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6年前,我和南剛剛大學(xué)畢業(yè),工作相當(dāng)難找。父親找到了在省城開建筑公司的叔叔,想讓他在他的公司給我們安排個職位。那時我和南雖然還沒有結(jié)婚,但關(guān)系已經(jīng)公開,也得到了雙方家人和朋友的認(rèn)可。叔叔有些不情愿地接納了我們,我在宣傳部做文員,南跟著他們在工地跑。
叔叔的公司實際是家族企業(yè),百分之八十的員工都是叔叔的親戚,我有8個姑媽,生養(yǎng)有36個兒女,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50歲,最小的18歲,都在叔叔這里混飯吃。36位兄弟姐妹的家屬和親戚也有不少在叔叔旗下,還有嬸嬸那邊的七大姑八大姨,形成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所有人都在極力討好叔叔和嬸嬸,絞盡腦汁排擠別人在這個公司的生存空間。
我和南看著這一切,不知所措。雖然都是親戚,但收入和地位有很大差別,所以競爭愈演愈烈。他們各懷“絕”技,總能想辦法博得叔嬸的歡心。我和南顯然不是他們的對手,我們只是默默無聞地干活,拿著微薄的薪水。
我們向父親訴苦,想讓父親到叔叔那去求個人情,以讓叔叔重視我們一些。父親不急不慢地喝著茶,說:“你們都是大學(xué)生,知道樹木有喬木與灌木之分吧,人生如樹,要像喬木那樣使勁生長樹干,才能高大參天;如果像灌木那樣只顧在枝枝葉葉上努力,那么永遠(yuǎn)也只能在有限的擁擠空間里喘氣掙扎。”
我和南似乎理解了父親的話,我們決心要做喬木。我們不再卷入他們的是是非非,靜下心來努力提升自己。
土木系畢業(yè)的南很快從工地上發(fā)現(xiàn)了新的天地,他說到處在擴展樓盤,鋼材需求量大,鋼材生意應(yīng)該比較好做。于是他開始暗暗地了解鋼材行情,摸清楚鋼材的銷售渠道,并且買來相關(guān)的書籍研究。我和南拿出了自己的3萬多塊錢積蓄,決定慢慢摸索投入。開始時我們資金少,只能賣給自己建房的農(nóng)戶,一點點積累,資金越來越足,對行情也越來越了解,加上南在工地認(rèn)識的一些熟人,我們漸漸開始與樓盤、工地做生意,效益喜人。
6年后的今天,我們早已成為叔叔生意上的伙伴,而不是他的附庸。而我的那些親戚們,6年來始終在那狹小的空間里彼此排擠著,他們費盡心機后的所得,也許還不及我們的一點皮毛。最重要的是,我和南努力朝上高高生長的姿態(tài),終于換來了高闊明朗的伸展空間。
人生就是如此,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需要我們?nèi)ソ?jīng)營,有的人會被這些像蜘蛛網(wǎng)一樣的雜務(wù)所纏繞。他們努力討好上級,排擠同行,看上去競爭力十足,實際上始終在狹窄陰暗的空間里掙扎,再辛苦,也不過是一棵最高的灌木,與頭頂?shù)膯棠鞠嗑嗌踹h(yuǎn)。高遠(yuǎn)藍(lán)天下、燦爛陽光里瀟灑伸展的,始終是那些使勁生長自身樹干的強大喬木。
人生有主次,主干是重點,千萬別被那些看上去茂盛的枝枝蔓蔓迷惑了雙眼。人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我說,高一尺天闊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