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益林
請以“這里,也是我的舞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美觀。
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一改前幾年“提示語+題目”的形式,變成了純命題的形式,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裸題”,命題者之所以如此,我想一樣是為了體現(xiàn)“真我”的命題原則,真正讓考生有話可寫,有話可說。不過針對這樣的一個命題作文,我覺得還是有幾個方面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好好分析和研究一下。
(一)細心審題
南通市“中考復(fù)習(xí)指導(dǎo)”在中考作文這一板塊,一直淡化“審題”,但是淡化審題不等于不要審題,2017年南通市的這篇中考作文題,如果考生不認真審題,將很可能出現(xiàn)偏題或跑題之作。所以這里我們不妨對“這里,也是我的舞臺”來進行一下分析。
這個題目涉及到的關(guān)鍵詞有四個,分別是“這里”“也”“我”“舞臺”。
其中“這里”應(yīng)該是敘事的落腳點,但是它卻表達了一個寬泛而又豐富的概念,我們可以賦予“這里”可以有很多具體的內(nèi)涵,如“人生”“社會”“家庭”“書本”“網(wǎng)絡(luò)”“自然”“生活”“人與人之間”“學(xué)科”“學(xué)?!薄伴喿x”“音樂”等等。
“舞臺”應(yīng)該是文章的立意點。關(guān)于“舞臺”的含意有兩種:一是指供演員演出的臺子;一是比喻社會活動的場所。很顯然,這里“舞臺”并不是指第一種意思,而是指第二種意思,應(yīng)該是指能獲得知識和能力,增長智慧和才干,能給心靈以凈化,思想以啟迪的“舞臺”。
文題中的“也”應(yīng)該是文章審題的重點,也是文章審題的難點,意味著“這里”不是“我”平常演出時的“舞臺”,而應(yīng)該是指給“我”以鍛煉,以展示,并且給我以感悟和啟示的除正式“舞臺”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還有一種思路就是原先這里,并不是我的舞臺,經(jīng)過我的努力,也成了我的舞臺。而這一點恰恰是不少考生不能審題到位的地方,不少考生雖然是寫了另一個“舞臺”,但是如何突出“也”字,卻做得不夠到位。
文題中的“我”一般就是指寫考生本人,當然寫其他人也未嘗不可。因此,從這點出發(fā),我們可以敘述生活中與“我”的另一個“舞臺”直接有關(guān)的各種事,如“我”把演講比賽當作舞臺、把下棋比賽當作舞臺、把朗誦當作我的舞臺、把人生當作我的舞臺,以此來表達“我”對精彩“舞臺”的不懈追求以及自己為學(xué)、為人、為事的態(tài)度與表現(xiàn)和自己的人生觀。
(二)立意升格
如果考生有了對這個題目以上的分析,我想考生考起來并不會太難,但是如果將這種思考真正落實到位,我覺得應(yīng)該在立意上適當進行升格。
這里不妨舉個例子,題目出來之后,作為教者,欣然寫了一篇“下水文”,內(nèi)容大致是這樣的:
筆者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yīng)該說在語文的“舞臺”上做得還不錯,突然有一天,學(xué)校一個書法老師生病,教導(dǎo)處叫我臨時“客串”一下學(xué)校2個班的書法課,于是我信心滿滿地走進了我的臨時書法課堂,我把我在語文教學(xué)過程中的教學(xué)經(jīng)驗用到我的書法課上,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次考級就有3個人通過了10級考試,這樣我的書法課堂成了我的另一個“舞臺”。因此水到渠成,“這里,也是我的舞臺”。
寫到這里,應(yīng)該說也是可以的,但是轉(zhuǎn)念一想,這樣的兩個“舞臺”似乎完全割裂開來了,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我覺得這樣的立意,深度達不到,要想真正達到一定的境界,必須將這兩個“舞臺”再聯(lián)系起來,所以后來我就想,我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將我的書法課堂一樣演繹得如此精彩,關(guān)鍵是興趣從中起到了作用。因此我又將在書法課“舞臺”上得到的經(jīng)驗反饋到我的語文“舞臺”上,這樣兩者相得益彰,從而達到了雙贏的效果。兩個“舞臺”一樣精彩。
所以,這篇文章從立意的角度來看,應(yīng)該注重關(guān)注學(xué)生的自我發(fā)展,引領(lǐng)學(xué)生的價值導(dǎo)向,引導(dǎo)學(xué)生在生活、學(xué)習(xí)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精彩。但是如果要想出彩,我覺得還得將“我的舞臺”跟另一個“舞臺”進行適當?shù)谋容^,而后將“我的舞臺”中得到的感悟和啟示再用于另一個“舞臺”,讓這樣的兩個“舞臺”都能夠一樣精彩。
這里,也是我的舞臺
南通市一考生
素紙軒墨,詩韻綿綿。撫一曲暗香疏影,祈蔭一地光輝,使得心也沉醉。
一筆筆轉(zhuǎn)合起承,一條條橫平豎直,徜徉于文化的夢幻,與代代遷客騷人,分享、領(lǐng)略那詩意海洋。運筆,筆下蓓蕾芬芳,為成長添一抹亮色。
漫步書房,啟步,取下一方素紙淡雅,平鋪在木質(zhì)的淳樸案面,仿佛一夜之間,雪染白了天地,掩埋了心中的雜念,凈除凡人瑣事,若有“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感。心,便沉醉在此般意境。
研磨,教會了我人生的態(tài)度。靜謐之中,墨韻盎然,氤氳而生。青黛色的墨錠在硯上徐徐輕磨,那硯面便似一面小潭。忽看見潭中之魚,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便似與我相樂。幾聲枝頭的樂音,輕敲耳畔,又有幾分“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靈動之情。那輕磨中的細砂,玲瓏小巧,一遇水,就如遇見夢中的窈窕淑女,偶逢,望著那動人的邂逅。
取下那一支狼毫,與這位“鴻儒”交談著行筆,落字共同分享著文化的悠而長遠的韻味。
筆尖微潤,那墨韻便在毫端徐徐攀升,不禁下筆:
那豎,是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啟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一朵蓮,清新釋然,讓我把高潔追求。
那撇,是陸游筆下的“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忽現(xiàn)金戈鐵馬,金麟溢輝,拼殺出一個朝代的興盛、衰亡。啟筆,那撇似沙場上的一道霹靂,使得心為之一顫,那是勇氣與擔(dān)當在胸懷油然而生。
那鉤,是小雨輕點的空靈,是那白鶴的臨風(fēng)一戾,婉轉(zhuǎn),悠揚。啟筆,那鉤是青春的靈動,滿載著希望的鐘聲,積蓄著蓬勃與活力。似原野中的野芳,縷縷清香沁人心脾,沁入肌骨,靜謐了心。
……
“××同學(xué),逸軒閣又來電了,請你參加本市的書法年會?!?/p>
是的,就是這樣的一個舞臺,讓我收獲了很多,很多……那自然的志趣,那朝代的興亡,那文化中真正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都為我的成長舞臺平添了些許精彩!
我會在這樣一個舞臺上,一如我的學(xué)習(xí)一樣,永遠精彩下去……
在眾多的考場作文中,這篇作文能脫穎而出,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并非偶然,原因有二:
一、高雅的選材
素紙軒墨,從一方古硯中,作者醞釀出無盡的情思,如“遇見夢中的窈窕淑女,偶逢,望著那動人的邂逅”,格調(diào)高雅的古書畫題材,為本文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充分展示了一個考生得心應(yīng)手的舞臺。
二、深厚的積累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全文中隨處可見引用,作者對于歷史文化名人的典故使用更是信手拈來,深厚的閱讀積累和嫻熟運用典故的能力,不僅為考生的舞臺增添亮色,也為贏得滿分作文增加了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