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勇,蔡 暉,朱志強,劉 東,孟智強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當油藏地層傾角較大時,重力作用明顯,對注水開發(fā)影響很大。前人已開展過重力作用對滲流機理和注水效果影響的研究。賈紅兵[1]通過建立層狀油藏重力滲流數(shù)學模型和機理模型,研究了重力作用對滲流機理的影響,指導油田優(yōu)化注水工作;李波等[2]通過物理模擬實驗研究了砂巖油藏合理注水時機,認為泡點壓力達87%時為較合理的注水時機;楊文新[3-4]等開展了壓敏效應與注水時機的研究。但目前重力作用對滲流機理的影響研究多側重于理論或實驗研究[5-11],而油田實際注水時機的選擇更依賴于油田實際壓力資料和數(shù)值模擬的結果[12-14]。針對上述問題,引入重力抑制彈性能量膨脹理論,定量計算重力作用導致注水時機提前的時間,建立不同傾角的油藏數(shù)值模型進行對比實驗,研究重力作用對注水開發(fā)的影響。
油藏本身具有一定的彈性能量,當壓力降低時彈性能量釋放,即彈性驅動。當?shù)貙觾A斜角度不同時,彈性能量受到重力作用的壓迫不同,重力作用越強,壓迫的彈性能量越多。假設一無邊底水油藏,當原始地層壓力下降后,油藏釋放彈性能量采油量為:
NPe=NCtBoi(pi-pj)/Boj
(1)
當?shù)貙觾A斜時,重力作用抑制的彈性儲量為:
NG=NCoρgLsinαBoi/Boj
(2)
由于重力作用影響,注水時機相應提前的時間為:
T=NG/q=NCoρgLsinαBoi/(Bojq)
(3)
式中:NPe為油藏釋放彈性能量采油量,104m3;N為石油地質儲量,104m3;Ct為油藏綜合壓縮系數(shù);Boi為原始地層壓力下原油體積系數(shù),MPa-1;pi為原始地層壓力,MPa;pj為目前地層壓力,MPa;Boj為目前地層壓力下的原油體積系數(shù),MPa-1;NG為重力抑制的彈性能量采油量,104m3;Co為原油壓縮系數(shù),MPa-1;ρ為地面原油密度,g/cm3;g為重力加速度,9.8 m/s2;L為油藏的寬度,m;α為地層傾角,°;T為注水時機提前時間,d;q為日產(chǎn)油量,m3/d。
式(3)可計算重力作用導致注水時機提前的時間。當?shù)貙觾A角增大時,重力作用增強,注水時機提前越多,即重力作用影響下注水時機提前的時間與地層傾角正相關。
為研究重力作用對注水時機和注采比的影響,應用PETREL軟件建立地質模型,并轉化為Eclipse能夠運行的油藏模型,網(wǎng)格數(shù)為80×20×15,網(wǎng)格步長為25 m×25 m×2 m,地層傾角分別為0、15、25 °,高部位6口采油井,低部位5口注水井,井距為400 m,注采井網(wǎng)呈交錯排狀(圖1)。地下原油黏度為50.0 mPa·s,地層水黏度為0.5 mPa·s,相對滲透率曲線及PVT等參數(shù)選取油田實測值。
以油藏采收率作為開發(fā)效果的評價指標,通過對比實驗,研究不同地層傾角下重力作用對注水開發(fā)效果的影響,注水因素包括注水時機和注采比。進行注水時機和注采比的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注水時機和注采比均表現(xiàn)為非單調性,在某區(qū)間內(nèi)采收率取得極大值。注水時機單因素分析表明,當?shù)貙訅毫ο陆抵溜柡蛪毫Ω浇鼤r轉注水開發(fā),效果最好。注采比單因素分析表明,注采比為1時效果最好。
圖1 不同傾角地質模型
油田開發(fā)過程中,注水時機和注采比之間存在相互影響。響應曲面法能夠綜合各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在保證準確度的前提下,減少設計方案個數(shù)。注水時機的選取借鑒物理模擬實驗[12]。采用Design-Expert軟件進行響應曲面設計(表1),考慮因素為注水時機和注采比,響應值為采收率。以0 °傾角地層為例,響應曲面共設計13種方案,結合運算結果,繪制采收率關于注水時機和注采比的響應曲面(圖2),由圖2可知,采收率取得最大值區(qū)域對應注水時機為0.47,即飽和壓力附近,對應注采比為1.00。同理計算地層傾角為15 °和25 °的情況。15 °傾角地層采收率取得最大值區(qū)域對應注水時機為0.27,即低于飽和壓力但高于地飽壓力之間,對應注采比為1.00;25 °傾角地層采收率取得最大值區(qū)域對應注水時機為0.19,即地飽壓力中間值附近,對應注采比為1.00。
表1 響應曲面參數(shù)設計
圖2 0°傾角地層注水時機和注采比響應曲面
通過對比不同地層傾角的模擬結果(圖3),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地層傾角增大,重力作用增強,采收率最大區(qū)域向邊部遷移,即向注水時機提前的位置遷移,而對注采比的影響并不敏感。對于地層傾角較大的油藏,注水時機應適當提前一些,這與理論研究結果一致。
JZ油田位于渤海遼東灣海域,由多個斷塊構成,是具有多套油氣水系統(tǒng)的層狀構造油藏。油田構造較陡,地層傾角為8~20 °,存在較強的重力作用。開發(fā)過程中,不同地層傾角的油藏壓力存在差異,且與地層傾角存在明顯的負相關。即地層傾角越大,壓力系數(shù)越低,原因為地層傾角大,存在較強的重力作用。
圖3 不同傾角地層采收率響應曲面(投影)
JZ油田于2011年12月投入開發(fā),采用低部位注水、高部位采油的排狀交錯井網(wǎng)。為充分利用地層能量,減緩含水上升速度,先期投產(chǎn)的區(qū)塊(2井區(qū)Ⅱ油組、3井區(qū)Ⅱ/Ⅲ油組、4井區(qū)Ⅱ/Ⅲ油組)采取先衰竭至飽和壓力再注水保壓的策略,4井區(qū)Ⅱ/Ⅲ油組因工程原因延遲注水約2個月。試驗區(qū)(6井區(qū)Ⅱ/Ⅲ油組)考慮了重力作用對注水時機影響,利用式(3)進行合理注水時機的定量計算,在試驗區(qū)地層壓力降至飽和壓力前,提前32 d實施注水。油田5 a的注水實踐表明,試驗區(qū)實施提前注水后,得到了更好的開發(fā)效果,實現(xiàn)了油井的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一方面,與未實施提前注水的區(qū)塊相比,試驗區(qū)平均單井產(chǎn)量提高10%以上。試驗區(qū)21口采油井,平均單井初期日產(chǎn)油達112 m3/d,比相鄰未實施提前注水區(qū)塊油井提高18 m3/d(表2),采收率提高0.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未實施提前注水的區(qū)塊油井產(chǎn)量遞減率為13.3%~18.4%,試驗區(qū)僅為8.2%。
表2 JZ油田各區(qū)塊注水開發(fā)效果對比
(1) 引入重力作用抑制彈性能量釋放理論,實現(xiàn)重力作用導致注水時機提前的定量計算,重力作用影響下,油藏地層傾角越大,注水時機應越提前。
(2) 研究成果應用于JZ油田6井區(qū)Ⅱ/Ⅲ油組,提前32 d實施注水,與未實施提前注水的區(qū)塊相比,試驗區(qū)平均單井產(chǎn)量提高10%以上,綜合遞減率僅為8.2%。
[1] 賈紅兵.層狀油藏重力滲流機理及其應用[J].石油學報,2012,33(1):112-116.
[2] 李波,李廷禮,張迎春.高滲透砂巖油藏注水時機實驗研究[J].石油學報,2007,28(1):78-82.
[3] 楊文新,金崯,何建華,等.特低滲透儲層的應力敏感性研究及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1,33(11):113-116.
[4] 謝曉慶,姜漢橋,王全柱,等.低滲透油藏壓敏效應與注水時機研究[J].石油學報,2009,30(4):574-582.
[5] 李鳳霞.重力泄油室內(nèi)實驗及油藏模擬[J].特種油氣藏,2004,11(5):118-119.
[6] 王小林,王杰祥.層狀非均質油藏不穩(wěn)定注水室內(nèi)實驗研究[J].特種油氣藏,2009,16(3):79-81.
[7] 葛宏選,黨海龍,解偉.變形介質油藏非線性不穩(wěn)定滲流特征研究[J].非常規(guī)油氣,2015,2(3):50-56.
[8] 唐建東,劉同敬,姜漢橋,等.低滲透油藏超前注水合理時機理論研究[J].新疆地質,2007,25(2):192-195.
[9] 王道富,李忠興,趙繼勇,等.低滲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論及其應用[J].石油學報,2007,28(6):78-81.
[10] 龍秋蓮,陳秋芬.TTHW-趾端至跟部驅油法進行重力穩(wěn)定注水開發(fā)的實驗室研究——Hele Shaw模型試驗結果[J].鉆采工藝,2007,30(1):65-67.
[11] 田乃林,張麗華.高凝油驅油效率的室內(nèi)實驗研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1997,16(4):53-55.
[12] 徐春碧,黃小亮,唐海,等.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fā)時機研究[J].鉆采工藝,2011,34(2):53-55.
[13] 王黎,饒良玉,李薇,等.蘇丹P油田注水時機實驗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3):109-114.
[14] 高永榮,劉尚奇,張霞.沈84斷塊高凝油油藏開采方式模擬研究[J].特種油氣藏,1996,3(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