影,深深淺淺波濤一樣起伏的灼熱黃色沙浪……令人有無盡遐想。
那天,我們坐在四驅(qū)吉普車?yán)?,從紅海沿岸沖著沙浪,開進了撒哈拉沙漠,陡峭的山脈,撲面而來的是一塊雜草不生的荒漠。
登上一座沙丘,坐在山頭,金色的陽光把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終于來到了撒哈拉,我百感交集,仰起頭,想象著此刻天空會不會飛來一架飛機。《英國病人》里,駕駛著螺旋槳飛機,在藍天中俯瞰撒哈拉沙漠,其情景如在眼前。
后來,在沙漠的平坦之處,我看到了貝都因人的茅草屋,風(fēng)從四面八方鉆進屋子,實際上這樣的茅草屋根本擋不了多少風(fēng)。屋里地面上攤放了幾張地毯,這就是他們晚上睡覺的“床”。生活設(shè)施如此簡陋,但貝都因人是快樂的。不信,看看他們的孩子,哪個不是笑靨如花?他們用不太干凈的手抓著馕,吃得津津有味,大眼睛撲閃撲閃,好奇地盯著陌生的我們。
在一間屋子里,我看到一個正在用駱駝毛編織掛毯的女人,她和其他貝都因婦女一樣,都裹著黑色的頭巾。我買了兩塊地毯,帶回上?!,F(xiàn)在,我坐在沙發(fā)上休憩,望著茶幾下鋪著的棕色和咖啡色交織的駱駝毛毯,想起了那天的日落。夕陽染紅了沙漠,我抱著駱駝毛毯,坐車返回紅海岸邊,耳邊回蕩著阿拉伯歌曲,蒼茫暮色自窗前一一掠過……
我想,我的撒哈拉情結(jié)終于解開了,因為我看到了《英國病人》里那些讓我心醉的沙漠風(fēng)光。
出發(fā)前,好多朋友都提醒我:埃及又臟又不安全。我卻想:埃及艷后那么美艷,穿衣戴帽那么講究,她的國度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是的,電影是忠實的旅行指南,帶給我更多美的視角。跟著電影游埃及,它神秘、原始、粗獷……無數(shù)的神廟和巍峨的金字塔都讓人驚嘆,給我留下很多值得慢慢回味的美好記憶。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