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媛媛
圖1 胡公壽喬柯霜明團扇頁
圖2 胡公壽菊石扇頁
海上畫派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繪畫流派之一,以19世紀(jì)40年代至70年代活躍于上海的“海上三熊”和王禮、胡公壽、趙之謙等人為開派名家。這幾位早期海派名家均善于花鳥,他們在上海賣畫為生,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鮮的繪畫風(fēng)氣,影響不絕于后代。其中胡公壽名噪一時,成為早期海派的領(lǐng)袖人物。
胡公壽(1823~1886年),初名遠,字公壽,號瘦鶴,畫以字行,又號橫云山民,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僑上海。能詩、善書、畫。書法顏真卿,畫筆秀雅絕倫,以濕筆取勝。山水花木無所不能,尤喜畫梅。寓上海,與李壬叔、胡鼻山諸名流友善,賣畫自給。卒年64。
胡公壽出生于華亭,曾習(xí)舉子業(yè),做過州縣掌書記。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均未考中,于是棄而學(xué)畫。他于19世紀(jì)50年代,移居上海,初到上海時,一無所有,幸得朋友毛樹徽幫助,才得以立足。到19世紀(jì)60年代時,他就已經(jīng)相當(dāng)有名,翻開當(dāng)時任何一個筆記,只要是提到書畫家,就必定有胡公壽的名字。且對他推崇備至。如《海上墨林》記載他“江浙名士無不傾服,謂三百年來無此作也”。張鳴珂也認為“公壽、伯年最為杰出①”。胡公壽是一位詩書畫皆能的文人畫家,其詩書畫被稱為“橫云三絕”②求其書畫者駢闐于門,潤筆之資累萬。③
湖州市博物館藏有胡公壽書畫扇頁作品12幅,可分為花鳥畫、山水畫、書法作品,以花鳥畫居多,有7件:胡公壽喬柯霜明團扇頁(圖1)
直徑28.7厘米。紙本,設(shè)色。圖繪月光清冷,秋霜正濃,寒林、竹石相得益彰。此圖用筆疏放,墨色秀潤,自然淡雅。畫面左上落款:“喬柯霜明,秋林月寂。蓮舫仁兄正,胡公壽?!扁j朱文方印“公壽”。
胡公壽菊石扇頁(圖2)
縱19.8、橫55.3厘米。紙本,水墨。圖繪山石崢嶸,秋菊盎然,露竹挺秀。此圖筆墨渾厚,布局新穎。畫面右上落款:“少華仁兄正之,胡公壽?!扁j朱文方?。骸肮珘邸?,白文方?。骸皺M云”。
胡公壽竹石團扇頁(圖3)
直徑27.5厘米。絹本,圖繪湖石竹葉,用青綠皴染湖石青苔,叢草斜生,兩株墨竹從旁橫斜而出,占據(jù)上部畫面。竹葉濃墨重描,淡墨相襯,層次分明。畫面上方落款:“數(shù)葉墮秋雨,一枝橫曉煙,漁舫仁大兄正。胡公壽?!扁j朱文方?。骸肮珘邸薄?/p>
胡公壽竹石圖扇頁(圖4)
縱18.8、橫52.7厘米。灑金紙本,水墨。圖用水墨勾勒山石,用濃墨畫出一枝斜長竹枝,竹葉紛披,用筆簡練,墨色分明。畫面左上落款:“數(shù)葉墮秋雨,一枝橫曉煙,縵卿仁兄正之。胡公壽。”鈐朱文方?。骸肮珘邸薄?/p>
胡公壽竹石團扇頁(圖5)
直徑28厘米。絹本,水墨。此扇頁作于光緒五年(1879年),時胡公壽57歲。圖用淡墨繪山石,用濃墨寫竹。層次分明,筆力逎勁。畫面左上落款:“介眉仁四兄屬寫,雨竹得薊邱,老鶴陊翎之態(tài)。己卯(1879年)春仲胡公壽并記?!扁j朱文方?。骸肮珘邸薄?/p>
胡公壽蘭石圖扇頁(圖6)
縱18、橫52厘米。絹本,水墨。此扇頁作于光緒元年(1875年),時胡公壽53歲。圖繪山石、幽蘭,用水墨寫意山石,數(shù)莖蘭花或綻放,或含苞,幽香暗吐,蘭葉用濃墨重筆勾出,濃淡相宜。畫面右上落款:“停云館同心圖,乙亥上巳似,少嵐仁三兄正之,胡公壽?!扁j白文方印“公壽長壽”。
胡公壽竹石圖費玉湘行書成扇(圖7)
縱18、橫52厘米。灑金紙本,水墨。此成扇也作于光緒元年(1875年)。一面為胡公壽竹石圖,用濃墨寫竹葉紛披,淡墨寫意山石,用筆蒼潤古樸。畫面左下落款:“少魯仁三兄正之,乙亥上巳胡公壽?!绷硪幻鏋橘M玉湘行書,書:“夫其明濟開豁,苞含宏大。凌轢卿相,潮唅豪杰。戲萬乘落寮友,視疇列如草芥。雄節(jié)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談?wù)哂忠韵壬撐鼪_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老登仙,神友造化,靈為星辰?!笨钍稹百M玉湘為少魯仁弟書。”鈐白文方印“費玉湘印”。
胡公壽的花鳥畫,《清代畫史增編》記載:“花木竹石不減白陽、白石,而遒勁過之,江浙名流推崇備極,謂之腕力之強,局量之大,蓋自沈(周)、陳(淳)二公之后,惟君一人而已?!笨v觀上述胡公壽的花鳥作品更多的表現(xiàn)為君子畫的題材,繪竹石、幽蘭、秋菊、寒林。他的作品長于水墨,有時略施淡彩,畫山石筆墨渾厚中見秀雅,畫竹葉筆力勁挺,墨彩煥發(fā)?!逗珘蹎炭滤鲌F扇頁》用色傾向于自然淡雅,追求含蓄悠遠的境界。胡公壽非常重視詩書畫的結(jié)合,他的題畫詩與畫意相配合,尤顯意境深遠。將胡公壽與同時代的畫家張熊相比較,張熊所作花卉描繪工整細致,用色鮮艷,畫風(fēng)更接近市俗。而胡公壽的作品較多的繼承了文人畫的傳統(tǒng),特別是松江畫派的傳統(tǒng)。
圖3 胡公壽竹石團扇頁
圖4 胡公壽竹石圖扇頁
圖5 胡公壽竹石團扇頁
圖6 胡公壽蘭石圖扇頁
在海派繪畫中,吉祥如意、神話傳說、民俗民風(fēng)等題材較為常見。這些題材源于生活,更容易被市民所接受。而傳統(tǒng)山水畫在當(dāng)時受眾要少些,因此海派繪畫中山水畫為數(shù)甚少。而胡公壽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山水畫始終保持一定比例。湖州市博物館收藏有胡公壽山水扇頁2件:
胡公壽山水扇頁(圖8)
縱18.5、橫53厘米。紙本,設(shè)色。圖繪山石嶙峋,長樹參天,水榭亭閣掩映其中,一人一舟順江而下。遠處群山逶迤,連綿起伏。畫面上方落款:“正是日斜風(fēng)定候,半江紅樹賣鱸魚。此漁洋山人詩也寫似,也卿仁兄正之。胡公壽。”鈐朱文方印“公壽”。
胡公壽山水扇頁(圖9)
縱18.5、橫53厘米。紙本,設(shè)色。圖繪樹林成蔭,蒼翠青郁。柳樹婀娜,人家?guī)滋帯=纬?,汀洲蒼蒼,木橋橫臥,長樹參天。遠山連綿,山勢險峻。畫面右上落款:“丁巳七月胡公壽畫。”鈐朱文方印“胡遠印信”。
胡公壽的山水畫早年摹仿董其昌,中年自立格局。他的山水墨法淹潤,畫筆秀雅,以濕筆取勝。古人論畫皆忌濕筆,以為鋒芒全為墨筆所掩,而胡公壽卻以濕筆取勝,揮灑豪邁,妙合神解。湖州市博物館所藏這兩件山水扇頁,其一為胡公壽作于咸豐七年(1857年),時胡公壽35歲。另一幅作品約稍晚于前幅。兩幅畫皆摹仿董其昌筆法,為水墨皆用淺降法。所作山河樹石柔中見骨,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屬于胡公壽早期山水畫作品。
胡公壽作為海派開派領(lǐng)軍人物,除繪畫外,他的書法作品也為人稱道。胡公壽的書法出入顏真卿、李邕之間,清健遒煉,獨具體勢。有人作《論書》二絕,評論當(dāng)時的知名書家,其一云“橫云山民擅三絕,一縑倭國價連城??蓱z書法空當(dāng)代,竟被丹青盛名掩”。④為他精湛的書藝為畫名所掩而惋惜。湖州市博物館藏有胡公壽書法作品3件:
胡公壽行書扇頁(圖10)
縱18.4、橫53.5厘米。紙本。行書:秋翠濛濛,百珠綴叢?;瘕R的爍,云露涼空。夜吠之根,膏腴上融。并蘗靈化,皓首成童。皤皤何叟,茹草湼顛。搜厥本根,磥砢如拳。含膏吐滋,以飴玉仙。主者録功,移封酒泉。竹嫩十酒贊之二,延青先生正,胡遠。鈐白文方印“公壽”。
胡公壽行書扇頁(圖11)
縱18.3、橫52.6厘米。紙本。行書:不到西莊僅五年,衡門喬木愈森然。憐君豐采情如舊,愧我龍鐘雪滿顛。西莊迺孟淵徵士所居,風(fēng)致清幽,蔓出塵外。孟淵款留二三宿,情好如昔。將別寫圖賦詩以歸之。雅池仁兄正,胡公壽。鈐朱文方印“公壽”。
胡公壽行書扇頁(圖12)
縱18.2、橫53.5厘米。紙本。作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時胡公壽51歲。行書:子晉廟前山月明,人聞往往夜吹笙。鸞吟鳳唱聽無拍,都作霓裳散序聲。二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而今再到重游處,樹老無花僧白頭。癸酉仲春試雞毛筆,即希也卿仁兄正之,胡公壽。鈐白文方印“公壽”。
胡公壽在當(dāng)時上海畫壇占據(jù)權(quán)威地位,一方面誠如畫史所言畫技精湛。另一方面也與書畫贊助人有關(guān)。胡公壽長期受聘于上海錢業(yè)公會,作為職業(yè)書畫家,他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不免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當(dāng)時的上海,寄賣書畫的場所有古董店、茶樓、南紙店、裝裱店、箋扇店等,其中箋扇店是最主要的一種。箋扇店最初是由一些愛好把玩扇子、收藏書畫的工商業(yè)巨擘和富家子弟作為消遣,開家書畫箋扇店,經(jīng)營書畫、箋紙、扇子和文房四寶。并非以營利為目的,而是創(chuàng)造機會更多的接觸書畫名家。以便收藏書畫佳作和扇子名品。由于舊式信箋、詩箋以及各種文房四寶用品在近代仍很風(fēng)行,扇子也是當(dāng)時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名人書畫扇更是體面人士的一種氣派,因此生意甚是興旺。于是眾起仿而效之,逐漸發(fā)展成為書畫箋扇的行業(yè)?!按驎r人書畫”⑤是箋扇店一項主要業(yè)務(wù)。由于扇市的興隆直接帶動了近代上海畫壇畫扇的風(fēng)氣。從現(xiàn)存近代書畫家的潤例看,每個潤例里面幾乎都有畫扇的價格,扇頁在某種意義上支撐了書畫家的生存。這也是胡公壽作品中扇頁的存世量較多的原因,湖州市博物館收藏的胡公壽作品就都是扇頁作品。箋扇店的經(jīng)營方式主要為兩種:一種是店家主動覓攬大小畫家之作,張掛于鋪,售后按一定比例收利;另一種是店主雇用畫家為其制作箋扇作品,以謀取利潤。如1868年任伯年到上海后,胡公壽為其代覓古香室箋扇店,安設(shè)筆硯。
圖7 胡公壽竹石圖費玉湘行書成扇
湖州市博物館收藏的胡公壽扇頁作品款識中出現(xiàn)的“蓮舫”“少華”“漁舫”“縵卿”“介眉”“少嵐”“少魯”“也卿”“雅池”“延青”皆為胡公壽的書畫贊助人,他們有可能是官員、富商大賈、中小商賈或文人世紳,其中商人的可能性較大?!百Z于滬者,大抵皆無目者流耳,即欲攀附風(fēng)雅,不惜重價購求書畫,亦徒震于其名,非有真賞也?!雹扪潘缀狭鳎?dāng)書畫家的作品成為一種消費品,贊助商的趣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書畫家的創(chuàng)作形式與創(chuàng)作內(nèi)容。為生計,胡公壽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不可能不注意當(dāng)下的審美潮流并加以迎合。這也使得胡公壽作品的形式與題材都相對比較單一,在某種程度上局限了他的藝術(shù)發(fā)展。
海派畫家之間相互影響、互為風(fēng)氣。胡公壽與當(dāng)時上海畫壇許多著名書畫家的關(guān)系均在師友之間。胡公壽與“三熊”、王禮、朱偁、任伯年、楊伯潤、虛谷、吳昌碩等交往甚好。還尤善提攜新人,與晚輩畫家之間的師友關(guān)系,更使他成為海上畫派的關(guān)健人物。胡公壽與任伯年亦師亦友的情誼更是被傳為一段佳話。胡公壽對初到上海的任伯年極為賞識,大力提攜,不但將他推薦到胡鐵梅所經(jīng)營的“古香室”,并為他贊譽,極力向錢業(yè)公會等團體推薦,幫他多方開拓售畫門路。任伯年一直很尊敬胡公壽,畢生稱其為“公壽先生”。他還將自己的齋名起作“倚鶴軒”,與胡公壽的“寄鶴軒”相呼應(yīng),顯然有仰仗胡公壽之意。在藝術(shù)上,任伯年也受到胡公壽的指點。任伯年畫的梅花竹石就是吸取了胡氏的畫法。而任伯年所畫山水,從山石的皴擦、橫筆點苔以及房屋、樹木的畫法上看,則與胡公壽如出一轍。任伯年在書法上也受到胡公壽的指授,細加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兩人的書體十分相似。
圖8 胡公壽山水扇頁
圖9 胡公壽山水扇頁
圖10 胡公壽行書扇頁
吳昌碩比胡公壽小21歲,他很佩服胡公壽的為人與書畫,稱其“人情高邁,善書畫,意致橫逸”。而胡公壽則喜歡吳昌碩的刻印及行篆書,并為他繪《倉石圖》。
胡公壽憑借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藝術(shù)上的號召力為這些后輩畫家在海上立足、發(fā)展鋪平了道路。雖然胡公壽的書畫較多保留了文人畫的傳統(tǒng),但他的繪畫中卻蘊含了形成海派典型畫風(fēng)的諸多可能因素。從胡公壽到任伯年、吳昌碩這三代海派畫家中的領(lǐng)袖人物,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畫風(fēng)上,發(fā)現(xiàn)從傳統(tǒng)的文人畫演變?yōu)榈湫偷暮E娠L(fēng)格前后相承的關(guān)系。即便胡公壽的藝術(shù)光芒逐漸被海派的后起之秀所掩蓋,但在近代藝術(shù)史上,胡公壽作為海派的開派宗師,他的地位仍舊舉足輕重,不可捍動。
圖11 胡公壽行書扇頁
圖12 胡公壽行書扇頁
注釋:
①張鳴珂《寒松閣談藝瑣錄》。
②④⑥王韜《瀛壖雜志》。
③施蟄存《北山談藝錄》,文匯出版社,1999年。
⑤葛元煦《滬游雜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責(zé)任編輯:郭彤)
天地大美—新時代中國藝術(shù)名家作品邀請展
由《收藏投資導(dǎo)刊》主辦的“天地大美—新時代中國藝術(shù)名家作品邀請展”于近日在中國美術(shù)館開幕。本次參展作品近150件,大部分作品是去年第二屆藝術(shù)品市場價值建設(shè)獎的獲獎作品,是優(yōu)中選精的作品。既有國畫、油畫、書法、雕塑,也有紫砂、瓷器、玉雕等作品;入選標(biāo)準(zhǔn)就是思想精深、藝術(shù)精湛、制作精良。藝術(shù)的魅力,在于創(chuàng)新;藝術(shù)的繁榮,在于包容。本次展覽的主題定位于“天地大美”,是希望推出這個時代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用他們美好的藝術(shù)品讓普通觀眾愛中國美術(shù)館這樣權(quán)威、美麗的地方,品味今天“大美中國”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