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妍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庇纱丝梢?,在小學階段,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積累一定的識字量是進行閱讀和習作的基礎,有助于學生逐步提高讀寫能力。下面,就多年教學實踐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識字,談談我個人的做法:
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首先,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材色彩鮮艷、圖片豐富,教師要充分發(fā)掘教材蘊涵的趣味性,可以利用插圖、實物、簡筆畫和多媒體等直觀形象的手段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快的識字情境,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例如:部編版語文一年級的《日月水火》一課中,“日、月、水、火” 這幾個字均為象形字,在指導學生識記這幾個生字時,將實物圖片與甲骨文、小篆等字體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變得具體形象,不僅使學生樂于主動識記生字,而且了解了文字的演變過程。其次,小學生年齡小,貪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在教學中,利用游戲的方式識記生字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通過“摘果子”“開火車”“找朋友”“猜謎語”等常用的游戲方式進行識字,可以讓學生們在玩中學,提高識字的效率。例如:識記“春”字時,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由謎面“三人看日出”引出謎底“春”,這樣學生在猜謎的同時又掌握了“春”字的基本結構。再如:一年級《小青蛙》一課,需要識記“請、清、情、睛、晴”5個形近字,可以采用“找朋友”的競賽方式,以小組為單位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偏旁和“青”字進行組合,組對了、讀準了、用時少的小組即可獲勝。這樣,在競爭游戲中,學生們興致極高,既鞏固了生字的讀音、字形,又揭示了生字形旁表義的特點。總之,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中主動識記生字。
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為了使學生能夠主動識字、獨立識字,教師不僅要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常用的識字方法有: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兒歌,等等。如“鳥”和“烏”“大”和“天”“白”和“自”等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加一筆變成一個新字,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字與字之間的聯(lián)系,便于比較區(qū)分。再如“紅”和“江”,學生已經認識了“紅”,在此基礎上再認識“江”,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將絞絲旁換成三點水就變成了“江”,進而體會這兩個字都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體現(xiàn)了形旁表義、聲旁表聲的特點。而且在小學階段,大多數(shù)生字都是形近字、形聲字,學生掌握了這幾種識字方法,有利于他們結合漢字的基本結構,在掌握偏旁部首的基礎上,聯(lián)系舊字,輕松主動地識記新字,提高他們獨立識字的能力和成就感。
拓展學生識字的途徑
作為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鼓勵他們自主大量地認識生字,還要鼓勵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識記生字并大膽地運用生字,使他們在主動識字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識字量,不斷學會運用生字,進而提高識字能力。除了課堂外,學生們常去的車站、超市,常見的傳單、廣告,常看的電視、課外讀物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們識字的途徑。如在小學生跟家長到超市購物時,他們可以將貨架上的商品的名稱作為識字的內容,將認識的生字摘抄下來,真正做到將識字與運用結合,增強識字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生活中識字不僅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效率,還鍛煉了他們運用生字的能力。此外,當學生能夠在生活中主動識記和運用生字時,教師和家長還要注意正確的評價和鼓勵,這是學生主動識字的推動力,從而調動他們識字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幫助學生積累并運用生字,教師要重視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他們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拓展識字的途徑,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