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玉春
【摘 要】
在作文的素材積累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們首先從教材入手,以教材本身的內(nèi)容作為積累的一個切入點。此外,教師在課程講解當中,需要以教材為中心向外輻射相關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們進行積累。最后還要讓學生們在熟悉的生活當中去發(fā)現(xiàn)、積累作文的素材。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小學 作文 教學 素材 積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能夠充分反映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部分。它既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知識積累,同時又能夠反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這些都是語文教學中十分看重的教學目標。在實際的教學當中,盡管作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學生們往往會覺得作文的寫作過程難度過大,甚至有一些學生會覺得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既不會運用華麗的辭藻,又難以去建構(gòu)完整的行文的思路。可以說,小學語文的作文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一個短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立足實踐,通過一些方法來引導學生對作文素材進行積累,使其能夠“有東西”可寫,進而在寫作當中找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一、充分利用教材,積累作文素材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會覺得自己的課外知識積累的過少,因而認為在作文中完全沒有發(fā)揮的空間。事實上,我們的語文教材就可以成為學生們積累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課本當中既有千古名篇,又有現(xiàn)代作家的經(jīng)典之作,如果學生能夠有意地將課本當中的一些詞匯、寫作方法以及經(jīng)典語句積累下來,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那么,必然會為作文增彩。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對教材進行充分的利用,這樣,即便課外積累相對較少,但課本上的一些精華如果能夠為己所用,那么作文必然也會是較為不錯的。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課文的講解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之外,還應該拓展詞匯,對生字進行組詞。當同學們記憶理解了這些詞匯之后,就可以將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此外,一些文中的案例也可以讓學生們將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表述,并應用到作文的寫作當中。比如在學毛澤東的《長征》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如果在寫作文中遇到“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克服艱險”等題材時,便可以引入《長征》中的好詞,進而提升自己文章的主旨、內(nèi)涵。此外,一些古詩詞經(jīng)典名句,同樣可以作為積累,應用到作文當中。比如,《賦得古草原送別》當中著名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樣的千古名句主要表達了小草很堅強,就算草原被火燒盡了,但是到春天一樣,又生長了起來。強調(diào)了人要堅強,不能脆弱。那么,此時如果寫相關主題作文時,學生就可以將其運用到作文當中,升華自己作文的主旨了。
二、基于教材內(nèi)容,引入課外知識素材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教材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那么,為了讓學生在作文的寫作當中擁有更多的素材,教師可以教材為中心,尋找教材周邊的輻射信息引入課堂教學。這樣,既可以豐富作文的課堂的內(nèi)容,同時又能夠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學常識以及課外知識。如此一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運用寫作的方法與素材,這時,課外素材的應用,能夠使學生的作文逃出千篇一律的寫作內(nèi)容,讓其顯得更加的新穎與獨特。教師的課外引導十分重要,它能夠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接觸課本之外的相關信息,進而融入自己的素材庫。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比如,我們在講解《海倫·凱勒》這一課時,教師除了讓學生們在課文當中體會凱勒所具有的不撓的奮斗精神之外,還可以為學生們介紹一些海倫凱勒的偉大成就。她是經(jīng)過這樣的不屈不撓的努力之后,才取得了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又是教育家和慈善家以及社會的活動家這樣的成就。她還在1964年還獲得過“總統(tǒng)自由勛章”。被評為是世界上少有的女性堅強人物,被視為20世紀最富有感召力的作家。曾經(jīng)還有一些著名的作家對她進行了評價。比如馬克·吐溫,曾經(jīng)說過“19世紀有兩個字的關注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梢姡悺P勒當時的影響。那么,這些素材都可以讓學生用作文當中。豐富對海倫·凱勒的素材,讓學生合理運用,能夠更好地凸顯其偉大的成就。以上的案例中,教師就是以《海倫·凱勒》這篇課文為切入點,豐富了學生們對海倫·凱勒本人的認知,那么進而將課外的這些素材應用到了具體的寫作當中,使得作文更加亮眼。
三、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作文素材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只要引導學生耐心地去發(fā)現(xiàn)、細心的去了解,其必然能夠在一點一滴的生活當中去發(fā)現(xiàn)一些小故事,小素材,進而應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語文的學習貴在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感知、感悟與體會觀察。如果能夠在作文的訓練當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與領會能力,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情操與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可以得到提升。具體的生活中,無論是身邊感人的小故事,亦或是一年四季中美麗的風景、動情的畫面都可以是學生們觀察的重點。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比如教師在訓練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時,可以為其布置相關的任務,去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感人事跡,或者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比如,“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那么,學生就可以去觀察自己身邊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比如,有同學會在放學上學的路上發(fā)現(xiàn)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無論嚴寒酷暑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城市的清潔做出自己的貢獻那。此時,就可以讓學生以清潔工作為線索,展開作文。這樣,這篇作文的可以通過圍繞清潔工的辛勤勞動以及堅守崗位來彰顯我們身邊的美好。有的同學可能對生活中的美從其他的視角展開,如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景色美,或者是季節(jié)美。學生在下雪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白雪皚皚,世界一片潔白。這個情境能給人以美的感受,那么就可以讓其圍繞著雪景,進行了一定的描繪。這些都是生活當中常見的情景,那么,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nèi)グl(fā)現(xiàn)生活當中的素材,將其合理地加工引入到作文的寫作當中。
小學語文的作文寫作其實并不難,如果學生們能夠充分調(diào)動運用各種豐富的素材,將其填注其中,那么,所寫出的作文必然是豐滿與充實的。
【參考文獻】
【1】單金麗.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的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5(27)
【2】小學語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教師,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