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佩佩
1
同事佳佳帶爸媽去日韓旅行。第一天在飛機上,她媽媽說太干了,于是不停地想喝水,還不停地逼她喝水。到了韓國,明明安排好了吃宮廷菜,她媽媽卻突然想吃中餐。任何一個景點,爸媽都要求拍照,橫的,豎的,斜的。佳佳說她每天嫌棄爸媽一百次。
第四天,佳佳決定給自己放個假,給她爸媽報了濟州島一日游。第二天天剛亮,爸媽就被小巴拉走了。佳佳一覺睡到中午,好爽啊。
晚飯后,爸媽回來了,拎著大包小包。兩人玩兒得很開心,爸爸拿出相機,“我給你媽拍了好多相片,就是不知道怎么看?!?/p>
佳佳邊嘲笑他倆邊接過相機,按下“播放”鍵,出現(xiàn)的居然是她前一天給爸媽拍的最后一張照片。那一刻,她心疼了一下。
原來,爸爸用相機都沒有真正把快門按下去,他聽到對焦的“滴”聲,就以為是拍下了照片。
那一晚,爸媽特別失落。媽媽小聲嘀咕道:“可能這輩子就去這么一次,一張照片都沒留下。”
佳佳在嘴上罵著爸爸笨,但心里卻自責得不行。
“如果我陪我爸媽去就沒這事兒了,我就連這點耐心都沒有……”
2
我想,子女能給爸媽帶來最大的傷害,就是嫌棄他們吧。而這種傷害又分三等:輕度傷害是嫌棄他們啰唆、管得多;中度傷害是嫌棄他們土、跟你有代溝;重度傷害是嫌棄他們丑,沒文化,窮。
這些詞一定讓你毛骨悚然,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不經(jīng)意閃過這些念頭,不經(jīng)意說出深深傷害父母的話。
我曾在小學做過一件令我至今后悔的事。
那時爸媽工作忙,送我去寄宿學校,寄宿學校學費不便宜,很多同學的爸媽是大老板。每周五,家長們都開著車來學校接我們。我就跳上媽媽的紫色小歐寶,開心地回家。直到有一個周五,學校門前的那條路上發(fā)生了事故,所有車都堵在這條路上動不了。這會兒,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陸續(xù)從他們爸媽車的天窗鉆了出來,坐在車頂上喊著話聊天。
我抬頭看看,媽媽的車沒有天窗。我把頭探出窗戶,那些坐在車頂?shù)耐瑢W跟我揮手。那一刻,我開始覺得自己家很窮,我討厭這輛車。
我把頭縮回來,轉向媽媽,說了一句:“我也要上面有窗戶的車!”。那一路,我再也沒有說話。
我忘記媽媽跟我說了什么,我只記得后來聽到媽媽跟她的朋友們講起這件事,她覺得對不起我。后來,媽媽換了有天窗的車,而我每次看到天窗,都覺得自己真不是人。
3
比起傷害爸媽更讓我痛苦的是,自己太愛面子,在爸媽面前,總是不愿意承認自己錯了。
今年春節(jié),我回家過年,我媽很開心,話也格外多。有天晚上,她突然講起小時候姥爺打她的故事。我突然內心很崩潰,難道我媽忘記她曾經(jīng)講過?她是不是開始有點健忘了?
我不耐煩地脫口而出:“這個故事你講過一百遍了?!?/p>
我媽立即停住,看著我,眼神里有點受傷,一邊微弱地辯解:“我只講過一遍,這是第二次講?!?/p>
她說得對,這是第二次。原來她并沒有老糊涂。我也覺察到自己剛剛很過分,但我怎么都不愿承認自己錯了?!敖^對不止兩遍?!蔽矣谑菑娫~奪理。
4
我們總說中國父母不善于表達對孩子的愛,然而我們做兒女的又何嘗不是總在故作清高呢?明明可以親口對爸媽說幾句暖心的話,最終所有的惦記只能化作往朋友圈里轉發(fā)一張菩薩圖。
佳佳告訴我,每次她覺得自己很對不住爸媽,就只好默默地在行動上補償。從韓國去日本的飛機上,一人發(fā)了一盒水果。她知道媽媽喜歡吃西瓜,于是把西瓜遞給她媽:“我不想吃,你吃吧?!本频晖朔壳埃龓桶謰屖蘸镁频甑耐闲?,沒開的香皂、牙刷、浴帽……塞進了他們的行李箱。她打算,如果將來有條件就去濟州島辦婚禮,這樣,她媽媽就可以再去一次濟州島了,還能拍出最好看的照片。
爸爸媽媽,我們雖然常??雌饋砗芾淠覀兊睦淠澈?,有時也有很可愛的理由。
我們欠了你們很多個“對不起”,但你們也要知道,其實我們在心里已經(jīng)反省了幾百次。
別生氣了,你們是第一次做爸媽,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嘛。
【原載《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