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濤 張慧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SMT(胃固有肌層黏膜下腫瘤)大多數情況下是間質瘤,胃固有肌層間質瘤具有較高的惡變潛能,患者需要通過手術方法進行治療[1]。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與腹腔鏡治療是胃固有肌層間質瘤現階段主要手術治療方式[2]。我院此次對胃固有肌層間質瘤患者分別應用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與腹腔鏡治療方法,現將兩種方法治療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在我院和第一附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0例胃固有肌層間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38.5±1.5)歲,研究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0~61歲,平均年齡(39.1±1.4)歲。納入標準:患者經過臨床診斷符合胃固有肌層間質瘤確診標準、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該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應用腹腔鏡治療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器官插管下進行。選擇仰臥體位,經臍孔穿刺完成氣腹建立操作,保證腹內壓力12~15mmHg。使用4~5孔方法,將12mm的trocar在其左側鎖骨的中線臍上2cm位置水平置入,將其作為操作孔;將5mm的trocar在其右側鎖骨中線臍上2cm位置、左側骨中線肋緣下及右鎖骨中線肋緣下置入。依據胃固有肌層間質瘤的生長方式和位置,選擇適宜的楔形切除術及近端胃切除術等方法進行治療。
1.2.2 研究組應用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病變均<5cm,其中13例應用ESD(內鏡黏膜下剝離術),7例應用ESE(內鏡黏膜下挖除術)。具體操作步驟如下:第一,ESD。在患者病灶邊緣處做好標記,在標記點外側進行多點注射,后沿標記點將粘膜切開直到粘膜下層,病變位置暴露之后沿邊緣進行剝離,而后將創(chuàng)面處理。第二,ESE。該方法操作步驟同ESD一致,適用于起源層次較深的病變情況,切除深度要大。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組完整切除率96.9%,研究組完整切除率97.1%,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研究組手術進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住院天數和手術后通氣通便時間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手術進行時間、住院天數及手術后通氣通便時間對比(±s)
表 兩組患者手術進行時間、住院天數及手術后通氣通便時間對比(±s)
組別 手術進行時間 術后通氣通便時間 住院天數手對照組 121.5±78.6 9.02±2.65 5.2±1.5研究組 101.2±45.6 9.00±2.67 5.1±1.4 t 0.999 0.024 0.218 P 0.326 0.981 0.829
胃間質瘤根據其在胃壁的起源可以分為原于固有肌層的間質瘤和源于粘膜肌層的間質瘤兩種[3],源于粘膜肌層的間質瘤大多數可以通過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切除手術來完整切除,該手術方法對于消化道腫瘤治療操作簡便快捷,效果及安全性較高,消化內鏡醫(yī)生更容易掌握,尤其是針對無淋巴結轉移和血行轉移情況的小病灶均能一次性徹底切除,但是針對較大病灶是則要進行多次的分片切除,切除之后標本就會破碎,因此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會較高[4]。胃固有肌層間質瘤則可以使用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能夠對病灶完整切除且可以提供完整的組織標本。但是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操作方法及要求較高,這就需要相關醫(yī)生自身專業(yè)技術過硬。
我院和第一附屬醫(yī)院此次對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分析發(fā)現,兩組完整切除率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手術進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住院時間、手術后通氣通便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分析結果證實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與腹腔鏡治療胃固有肌層間質瘤兩種方法之間并不明顯差異。但是因為本次研究病例數較少,兩種治療方法比較分析還需要更進一步的驗證。
綜上所述,胃固有肌層間質瘤患者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以使用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能夠作為腹腔鏡治療和部分外科手術的補充,但是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與腹腔鏡治療方法任由一定局限性存在,兩種方法聯合使用在以后可能成為新的臨床治療趨勢。
[1]宋樹祥,陳平.改良腹腔鏡經黏膜下隧道切除胃間質瘤臨床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6,10(6):505-508.
[2]戴偉杰.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和腹腔鏡手術在胃間質瘤治療中有效性及安全性對比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7,4(50:17-19.
[3]趙春玉,黃留業(yè).胃固有肌層間質瘤消化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與腹腔鏡治療的比較分析[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5,9(4):13-15.
[4]姚健,王軍,馬俊,等.內鏡下全層切除術治療胃固有肌層間質瘤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