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平
每天下午上下班時,在我家樓下的學(xué)苑小區(qū)大門旁的亭子里或崗?fù)み叄倳吹轿辶鶄€或十幾個人圍在一起,或站或坐,頭向前傾,饒有興趣地觀看下象棋。雖然他們穿著各異,有的還光著上身,甚至殘留著體力勞動后的氣味,可他們的熱情和執(zhí)著,猶如一場精彩的話劇。
從他們擺開陣勢的神態(tài)上,就讓我讀懂了他們的緊張、激憤或喜悅、懊悔的心理。你大可不必因他們的喜怒哀樂去評高低、分輸贏。有幾次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陣列,當(dāng)了一名觀眾。我自知只能簡單地走棋子,看不懂后三步棋路。令我感興趣的是下棋人、觀棋者的神態(tài),總讓人忍俊不禁。
簡陋的方凳上擺著一張硬質(zhì)棋盤,矮小殘缺的、吱吱作響的板凳組成了賽場。雖然設(shè)備寒酸,但參與者不在乎這些,他們的興趣完全沉浸在排兵布陣、研究棋藝上,為的是以棋會友,圖個樂在“棋”中,用以提升自己的棋藝。嘿,還別說,淮海農(nóng)場組織的幾屆象棋比賽中,好幾個奪魁的和取得好成績的,都是從這個賽場里走出來的。
參與下棋的人形形色色,不論年紀(jì)長幼、棋藝優(yōu)劣,愛好就行,重在參與,但一般都是中老年男性,女性很少,也許是戰(zhàn)場讓女人走開的緣故。
有趣的是,在這里,我看盡了眾生相:有吶喊助威的,有觀棋不語的,有悔棋賴賬的……一盤棋就是一出戲,想想都覺得熱鬧。
因為在戶外,下棋時,經(jīng)常人聲鼎沸,“抽炮、打車、跳馬、將軍”之聲不絕于耳;有時又悄無聲息,一個個腦袋幾乎黏在一起,全憑一盤棋的局勢來“調(diào)遣”。
有時,下棋的人雖端坐在棋盤前,但幾近擺設(shè),完全是幾個活躍的觀棋人在伸手下棋,一盤棋結(jié)束,支招兒的人竟有十多個。更有好斗的人兩邊都支招兒,仿佛是他一個人在樂此不疲地下棋。一盤棋甚至能從中午下到天黑,直至看不清棋子方散場,哪管蚊子叮著身子不松口。更有甚者,不管肚子餓不餓,竟把沒有下完的棋搬到有日光燈的室內(nèi),繼續(xù)鏖戰(zhàn),周邊還會出現(xiàn)兩三個端著飯碗的觀棋人,從中可見農(nóng)場人對下棋的癡迷。
農(nóng)場人下棋就是圖個樂兒。在無憂的世界里,從奧妙無窮的布局和千變?nèi)f化的棋路中,感悟生活,體味快樂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