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麗培 周悅婷
摘 要: 工程項目具有規(guī)模大、投資多、施工環(huán)境復雜、不確定因素多等特點,其投資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其中造價風險是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因此,探索立足于項目風險管理理論基礎之上、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工程項目風險造價和全風險造價管理的方法已成為急需研究的現(xiàn)實課題。
關鍵詞: 工程項目;全風險造價控制;特點
先進科學的工程造價管理是確保工程建設總體目標實現(xiàn)的有力保障,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是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工程項目全面造價管理(TCM-Total Cost Management)是國際工程造價管理學界提出的一個全新課題。全面造價管理(TCM)的方法論包括“全過程造價管理-全要素造價管理-全風險造價管理-全團隊造價管理”四個方面。其中,全要素和全風險造價管理是重點和難點。工程項目具有一般土木工程項目特點之外,另具有建設周期長、投資額大、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顯著、參與建設主體多等特點。工程建設與發(fā)展不但代表了一個地區(qū)或國家的技術實力和經(jīng)濟實力,其建設管理水平也體現(xiàn)了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為此,必須確定工程項目存在的風險,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工程質量,促進工程建設事業(yè)更快更好地發(fā)展。
一、全風險造價管理的特點
西方發(fā)達國家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展了較為深入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方法和理論研究,但是對于全風險造價管理的研究時間較短,也缺乏工程項目風險造價的技術方法。AACE(美國工程造價管理協(xié)會)最早研究工程項目風險性造價管理。我國也是近年來才開始研究,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較為體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風險造價管理的應對措施、運行過程、技術方法、理論基礎等。全風險造價管理主要包括風險監(jiān)控、風險處理、風險評估、風險識別四個階段。全風險造價管理的具體運行過程為:
1、為了對工程項目在運行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風險信息進行整理、收集、跟蹤,必須建立風險管理信息系統(tǒng),以此來對風險的發(fā)展、后果、原因等進行分析,并且進行及時反映。
2、工程項目的概率分布和最可能造價可以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得出,從而得到風險性造價。
3、對分析得出的工程項目風險因素,然后再配以相關的費用,形成項目全風險造價。
二、工程項目全風險造價控制措施
1、項目投資決策階段
(1)投資估算編制的重要作用
投資估算是項目建設前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屬于項目啟動的決策性文件。通過投資估算文件的編制,能夠進行后續(xù)的項目經(jīng)濟收益評估,并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評估。其中,估算就是采用下達設計任務的方式來實現(xiàn)投資限額的下達,對初步設計預算起到控制作用,同時將之作為資金的籌措以及向銀行獲取貸款的重要依據(jù)。所以,投資估算的編制是客觀的反映設計內容、當?shù)亟?jīng)濟狀況的重要信息載體,為項目的可行性評估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2)投資估算必須能真實的反映設計
在投資估算的編制過程中,應該真實客觀的反映出設計內容。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從工廠的規(guī)模、項目內容等方面真實的反映出設計者的真實意圖。對項目中使用到的主要工藝進行多次方案比較、優(yōu)化,使得項目建設方案不但在技術上可行,而且在經(jīng)濟上最優(yōu)、因此,在建設方案的確定工作中應該從優(yōu)化建設方案方面著手,將之滲透至設計的各個方面。在工程造價管理及控制的基本原則基礎上,對影響投資估算的多種動態(tài)因素進行合理控制,避免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資金缺口。
2、工程設計階段
隨著建筑產(chǎn)品的功能水平的提高,其使用成本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反之,使用成本提高,建設成本降低。一個精心設計的工程,質量是到保證,使用過程中的維修成本與功能水平的變化規(guī)律顯示全壽命周期成本呈馬鞍形變化,存在最低值。因為,工程建設需考慮功能與費用的關系,追求最適宜的功能水平和最低的費用。
(1) 建立并完善工程設計招標制度
當前,工程項目設計大多采用招標制度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設計人員的危機意識,使得他們自身通過提高設計水平以及設計方案技術經(jīng)濟性等方式來達到優(yōu)化方案的目的。工程項目的設計包括方案設計、技術設計以及施工圖紙設計三個階段。為了盡量避免設計過程中過于注重工程技術工藝性能,而對工程造價風險等問題不予重視的問題,在設計招標工作中還應該適當?shù)囊敫偁帣C制,使得工程項目各個設計階段的工作都在適當競爭的環(huán)境下完成。
在選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要將設計方案構思的巧妙性、創(chuàng)新性以及工程設計方案的工藝技術與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建設的技術經(jīng)濟性等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提高工程設計方案的技術水平和經(jīng)濟性水平。
(2) 提高標準設計的意識
工程設計中的標志設計來自工程建設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以及科研成果,這些標準能夠適應大部分的工程建設需要,同時具有較佳的經(jīng)濟性,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予以遵循。
通過使用標準設計,不但可以有效的節(jié)約建筑材料,使得工程造價降低,同時還可以保證設計的結構方案最簡潔、最優(yōu)。加之大部分的工程都能夠對標準構件進行批量生產(chǎn),這樣有利于廠家進行統(tǒng)一安排,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配置,不但可以降低構件的采購成本,還可以縮短構件的加工周期,提高工程項目的建設速度。據(jù)相關項目建設經(jīng)驗,通過采用標準化的構件能夠使得建設費用降低15%左右。
3、施工階段
工程項目的施工階段是整個工程實體形成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人、物、財力消耗的重要階段。從工程項目建設的整個周期來講,這是工程造價控制最為復雜、艱苦以及難以實施的階段。在整個過程中存在的相關不確定因素一旦處理不當,將會造成投資控制失控的問題。為了達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在施工階段可以采取:認真審核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技術工藝,基于技術上可行、經(jīng)濟上合理的原則來確定最終的施工方案;認真的履行合同中的相關條款,嚴格按照該合同中的相關條款解決工程建設中成本方面存在的分歧、糾紛等,避免出現(xiàn)后期的索賠問題。
建設工程項目經(jīng)批準開工建設,即進入建設實施階段。該階段是中標施工單位按照施工合同約定的工程范圍,依據(jù)合同要求,設計圖紙、標準規(guī)范、技術資料等對建設產(chǎn)品的形成所做出的一系列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其目標是在保證施工質量、成本、工期、安全和現(xiàn)場標準化等要求的前提下,達到竣工驗收標準,最終形成建設工程產(chǎn)品。
建設實施階段的工程造價風險的控制是多主體共同參與、協(xié)調一致的過程;其任務是完成確定性造價和不確定性造價的管理等內容;其中工程變更的確認以及合同信息管理是不確定性造價的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工程變更會帶來工程造價和工期的變化,為了有效地控制造價風險,無論哪一方提出工程變更,均需由工程師確認并簽發(fā)工程變更指令。當工程變更發(fā)生時,要求工程師及時處理并確認變更的合理性。一般過程是:提出工程變更分析提出的工程變更對項目目標的影響→分析有關合同條款和會議、通信記錄→ 初步確定處理變更所需的費用、時間范圍和質量要求→ 確認工程變更。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處于工程建設高潮期,作為一項大型工程項目,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風險因素。各種風險因素導致工程造價管理失控的現(xiàn)象尤為突出,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就會導致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失控。為此,必須有針對性地提出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以實現(xiàn)科學管理和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林春.基于風險管理的建設項目決策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研究[J]. 水利建設與管理. 2010(07).
[2] 孫健.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與控制[D].南昌大學 2015.
[3] 趙璐.代建制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D].西華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