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菊 薛本潔 薛梅 賀金曉
摘 要:本文以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為例,淺談選手選拔及培訓體會,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護理技能大賽;中職組;培訓
安徽省護理技能大賽點以“點亮人生技能,改變命運”的時代主題,努力營造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氛圍,促進職業(yè)院校與行業(yè)企業(yè)的產教結合。我校積極參加省內護理技能大賽,在2017和2018年比賽中取得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的優(yōu)異成績,并且所參賽選手均獲獎。這些成績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高度支持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筆者作為2018年省技能大賽的輔導老師,現將培訓體會總結如下。
1 組建優(yōu)秀的輔導教師團隊
護理技能大賽充分考驗輔導教師的技能和理論知識水平,同時又要具備輔導大賽的經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這直接關系到人才的選拔和大賽的培訓工作,為此教研室開會討論大賽輔導教師人選。在輔導過程中,可適當邀請臨床護理專家參與考核指導,使大賽指導和實際臨床工作對接。
2 選拔參賽選手
以綜合素質為指引,科學選拔參賽選手。經過以往大賽經驗總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考慮。
2.1 興趣 興趣是參賽的動力,也是指引學生勇往直前的路標。從學生報考護理專業(yè)的原因到進入臨床實習的表現,我們都加以考衡。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喜愛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
2.2 吃苦耐勞的精神 技能大賽是場持久戰(zhàn),從選拔、練習直至參賽需要幾個月時間。這段時間既需要選手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練習,充分考驗了選手的耐性和吃苦的精神。若不能堅持到最后,將前功盡棄。
2.3 實行嚴格的淘汰制度 在首輪面試環(huán)節(jié)嚴格把控,除了形象、氣質、體型等條件外,我們進行了綜合考評,通過語言測試、筆試和操作考核三個環(huán)節(jié)篩選選手,經過6輪淘汰,最終剩下4名選手參加最后省賽培訓。
3 科學培訓 我校中專層次的學生入校門檻不高,如何在短時間內將學生訓練成為綜合素質強,能夠應對全省多家院校同臺競爭并取得好成績并不容易。本次競賽分為理論測試和連貫操作考核兩項,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3.1 理論輔導 大賽設置一百道病例分析題,涉及內、外、婦兒等。從中選取兩道由選手提出護理措施。在整理病例分析題時發(fā)現案例雖不同,但其對應的護理問題卻有跡可循。我們將一百道案例分析題對應的29類護理問題單一列出,提出共同的護理措施,再剖析題干,針對不同的疾病細化出對應的護理要點。在學習中善于將各科常見護理措施進行歸納,為保證措施完整、全面,可將護理措施總結為以下幾個模塊:病情觀察、對癥護理、用藥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同學們發(fā)現如此做題易于記憶且能舉一反三。
3.2 操作訓練 大賽設置四項連貫操作在30分鐘內完成,分別是心肺復蘇、靜脈輸液、鼻飼和口腔護理??简炦x手的速度、心理素質、過硬的操作技能、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
3.2.1 速度 從用物準備到操作都考驗了選手的速度。能準確、快速將操作做完,比賽將成功一半。如果選手平時練習時時間控制在27分鐘內,比賽時做完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在平時訓練中要著重控制單項操作和四項連貫操作時間。
3.2.2 心理素質 大賽非??简瀸W生的心理素質,強大而又自信的內心很重要。而短時間內將心理素質差,易緊張的學生訓練有素并非易事。訓練過程中可加強這方面的培養(yǎng),例如多次模擬真實考試情境、學生觀摩、心理輔導等都必不可少。對于不自信,易緊張的學生應以鼓勵式訓練為主,每一次進步都給予鼓勵和表揚,而不應是訓斥。
3.2.3 應變能力 大賽中可能出現各種突發(fā)情況,是選手在平時練習時無法預知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訓練中應多設障,訓練學生靈活應變力。
3.2.4 過硬的操作技能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認真帶教,嚴格要求學生操作,從點滴中培養(yǎng),在培訓中突破。在訓練中,學生的無菌觀念較強,重點突破護患交流和細節(jié)操作。筆者發(fā)現,護患交流方面是學生的弱項,存在語氣生硬、語速快、表情僵硬、動作夸張等問題。于是,我們找來各種競賽視頻、培養(yǎng)標準化病人、帶學生親自到臨床感受護患溝通和交流。
技能大賽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對學生而言,比賽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學習的動力。對教師而言,在培訓中及時發(fā)現并彌補自身的不足。職業(yè)院校與本科院校的不同點在于,職業(yè)院校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既離不開學?;A設施的改善,也離不開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把職業(yè)技能大賽納入到常規(guī)教學中,以技能大賽為載體,“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從而提高學生操作技能、進入到社會的核心競爭力,充分體現職業(yè)教育的特色。
作者簡介:
沐菊,女,(1988年),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助教,從事護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