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傳鈞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論學科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屬于人類精神領域的學科。在課堂教學方面,表現(xiàn)出觀念性、情感性和知識性的教學特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講授的方式,加上討論、啟發(fā)的方法。
[關(guān)鍵詞] 思政課;教學方式;觀念;情感;講授;啟發(fā)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8) 04-0079-02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教學效果上并不是很理想,一提起這門課,一些同學產(chǎn)生逆反心理,學習積極性不高。但是也有的同學喜歡這門課,說這門課很受益。這說明任課教師還沒有很好地掌握這門課的授課方式,沒有正確把握這門課的性質(zhì)。下面就談一下對這方面的粗淺認識。
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性質(zhì)
(一)觀念性教學
這門課教授的是思想觀念,也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人是最復雜的動物,亞里斯多德說,“人類由于志趨善良而有所成就,成為最優(yōu)良的動物,若果不講禮法、違背正義,他就墮落為最惡劣的動物?!笨梢姡赖掠^念教育的重要性。自由法治的觀念,平等博愛的觀念,民主集中的觀念,公平正義的觀念,文明進步的觀念,和平幸福的觀念是一個人應該正確理解并接受的社會觀念。當代一些恐怖組織成員以及極端的犯罪分子都是思想觀念走偏了,沒有跟上時代發(fā)展。也就是對于社會的觀念出了問題。政治觀念往往決定一個國家的和諧穩(wěn)定、繁榮富強以及長治久安。有了正確的政治觀念,才能做好一個公民或者公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教育進程中,政治理論課教學則是對大學生教育的主渠道。
觀念性教學并不是簡單地說教。要從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和政治學等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解道德規(guī)范的依據(jù)。比如誠信這一道德范疇,可以大大節(jié)約社會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簡化社會生活。而公平正義有利于經(jīng)濟的繁榮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反過來,還要用道德去詮釋經(jīng)濟和政治政策,例如精準扶貧是為了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目標,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不能夠以犧牲道德文化為代價。政治的文明不能缺少政治家的政治道德和廣大民眾的公民意識。
思想政治觀念并不具有純粹的客觀性,不同的國家,階級和階層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思想政治觀念。在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各種思想觀念的傳播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這就增加了授課的難度和深度。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夠簡單、蜻蜓點水、武斷否定某種觀念,一定要以理服人。
(二)情感性教學
人是情感的動物,人的行動是依靠情感來推動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少不了感情因素的,而教學除觀念的灌輸之外,還伴隨強烈的情感灌輸。思想觀念就像藥,而情感就像糖衣或者水。沒有人喜歡接受赤裸裸的觀念灌輸,除非你用感情感染他。沒有情感的灌輸,觀念不會發(fā)生作用,對學生不會產(chǎn)生行為影響。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有體會的。道德好像天然的與人的感情相互關(guān)聯(lián),道德行為無時不表現(xiàn)出情感性。正是這種情感才推動人們采取合乎道德的行動。沒有情感的教學,學生學到的是死的教條,不會付諸行動,他們行動就會脫離思想,這是一種人格分裂。有時候,情感本身就是一種理由。情感的灌輸,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共鳴。例如講到以色列國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時,很多移居國外的以色列人飛回本國,下了飛機就趴下來親吻故土。我國歷史上有無數(shù)愛國志士,屈原、蘇武、文天祥、岳飛、方志敏以及無數(shù)抗日英雄。把這些人物列舉出來講授愛國主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還有很多詩人對祖國的贊歌,例如艾青《我愛這土地》,可以在課堂中朗誦,往往會喚起學生共鳴的激情。
(三)知識性教學
在觀念和情感的灌輸中,必須用知識作為載體。這種知識偏重于情感方面。主要介紹一些道德模范和政治領袖,以及那些殉道者,以此增加感情色彩。知識的傳播不是目的,只是起到鋪墊作用。在進行環(huán)境保護教學中,就可以列舉破壞環(huán)境造成的后果,通過知識的講解,讓同學們了解水污染,空氣污染和土地污染帶來的災難性的后果,增強說服力。在講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過程中,很多歷史人物的個人經(jīng)歷,很有意思,對于每個同學具有啟發(fā)性。還有很多歷史事件的背景和真相分析,細節(jié)講述,可以增強講課的趣味性、真實性和生動性。這些講述可以使同學們認識到歷史的規(guī)律性的發(fā)展,歷史人物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歷史的真實背景下,歷史人物的真實心態(tài),認識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從而有利于樹立正確歷史觀念和人生觀念。在法律基礎課中,很多法律知識,憲法、刑法、民法、公司法、勞動合同法以及訴訟法知識都是同學們應該了解掌握的。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講課時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使課堂生動起來。在社會經(jīng)濟課程中,商品貨幣的形成和來源、供給和需求均衡理論、資本理論、地租理論、競爭和壟斷理論,成本利潤、貨幣政策理論、市場管制理論等都有很強的知識性。在講述哲學中,可以講一些哲學史以及哲學家,使抽象的哲學范疇具體化,還可以講講現(xiàn)代的高能物理學成果,讓同學理解物質(zhì)運動變化的辯證法;講講古代社會的知識以及人類的文明史,使同學們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道理。
二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
(一)講述
講述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也是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講述的知識是要經(jīng)過篩選和準備的。教師往往要準備好多相關(guān)的知識,還要結(jié)合當前的形勢與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修改,以及發(fā)生的事件來備課。
講的立場正確,這是基本的。不然就背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宗旨。就是要宣傳正能量,弘揚積極上進的觀念??梢蕴岬缴鐣囊恍﹩栴},但是提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提出了要么當堂解決,要么留給同學思考。當然講課過程也不是完全按照備課時準備好內(nèi)容和步驟講下去。因為課堂要互動,學生要提問,這必然會打亂以前的教學設計。這個時候就要隨機應變,駕馭課堂,及時拓展,引導課堂向高潮發(fā)展,以取得最佳效果。但是要保證授課任務的完成,要放得開,收得住,不是無節(jié)制地拓展。學生有興趣的話可以下去討論,或者專門組織課堂討論。
另外,在講述中要注意從新的角度來闡述,這樣更有啟發(fā)性和吸引力。比如,講到青年應追求理想時,引出一首歌詞,“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霸娕c遠方”代表什么?理想!為什么是理想?其實“詩與遠方”代表的都是永恒!詩是藝術(shù),藝術(shù)是永恒的;而遠方是永恒的。追求永恒是生命的本能。怎樣使生命得以永恒?那就要有理想,讓我們一生中留下一些值得紀念的東西,推動社會向更文明發(fā)展。
講述中,一定要舉一些事例。特別是道德和法律課,比較抽象,光講理論,理解不透,學生不喜歡聽。哲學課不舉事例,學生無法理解哲學范疇。即使形勢與政策課,也需要舉大量事例,講課過程中可以插播視頻,增加一些情景片段。
(二)討論
這也是重要的教學方法。在美國,討論式已作為基本的教學方式,討論教學占的比重很大。在我國討論只是一種輔助方法。討論有兩種:其一,組織專門的討論課。像大學生婚戀可以專門組織討論課。討論大學與戀愛、愛情與婚姻、婚姻與事業(yè)以及大學生在校期間結(jié)婚的利弊等,通過討論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專門討論課的選題應該與同學們生活密切相關(guān),能夠有一定認識,而且還存在一些模糊觀念的問題。太難的問題,學生討論不起來;太容易的沒有討論的必要,沒有積極性。其二,課堂隨機討論。這種討論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設定。目的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幸福是什么?幸福和享樂有什么區(qū)別?這些問題有一定深度。但是這也是學生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一節(jié)課的討論不宜太多,兩次為宜,一般不要超過三次,一次不要超過五分鐘。否則會打亂課堂的節(jié)奏,變得破碎和拖沓。
討論課不是辯論課。辯論是一種學生集體活動,不是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活動,討論與辯論性質(zhì)是不同的。辯論需要教師指導,需要演練,其實是一種表演,否則就辯論不起來。辯論一般是學生會組織,請教師指導,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團隊精神、知識水平、邏輯思維和口才等方面的能力。而討論則是一種學習與探索,需要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并且事先教師不專門指導的。討論時每個學生都可以發(fā)言,是不講發(fā)言順序的。思政課上有些教師開展辯論賽其實是一種照搬,效果并不好,不建議采用。
(三)啟發(fā)
應該說,啟發(fā)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教師在課堂設計中要體現(xiàn)啟發(fā)因素,講授過程中,要有啟發(fā)性,案例分析也要有啟發(fā)性,還有作業(yè)設計中也要有啟發(fā)性。比如,養(yǎng)父母和養(yǎng)子女解除收養(yǎng)關(guān)系后能不能結(jié)婚?公公能不能和前兒媳結(jié)婚?狗狗該不該有繼承權(quán)?這樣打開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倫理思維觀念的培養(yǎng)。特別的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啟發(fā)學生的信念,追求高尚的人格境界,追尋美好精神家園。課堂互動是啟發(fā)教學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題,學生受到啟發(fā),也可以向教師提問題,從而也啟發(fā)了教師,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四)觀賞
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使用一些影視片段來教學。短視頻的教學可以隨時用,特別是形勢與政策課。有些專題片也是可以專門播放的,也就是電教課。這需要專門的課時,是需要組織的,也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觀組織觀看。這是思想政治教學的一部分,不應該完全否定,如果教師在場應該記入教師的工作量。這些專題片,讓學生具有一個完整的感受,往往可以改變對一門課的看法,激發(fā)興趣。特別是“中國近代史綱要”和“概論”兩門課,需要看一些專題片。
參考文獻
[1]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2]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3]列寧.列寧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