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 要 安保巡邏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人力,全時性、監(jiān)管性、反饋性很強的業(yè)務,通常采用領班員查崗、視頻錄像監(jiān)控、對講機呼報、巡更器定點等方式對安保巡邏人員進行監(jiān)管,前期建設資金投入和長期運維人力物力要求較高。為實現對巡邏人員有效規(guī)范的科學管理,準確記錄、科學量化巡邏工作,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Android平臺的巡邏感知系統(tǒng),將智能手機、移動互聯(lián)網和藍牙感知網絡相結合,實現了實時查崗、緊急呼叫、路徑記錄、統(tǒng)計量化的一體化和便捷化,投入成本低,建設布局快,實用效果好。
關鍵詞 安保巡邏 Android平臺 藍牙感知 路徑記錄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0引入
目前安保巡邏由于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有很多問題難以處理:第一,應對突發(fā)情況不夠及時。實時監(jiān)控面對緊急狀況時,事態(tài)的發(fā)展狀況以及詳細信息很難被監(jiān)控中心準確及時的獲取,信息上報和反饋還必須通過另一條途徑完成。第二,對巡邏情況的管理存在漏洞。由于崗位設置、設備布局、人為操作等原因,現有監(jiān)控管理并不能全面、實時掌握巡邏動向,存在著空間盲區(qū)和時間漏洞。第三,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大多數的巡邏情況記錄都是通過人工登記,記錄的信息不夠準確、及時,容易篡改,而且不便于查詢,無法為管理人員提供及時的信息支持。第四,前期建設資金投入和長期運維人力物力花費巨大,并且面對安保目標的特殊性,復雜性和臨時性情況,建設維護投入和實際效果往往嚴重不匹配。因此,本文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Android智能平臺和藍牙網絡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了一套成本低廉、適用廣泛、實時性強、管理科學、自動化程度高的巡邏感知系統(tǒng)。
1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
1.1系統(tǒng)設計
本系統(tǒng)是由Android平臺藍牙移動終端、藍牙固定終端和服務器端構成。藍牙設備體積小,功耗低,響應迅速,帶寬適中,1M的速率足以傳輸大部分的文字數據和信息,其10米的傳輸距離也恰好能滿足巡邏定點的需要,同時,藍牙設備成本低廉,擁有良好的適用性,是實現感知鏈接較好的一種無線通信技術。
在系統(tǒng)運行階段,當安保人員手持終端進入區(qū)域,可以感知到周邊出現的哨位點,到達有效距離會自動連接,同時在離開相應的有效距離后,連接會斷開,兩個階段的時間數據都會實時上傳至服務器端,實現有效的監(jiān)控。設計原理如圖1所示。
本系統(tǒng)原理利用三個模塊,分別是固定藍牙終端、移動藍牙終端和服務器端。固定端與移動端利用藍牙技術進行數據傳輸,移動端與服務器端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進行數據傳輸,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固定終端進行巡邏區(qū)域的布局,安保人員攜帶移動終端進入固定終端的藍牙感知區(qū)域并進行感知連接。當藍牙斷開后,移動終端會及時將藍牙鏈接的時間數據上傳至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則進行相應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并且匯總留存。系統(tǒng)模塊功能如圖2所示。
1.2系統(tǒng)實現
1.2.1上哨模塊
當安保人員在移動終端登錄時,后臺將會對登錄信息進行記錄,作為換哨和上哨的依據。系統(tǒng)移動終端安保人員的上登錄實現界面如圖3所示。
1.2.2哨位感應模塊
移動終端與固定終端進行藍牙的連接過程中,對于固定哨來說,藍牙的通斷反應了安保人員脫哨,而對于移動哨來說,藍牙的通斷反應了安保人員巡邏路徑的變化過程。移動終端將會對藍牙的連接和斷開狀況進行響應和記錄,并同當前安保人員所處的哨位感應位置一同上傳記錄到服務器。移動終端藍牙的通斷連接和記錄界面如圖4和圖5所示。
1.2.3 情況查詢模塊
值班室管理員可以通過瀏覽器登錄服務器后臺管理系統(tǒng),能夠對安保人員的巡邏情況進行查詢,可以及時的看到所有的安保人員名稱、巡邏地點、巡邏時間和離開時間等信息,并可推算出安保人員的大致巡邏路線。后臺管理的哨位情況查詢界面如圖6所示。
2結束語
本文設計實現了基于Android平臺的巡邏智能感知系統(tǒng),將哨位交接班、位置感知、路徑繪制、情況上報、查勤查崗、中心監(jiān)控結合為一體,能夠對巡邏業(yè)務的各個過程進行有效全面的管控,實現了巡邏管理的網絡化、智能化、精確化和實時化,提高了巡邏管理的效率,極大地節(jié)省安保布防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參考文獻
[1] 郭志宏.Android應用開發(fā)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
[2] 吳亞峰,于復興,胡偉雄.Android應用開發(fā)完全自學手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3] 李杰.基于Java技術的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23):16-17.
[4] Conder,S.&L.Darcey.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M].張魏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5] 李凱.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分析與移植[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