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國芳
【摘 要】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重要路徑?;谶@樣的認識筆者作為一線語文教師覺得有必要對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活動進行相關的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前預習 有效性 調查 研究
一、調查背景及價值探尋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學生在學習語文課前如果能做好課前的有效預習,則學生課堂便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教”與“學”的過程之中,大膽發(fā)言,主動探究,學習效率事半功倍。而缺乏課前的有效預習,則很難與“教”與“學”合拍,很難產生共鳴,直接制約著新課的學習效率。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重要路徑?;谶@樣的認識筆者作為一線語文教師覺得有必要對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活動進行相關的研究。
二、調查對象
江蘇省如皋磨頭鎮(zhèn)大高小學三、四、五、六年級部分年級中的部分學生。
三、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以無記名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問卷調查。一共發(fā)放問卷180份,收回有效問卷180份,回收率100%。
四、調查結果分析
1.你覺得課前預習有這個必要性嗎?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發(fā)現農村小學生大多能認識到課前預習的必要性,大多認為有必要對新課進行課前預習。
2.語文新課前,你會進行必要的預習嗎?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發(fā)現農村小學生大多數對預習的價值所在不夠重視,未能養(yǎng)成主動的良好的預習習慣。
3.你真正進行課前預習的出發(fā)點是什么?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發(fā)現農村小學生有大多數學生的預習目的性是比較明確的、積極的、主動的,能認識到有效的預習有利于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對語文新課的學習。但也有不少農村小學生則將預習當作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一項任務,一種負擔。這樣的預習態(tài)度顯然是不利于良好的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
4.當老師沒有布置有關課前預習的任務時,你也會進行課前預習嗎?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發(fā)現農村小學生大多數課前預習的目的性還是很強的,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也會驚奇地發(fā)現還有部分學生被動預習甚至不進行預習的現象仍然存在著。
5.當你預習中出現疑惑、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31.25%的農村小學生在預習過程出現疑惑、困難時會主動去請教他人(包括教師、家長、學生同伴等)或者是查閱資料,表明這類農村小學生有主動的、積極的解決預習中出現疑惑、困難的意識,語文學習的主動性比較強。50.73%的農村小學生能主動的將預習出現的疑惑、困難自己做上記號,通過語文課堂上自主有目的有意識的學習自主加以解決。但我們會發(fā)現仍然有18.02%的農村小學生在課前預習中無論遇到什么疑惑、困難則放之任之,置之不理。這類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已。
6.你在課前預習中使用過《課課通》之類的教學參考書籍了嗎?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發(fā)現不少農村小學生在預習中出現疑惑、困難時總是習慣性地翻閱語文《課課通》之類的教學參考書籍去翻閱翻案,而是缺乏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拿來主義思想嚴重,對語文《課課通》之類的教學參考書籍患上了過度依賴癥。
7.你使用教學參考書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發(fā)現有58.05%的農村小學生使用教學參考書是為了語文課堂上能夠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足見,農村小學生對自主在語文課堂的自主表現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我們也發(fā)現有30.36%農村小學生是為了將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yè)做正確而已,并非是為了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的出發(fā)點不利于農村小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
8.你覺得自主課前預習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針對本題的調查,我們會發(fā)現大多數農村小學生覺得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懂語文課文的內容,能夠理解語文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等。
五、調查結論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農村小學生在課前預習方面存在著不重視預習、不講究預習方法,不重視預習質量,不善于內化、吸收等方面的問題。
六、調查引發(fā)的對農村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思考
從以上調查情況分析,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升農村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1.努力激發(fā)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主體精神,并著力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策略、手段激發(fā)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意識。教師應多與小學生進行溝通、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小學生在語文課前預習中出現的困惑,鼓勵小學生進行發(fā)散式思維的訓練,對預習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多層面多方位的探究,多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2.努力激發(fā)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興趣與熱情。教師應為農村小學生的語文課前預習構建平臺,教師應成為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引領者、點撥者、指導者,只有學生才是預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應對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情況及時進行評價,及時進行贊賞,及時進行鼓勵,并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3.重視對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的指導,可以是對小學生預習內容的指導,可以是對小學生預習步驟的指導,讓小學生自主探究到語文課前預習的要求與目標。通過教師的指導,使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更具實效性。
4.應尊重農村小學生的個性差異性。中年級與高年級的預習的要求應存在著差異性,同時,同一個年級的學生間也應存在著差異性。教師應尊重這些差異性,對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實施分層性的要求,以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語文課前預習中都有不同的收獲,從而獲得不同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