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
摘 要: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健康更加重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在體育運動中,田徑乃各項運動的基礎,也是體育教學中的重點,田徑運動的競技性、健身性,且深受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喜歡與親睞。但是由于田徑項目本身枯燥、乏味等特點,田徑教學內(nèi)容過于競技化,教學方式過于公式化、手段化,很少考慮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和快樂,所以導致田徑課堂氣氛嚴肅,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
關鍵詞:田徑;小學生;興趣
雖然學生很喜歡上體育課,但就是不愛上田徑課。這也是當前小學體育課堂中體育老師所面臨的難題。針對這一現(xiàn)象,從遵循新課標理念,鉆研課程教材;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方針,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從各方面發(fā)掘?qū)W生對田徑的興趣,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田徑教學中將趣味游戲融入當中;采用情感教學方式;田徑教學要發(fā)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作用等方面來交流自己的教學體驗。
一、遵循新課標理念,鉆研課程教材
田徑教學內(nèi)容單一,導致很多小學生不愿意上田徑課,更加不愿意參與課外田徑訓練當中。因此在田徑備課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以新課標理念學習,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對教學內(nèi)容加以創(chuàng)新,在新課標理念下,轉變原有教育觀念,在結合教材的前提下,又要超越教材,改革教材。
二、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方針,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田徑本身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展學生的靈敏、速度、力量、耐力、柔韌等各方面的身體素質(zhì)。另外,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田徑課的教學,要達到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可以幫組學生調(diào)控情緒的效果。在田徑教學當中,要發(fā)展學生全面的身體素質(zhì),適時地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三、從各方面發(fā)掘?qū)W生對田徑的興趣,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田徑教學當中去,必須采用學生所感興趣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要用多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田徑課堂當中去。而且要從學生的年齡層次、性別、心理、生理特征出發(fā),運用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1.采用情感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1)情景導入。小學體育教學中,情景導入最為實用,課的開始,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景來讓學生盡快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教師上低年段田徑課時,可以采用學生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喜羊羊灰太狼之羊羊運動會來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低年段的小學生受到動畫片的震憾,積極的投入到我們的主題情景當中去。
(2)挖掘體育課堂教學當中語言情感因素。在田徑課堂教學當中,要避免“冷冰冰”的語言。不同年級的老師要有不同的語言方式,比如,低年段的體育老師要有兒童話的語言,高年級的體育老師就要有激情的語言,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適當?shù)挠哪拢瑏頊p輕學生學習的壓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師生氣氛。
(3)增加小組合作,建立積極集體榮譽情感。在田徑教學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以小組合作的練習方式,小組內(nèi)通過互相分享學習心得、材料、已有成果,并相互鼓勵,互相幫組,每個小組內(nèi),每個人都需要參與才能完成任務。例如,在迎面接力跑中,每個學生只有各自發(fā)揮職能,合理安排棒次,順利完成交接棒,才能取得團隊的勝利。
(4)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在田徑課堂上,教師可以隨堂進行田徑考試,不同學生設置不同目標和定位,促使學生達到指定目標;在校田徑運動會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為班級爭光,得到認可后加入校田徑隊更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因此,在田徑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個體,通過鼓勵、表揚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體會自我價值和成就感,更利于田徑課堂教學的開展。
2.在田徑教學中將趣味游戲融入當中。
在小學階段,無論是低年段還是高年段的學生,游戲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方法。因此,教師在上田徑課時,要根據(jù)田徑項目的特點,發(fā)揮想象,開拓創(chuàng)新,根據(jù)實際來采用針對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當中掌握田徑技術。例如,田徑中發(fā)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我采用“小兔子跳過河”接力游戲或者“小青蛙跳荷葉”來發(fā)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教學效果。又如,發(fā)展學生快速奔跑能力,我采用“抓尾巴”和“貼膏藥”“捕魚”的游戲。另外,將競賽法融入到田徑教學當中,學生是最需要得到認可的,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獲得自信,體驗成功、合作的樂趣,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3.田徑教學要發(fā)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作用。
在田徑教學過程中,示范法是最直觀的感知教學方法。一個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中要是能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展示出動作技術,學生一定會得到視覺上的震憾。在立定跳遠動作示范時,遠度和動作的優(yōu)美性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所以作為體育教師一定得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在課堂當中,教師要發(fā)掘?qū)W生的潛能,讓學生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例如在短跑練習中,教師安排“長江”,“黃河”游戲來促使學生主動的投入,在分小組進行迎面接力跑時,教師給各小組幾分鐘時間小組討論安排接力棒次,在課的結束部分,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學到了什么,今天學到動作的重點是什么,哪些地方還有待提高。
素質(zhì)教育下,學生的學不再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教也不是傳遞—接受式教學方法。為了適應新形勢全面的素質(zhì)教育下,按照新課標,堅持“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沖破,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在潛移默化下對田徑產(chǎn)生濃厚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全面身體素質(zhì),讓學生養(yǎng)成堅持田徑鍛煉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周靜賢.如何讓小學生對田徑課感興趣[J].學周刊,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