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進入21世紀以后,汽車在我國已作為代步工具進入百姓家。社會中的每個人都享受著高速發(fā)達的交通便利,同時也要面對機動車給我們帶來的能夠切身感受到的風險。因此我國相應的規(guī)定了危險駕駛罪,并在刑法修正案九中擴大了危險駕駛罪的內容。本文以高曉松案為例,闡述了我國危險駕駛罪的現(xiàn)狀及缺陷,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醉酒駕駛 危害結果危險駕駛罪
一、高曉松醉酒駕駛案簡介及分析
2011年5月9日22時許,著名歌星高曉松醉酒后駕駛英菲尼迪牌小型越野車(車牌號:京NFS114)行駛至北京東城區(qū)東直門外大街十字坡路口東五十米處時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四車追尾、三人受傷。在經過報警程序后,高曉松在案發(fā)現(xiàn)場等候處理。后民警趕至案發(fā)現(xiàn)場將其查獲。經司法鑒定,高曉松血液內酒精含量為243.04mg/100ml。2011年5月17日下午高曉松醉駕案在北京市東城區(qū)法院開庭審理。最終,高曉松以“危險駕駛罪”被判拘役6個月,罰款4000人民幣。對于此案的分析,我認為可以從危險駕駛罪和交通肇事罪的區(qū)別來得出結論。危險駕駛罪與交通肇事罪的共同之處就是侵犯的客體為公共安全。危險駕駛罪與交通肇事罪的區(qū)別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主觀方面。危險駕駛罪在主觀上有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只能是過失犯罪,主觀方面只能是過失。其次,在行為方式上不同。危險駕駛罪以前只包括醉駕和追逐競駛兩種行為,但新修訂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就增加了下列行為:1、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的;2、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交通肇事包括一些違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本案客觀上并未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最終在審判實務中以醉酒駕駛罪定罪處罰。
二、危險駕駛罪現(xiàn)狀及缺陷
從危險駕駛罪入刑后,高曉松被看做酒駕入刑的第一個名人,這從而體現(xiàn)了法律的實施效果,證明我國實現(xiàn)了良好的社會治理。首先從公布的交通統(tǒng)計資料可知,醉酒駕駛行為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抑制,而由此引發(fā)的重大事故數(shù)量亦漸趨減低。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自《刑法修正案八)》中正式對危險駕駛行為實施懲處的一年時間,即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到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酒后駕駛方面,全國范圍內查處了三十五萬四千件,相比上一年同期的下降幅度達到百分之四十一點七。其中查處的醉酒駕駛方面,則在全國范圍查處到五萬四千件,與之前同期比較的下降幅度也達到百分之四十四點一,且醉駕行為全部移送公訴機關作為刑事案件審查起訴。
危險駕駛罪存在著和交通肇事罪事實上有著難以區(qū)分的問題。危險駕駛罪以抽象危險性為重要判定條件,而交通肇事罪需要一定的危害結果,即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在審判實務中,危險駕駛罪還可以轉化為交通肇事罪。一般的交通肇事罪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假如對危險駕駛行為造成的損失給予積極賠償,被害人也同意諒解,這樣就可能出現(xiàn)交通肇事罪中的拘役刑與危險駕駛罪中的拘役刑發(fā)生重疊的情況,即醉駕引發(fā)重大交通事故后(按交通肇事罪的拘役處罰)與沒有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危險駕駛罪的拘役處罰)在同一個檔次上處罰。對此,在實務中曾發(fā)生檢察機關因為被害人的諒解等情況而對危險駕駛導致的交通肇事案件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情況,審判機關作出免于刑事處罰。這體現(xiàn)了在實務操作中,危險駕駛罪和交通肇事罪確實難以完全作出區(qū)分。
三、危險駕駛罪的完善
現(xiàn)代法律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尊重社會的客觀實際狀況,根據客觀需要反映客觀規(guī)律的要求。同時堅持科學的立法原則,這可以產生建設現(xiàn)代法治國家所需要的高質量的良法,避免或減少失誤、減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在現(xiàn)代世界各國和地區(qū)法律中,確定刑法罪名的方式主要有二種:一是明確規(guī)定刑法罪名,簡稱明示法,具體包括標題明示和定義明示;二是刑法不直接規(guī)定罪名,而是將罪名內涵于罪狀中,概括罪名必須對罪狀進行概括總結。在我國刑法中,兼采了上述二種罪名確定方式,我國刑法以包涵式罪名為主,個別罪名采用定義明示的方法。在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中,立法者不僅僅列舉了醉酒駕駛和追逐競駛兩種犯罪情形,同時在此基礎上增加的兩種行為模式。對于危險駕駛罪,仍然可以繼續(xù)將其擴大,將疲勞駕駛、吸毒駕駛也列入危險駕駛罪的處罰范圍。同時對于危險駕駛罪,可以增加危險駕駛刑法處罰手段彌補刑法處罰種類單一,比如吊銷駕照或者禁止在一定期限內再開同類型的車輛,這兩種處罰方式在德國早有先例,我國可以對其優(yōu)秀的立法進行一定程度的吸收。
參考文獻:
[1]高銘喧,馬克昌.刑法學(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趙秉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理解與適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
[4]馮軍.論《刑法》第133條之1的規(guī)范目的及其適用.中國法學,2011(5).
[5]于志剛.刑法修正何時休[J].2011,(4).
[6]蔣安杰.醉駕入刑兩年熱點問題二人談.《法制日報,2013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