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縣大佛初級中學校 王 茜
當代中國,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增多,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推行,學校硬件和軟件設施(尤其是農村地區(qū))逐步完善,教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常態(tài)化?,F在亟需解決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于單位教學時間內,學生熟練應用本節(jié)課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豐富已有的知識體系結構。
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頂點叫做對應頂點,
重合邊叫做對應邊,重合的角叫做對應角。
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判定:1.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邊邊邊”或“SSS”)
2.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邊角邊”或“SAS”)
3.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角邊角”或“ASA”)
4.兩角分別相等且其中一組等角的對邊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角角邊”或“AAS”)
5.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分別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簡寫“斜邊、直角邊”或“HL”)
PowerPoint,我們一般習慣簡寫成PPT,能夠制作出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以及視頻剪輯等多功能的的演示文稿, 在一組圖文并茂的畫面中以多種形式呈現,由于其操作原理簡單易學,且使用方便,一般情況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青睞于用PPT輔助教學。
PPT輔助教學具有以下特點:1.界面簡潔新穎,交互性強,有利于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2.畫面生動形象,往往將靜態(tài)教學動起來,學生更有積極性。3.擴大教師的教學面,增加學生的知識量。它幫助教師為學生進行自主建構提供資源并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多維度的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增強了教學效果。
在進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學時,從復習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導入新課:“三邊分別相等且三個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景,幫助學生自主探究如何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首先,讓學生探究如何精簡條件以及至少需要多少個條件,一開始,學生可能無法完全自主探究,這時老師的引導就很重要,為了使學生對全等三角形是否全等有直觀印象,我們可以用PPT將圖形動態(tài)地呈現出來,直接面向全體學生模擬兩個三角形能否完全重合。
通過老師給出的提示,學生可分小組探究,依次總結出:一個條件相等或兩個條件相等均不能保證三角形全等。在此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培養(yǎng)探究精神,也可以樹立團結的意識,更增強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探究滿足三個條件的情況下,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我們有四種情況:1.三個角分別相等;2.三條邊分別相等;3.兩條邊及一個角分別相等;4.兩個角及一條邊分別相等。
以探究兩條邊及一個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為例,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PPT的使用,學生依靠自己努力對此判定進行證明,得出結論。
兩條邊及一個角分別相等的情況除了邊角邊(SAS),還存在另一種可能,也就是滿足兩邊和其中一條邊的對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可以留給學生課后思考、課后探究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有了前面兩節(jié)課的經驗,兩條角及一個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的問題,學生處理起來也得心應手。
圖2-9 問題導入
圖2-10 探究兩角及其夾邊相等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圖2-11 探究兩個角及其一角對邊相等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可以獲得:
圖2-12 得出結論:ASA、AAS
最后,老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一個問題:△ABC中,∠C =90°直角邊是BC、AC,斜邊是AB,這樣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ABC記作 Rt△ABC,前面學過的四種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對直角三角形是否適用?
例如:兩個直角三角形中,斜邊和一個銳角對應相等,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嗎?(答:全等,根據AAS ,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又或者:兩個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條直角邊和一銳角對應相等,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嗎?(答:全等,根據ASA ,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承認PPT教學確實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我們依然不能忽視傳統教學的可靠性,在不能利用PPT輔助教學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應當更有耐心的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我們必須謹記: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減負”的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永遠不能將自己的職責——教書育人“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