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文
摘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教法與學法的探究已成為教育科研的重要議題,而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善被視為改革成功的主要標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激活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是擺在廣大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現(xiàn)對此談幾點淺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法;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3-0108-01
近年來,初中語文教學正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課堂授課形式,以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為特征的語文活動課正異軍突起,并以其生動活潑、切實有效而得到學生的歡迎。語文活動課的出現(xiàn),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次大改革,是語文學科課程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有力舉措,而語文教學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們對語文教法與學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針對初中語文的教法與學法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1.教師要有科學的教法
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但并沒有否認傳統(tǒng)的啟發(fā)式、講授式教學等,只是以往的教學方式太單一,不能滿足不同特點、不同學生發(fā)展的要求。任何教學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壞方法,它的功效發(fā)揮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和諧,所以要克服形式主義。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教學中是否適用,一要看是否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三要看是否與教學內容的性質相符;四要看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五要看教學技術手段的使用是否得當。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地將各種教學方式有機融合。
語文教師要做到科學的教法有兩個重要的基礎,首先要具備較強的一般能力,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強,才能有好的教法運用與語文教學實踐中。一個教師要使自己的方法得當,還必須具有較強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強,方法才能優(yōu)化,成功才有保證。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應該是具有閱讀、寫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
除了具備這幾種能力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發(fā)揚民主,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把情感交流當做課堂教學和諧統(tǒng)一的溶劑,要打破教師和教材的框框,師生之間積極的雙邊活動,構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教給學生學會聯(lián)想,推理和發(fā)現(xiàn),還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體語言傳達對學生的愛,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運用肯定語言,肯定學生的成績和所做的努力,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隨著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在語文教學中,應盡量利用高科技成果為語文教學服務,全面啟動聲像設備,多渠道、多觸點、多媒體進行視、聽、說多功能訓練,把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思維活動全都調動起來,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加課堂容量,加大課堂密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追求教學個性化
2.1個性化教學思路,就是思路新穎,不同凡響,別出心裁,不拘一格。一是不拘泥于教參,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縛,用自己的個性去演繹作品的個性。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時,課文第二段的處理,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接受能力。抓住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詳盡地講解寫景文字的寫作方法,諸如寫了哪些景、抓住什么特征寫、按什么順序、用什么方法寫等等,旨在使學生從課文的具體語言表達中體會寫景的方法,進而達到初步掌握寫景文字的寫作方法的目的。這樣使初一的同學比較直觀地熟悉課文,并理解課文所包含的語文知識。二是找準教學"突破口"。如教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時以肅穆崇敬為"突破口"、教學《天凈沙秋思》是以清靜悲涼為"突破口"、教學《長江三峽》時以豪邁奔放為"突破口"等等。讓學生說個性的話,說自由的話,講真實的事,讓課堂充滿學生的個性活力。
2.2個性化教學藝術,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fā)、引導。如《荔枝蜜》教學的導入,采用音像資料導入,運用媒體播放有關蜜蜂、蜂蜜的圖片,同時插播旁白進行解說,然后談感性認識——提問:同學們都接觸過蜜蜂,蜜蜂給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對蜜蜂的印象。同學發(fā)言后,教師導人課文學習——"剛才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蜜蜂的印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楊朔的散文《荔枝蜜》,看看作者對蜜蜂的感受是怎樣的。"將學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導學生在作品的鑒賞、聯(lián)想、體驗之中融入學生個性的理解,將教學的情趣、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從而使課堂氣氛"其樂融融"。
3.關子初中語文的基本內容
初中作為基礎教育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必須為將來的學習夯實基礎,所以語文教學重視"聽說讀寫"訓練的傳統(tǒng)還是有繼承的必要。但是"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故訓練時應分而合之,合而分之,整體推進。切不可顧此失彼,或重讀寫、輕聽說。當然作文(口頭或書面的)仍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作文先作人",每寫一次作文就應讓學生受一次精神的洗禮,從而做到:人以文高,文由人美。 大而言之,語文即生活,生活才是語文的真諦。初中學生"人"的意識已漸漸喚醒,那么,何不讓他們試著到生活的大課常中去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呢?
由此看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并不是以傳授知識為單一目的的簡單過程,它必須依據(jù)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站在高角度上多側面設計并付諸實踐,才能真正完成課堂教學的最根本任務:培養(yǎng)具備扎實基礎、掌握基本技能、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新一代高素質人才。進行有效教學是我們的責任,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是我們教師的本分,今后我將為之而繼續(xù)探索,以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力爭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初中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