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延安
(新津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四川 成都 611430)
變應性鼻炎也叫過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此病主要是指,具有特殊體質的患者與變應原接觸后其體內釋放大量由IgE介導的介質,進而在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發(fā)生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癥性疾病[1]。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鼻塞、鼻癢、流涕等,其病情可反復發(fā)作,其生活質量可受到嚴重的影響。目前,臨床上主要對此病患者進行藥物治療,以改善其臨床癥狀。本研究主要探討聯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與孟魯司特鈉片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新津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6例變應性鼻炎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相關的診斷標準。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在入院后經血尿常規(guī)檢查、生化檢查、既往過敏原接觸史及臨床癥狀分析被診斷患有變應性鼻炎。2)在參與本次研究前的半年內未接受過鼻部手術或免疫治療。3)在參與本次研究前的一個月內未應用過激素類藥物、白三烯拮抗劑或茶堿類藥物進行治療。4)自愿參與本次研究。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患有其他類型的鼻炎。2)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3)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4)體溫超過37.5℃。5)存在酒精依賴或藥物依賴。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各48例患者。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25例、女23例;其年齡在17~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8±5.5)歲;其病程為0.5~19年,平均病程為(5.8±0.5)年。在參照組患者中有男26例、女22例;其年齡在18~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5±5.9)歲;其病程為0.5~20.5年,平均病程為(6.0±0.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為參照組患者應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3481)進行治療,其用法是:每側鼻孔各噴一掀(100 μg),早晚各用藥1次,在用藥4周后改為每日清晨用藥一次,共用藥4周。在此基礎上,為試驗組患者應用孟魯司特鈉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20072)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口服,10 mg/次,1次/d,共用藥8周。在對兩組患者進行用藥治療期間,每天早、晚各對其進行一次鼻腔沖洗,并指導其禁煙禁酒、禁食辛辣或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及進行治療8周后分別對其臨床癥狀(包括鼻塞、鼻癢、打噴嚏和流涕)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分?;颊呷魺o相關的癥狀可計為0分,若有輕微的癥狀且能夠耐受可計1分,若有明顯的癥狀但能夠耐受可計2分,若有難以忍受的嚴重癥狀且日常生活受到明顯的影響可計3分?;颊吲R床癥狀的總積分為12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臨床癥狀越嚴重。對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臨床癥狀積分的減分率=(治療前癥狀積分-治療后癥狀積分)/治療前癥狀積分×100%。根據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的減分率將其臨床療效分為以下的標準:1)基本治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積分的減分率≥90%。2)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積分的減分率在70%~90%之間。3)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積分的減分率在30%~69%之間。4)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積分的減分率<30%。總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及進行治療8周后分別評估其炎性細胞因子的指標。采集患者3 ml的靜脈血,進行離心處理后測定IL-4、IL-10、IgE、IFN-γ的水平。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對比觀察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92%,參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3.33%,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n(%)]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IL-4、IL-10、IgE、IFN-γ的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進行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4、IgE的水平均較低,其血清IL-10、IFN-γ的水平均較高。與參照組患者相比,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血清IL-4、IgE的水平均較低,其血清IL-10、IFN-γ的水平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對比(±s)
組別 例數 IL-4(ng/L)IL-10(ng/L)IgE(ng/L)IFN-γ(μg/L)試驗組 48 治療前 76.1±6.8 3.4±0.7 58.2±5.1 21.1±3.8治療后 12.9±3.6 11.2±1.5 19.3±2.6 58.4±7.1參照組 48 治療前 77.0±6.5 3.3±0.8 58.8±4.8 20.8±3.5治療后 22.8±4.5 5.1±1.0a 32.2±3.0 41.5±6.6治療前組間t/P值 0.6629/0.5090 0.6518/0.5162 0.5935/0.5542 0.4023/0.6884治療后組間t/P值 11.9020/0.0000 23.4428/0.0000 22.5129/0.0000 12.0785/0.0000
在用藥期間,試驗組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其中有1例患者發(fā)生腹脹、有1例患者發(fā)生鼻腔出血、有1例患者發(fā)生關節(jié)疼痛、有1例患者發(fā)生睡眠障礙,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8.33%(4/48);參照組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其中有1例患者發(fā)生腹脹、有1例患者發(fā)生鼻腔出血、有2例患者發(fā)生關節(jié)疼痛、有1例患者發(fā)生睡眠障礙,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0.42%(5/48)。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26,P=0.7262)。
變應性鼻炎患者在接觸花粉、動物皮屑、螨、真菌或攝入某些食物后均可導致病情急性發(fā)作[3]。在臨床上,治療此病的手段包括藥物療法(主要應用抗組胺藥、抗白三烯類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免疫療法及手術療法。對此病患者進行免疫治療的療程較長,對其進行手術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因此,大多數此病患者會首選藥物療法進行治療[4]。
糠酸莫米松噴霧劑是一種外用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過敏、抑制炎性反應等作用[5]。孟魯司特鈉片是一種高選擇性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競爭性結合半胱氨酸白三烯受體,抑制白三烯的活性,控制遲發(fā)性及速發(fā)型的變態(tài)反應[6-7]。與單用糠酸莫米松噴霧劑相比,聯用孟魯司特鈉片與糠酸莫米松噴霧劑治療變應性鼻炎能取得更優(yōu)的臨床效果。
此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參照組患者相比,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血清IL-4、IgE的水平均較低,其血清IL-10、IFN-γ的水平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26,P=0.7262)。可見,聯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與孟魯司特鈉片治療變應性鼻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控制其炎癥性病變,而且較少引起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