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春
【摘 要】舞蹈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喜聞樂見的表演項目之一。舞蹈藝術不僅可以協助塑造民族傳統,也可以為群眾生活帶來很多歡樂。我國的少數民族基本上都是能歌善舞的,對于蒙古族而言也是如此。蒙古族舞蹈不僅在該地區(qū)有很多人欣賞,在其他地區(qū)也有很多人熱愛。筆者試圖結合藝術韻律特征角度來分析我國蒙古族舞蹈特點,為其發(fā)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蒙古族舞蹈;藝術韻律特征;藝術文化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7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5-0122-01
我國的蒙古族舞蹈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實際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有著很多不同類別的演出模式,每類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喜愛群體。結合藝術韻律來對其做出合理劃分是符合藝術分類法的,因此筆者做出本研究,為其發(fā)展帶來理論上的幫助。
一、蒙古族舞蹈藝術韻律特征分析
結合筆者實際調查研究來看,蒙古族舞蹈在藝術韻律特征上有著比較鮮明的特色,結合其表演的形式和類別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實際的模式。
首先就是蒙古族舞蹈的藝術點韻特征。這里所提到的點韻主要指的是結合頭部的點動和實際晃動所做出的舞蹈動作。作為普通群眾而言,他們在欣賞舞蹈之時,基本上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表演者頭部來觀察,由此可以看出點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表演者用力過大、或者整體節(jié)奏較為混亂,則難以跟上音樂步伐,帶來整體的錯誤;而力度較小則又會使得群眾難以感覺到演員表現出的感情。所以整體韻律需要合理把控。
其次就是圓韻特征。蒙古族舞蹈非常重視表演者身體的晃動,基本上大部分動作都是圓形晃動的,因此而得出其圓韻的特征。向前方圓韻需要右手帶動左手臂,腰部以及整體肢體都要向后運動,還必須挺胸抬頭,這都是圓韻基本特征要求[1]。相類似的如果是左邊動作則需要做出反向動作。這都需要演員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表演上,整體節(jié)奏把握好也要自然地舒展開。
再次是橫韻。這里所提到的橫韻,從字面上看就是橫向合理動作,還需要加之其手臂的左右擺動以及其腳步的配合,這都是基本要求。以實際動作來看,基本上都需要表演者結合肩部來帶動其頭部、手臂、腰部,大幅度地做好橫向移動和位置變換,必須要注意整體幅度,以及其動作的層次感,盡力保證整體的彈性。
扭韻也是我國蒙古族舞蹈中重要的韻律特征。這里所提到的扭韻,主要是結合上下肢的合力扭動所帶來實際的表演,這是蒙古族舞蹈中最為常用的姿勢,可以體現出該族舞蹈在廣闊草原上的威武雄壯。扭韻是有節(jié)奏的,需要其肩部做前向及后向擺動,也需要其他肢體部分予以配合才可以做好。扭韻是非常講究韻味的,這和其他韻律特征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需要表演者多次的經驗積累,以及自我體會和仔細研究[2]。
以上基本韻律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需要相互配合的,任何舞蹈想要獲得好的表演效果,必然是多類韻律相結合的,因此韻律相互配合應用也是很重要的。結合筆者的從業(yè)來看,在實際舞蹈的表演中點韻和圓韻相互融合、橫韻和扭韻相互配合都是非常多見的藝術表演模式,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比如在《蒙古人》獨舞的表演中,就有慢板部分表演需求,這是需要結合點韻和圓韻模式來配合的。該舞蹈主要是展示了實際的表演者對于家鄉(xiāng)草原的崇拜和對于祖國的贊美之情。將韻律特征加入到實際的演出中可以很好地將整體舞蹈風格以及特色做提升處理,給人以藝術美感和享受的同時,將內涵很好地傳遞出來,使得觀眾和演出者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再比如蒙古族非常有名的舞蹈《春韻》,則結合橫韻扭韻來將大地各類春色很好地展示出來,給人們以很多遐想和美感。
除了以上的內容之外動律特征也是很重要的,這就涉及到了節(jié)奏。在舞蹈藝術中需要與伴奏結合來展示舞蹈,所以其動律的設計和安排尤為重要。舞蹈演員實際動作的力度以及個人姿勢和表情都需要結合律動來處理。好的演員就會合理地利用動律,以筆者實際的觀察來看,非常優(yōu)秀的表演者可以通過肩部來實際展示出動律的本質,結合其軀體的側向移動,加之眼睛的來回擺動和遠眺,非常好地表現出各種神態(tài)表情及姿勢,時而果敢無比,時而似水柔情,非常吸引人。對于其表演而言除了需要配合節(jié)奏,還需要配合呼吸來做舞蹈動作、滿足實際需求和舞蹈要求。有些的動作需要急促的呼吸來配合,比如草原上的騎射動作;而有的動作則需要非常平穩(wěn)的呼吸來配合,比如很多兒女情長的表演。所以對蒙古族舞蹈的藝術韻律來講,就需要表演者結合實際劇情做出合理調整。
二、結語
對于蒙古族舞蹈而言,想要獲得好的表演體驗,除了要注意舞蹈的設計和功力展示以外,還要注意藝術韻律特征的配合,因此相關學習者和實際從業(yè)者必須將其納入到自己的計劃中進而提升整體素質,做好演出任務滿足群眾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宇嬌.斯琴塔日哈的舞蹈藝術與風格特點[D].內蒙古大學,2013.
[2]高向英.對蒙古族舞蹈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5,(0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