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栩爾
長者亦師亦友。他們教會我們的不僅是“之乎者也”或者“加減乘除”,他們更用半生經(jīng)驗教育我們?nèi)绾螢槿颂幨?、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我的學校里就有這么一位長者。至于他的身份,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說不清楚。有人說他是退休的老教師,可看他的穿戴又不像“文化人”。雖然他的鼻梁上總架著一副金絲眼鏡,但凌亂的白發(fā)和洗得發(fā)白的外套給他的外表減分不少。
同學們都喜歡叫他“大爺”,大爺就喜歡和同學們聊天,聊的無非就是些陳年舊事或者國際形勢。每次看他和同學們聊天,我都會想到我的爺爺,他的J葉J現(xiàn)給校園平添了一種家的氛圍。
大爺喜歡“多管閑事”,用同學們的話來說就是“看不出他圖啥”。我們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懟天懟地懟空氣,還總覺得自己特牛。在彌漫著荷爾蒙氣息的校園里,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喜歡聚在一起,勾肩搭背“招搖過市”,“義氣”是他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詞。我們班里就有這么一位,自稱校園“古惑仔”。
他每天都和一大幫“兄弟”在一起,大有“桃園結義”的架勢。這些人整天把“兄弟義氣”掛在嘴邊,似乎上學就是為了結交“兄弟”。大爺對這些人的“仗義”不以為然,每次見到他們都會說兩句:“啥叫仗義?你們這些小孩子懂什么叫仗義?趁早回家多寫倆字吧?!泵康竭@時,一幫人就會哄笑而過,沒人把他說的話放在心上,甚至有些鄙視。
我們那里有一種說法叫“約架”,就是說兩個人有什么糾紛的話,并不馬上動手,而是先口頭約定一個日期,叫齊助陣的兄弟再在眾人面前做個了斷。我們班的這位同學一向不害怕約架,雖然身材并不高大健壯,可是他有一群“桃園結義”的“兄弟”呀。正因為有不怕打架的心理,才發(fā)生了“約架”。
“你不怕被打?”我試探著問他。他眉飛色舞地告訴我:“和兄弟們一說,所有人都義憤填膺,痛快地表示到時候一定來給我助陣?!蔽乙矠樗麄兊男值芮榱x感動。約定的日子終于到了,可是他的“兄弟”們一個也沒來,他只能孤軍奮戰(zhàn),沒多久滿身都是大腳印。
不知怎么回事,大爺卻來了,身材并不高大的他威猛地把對方像趕鴨子一樣轟開,從地上拉起他,幫他拍拍身上的土。場面混亂,大爺也不幸“中槍”。驚異于大爺勇敢的同時,我一直疑惑他怎么會突然出現(xiàn),想必是聽到什么風聲了吧?我遠遠地看到,對方的人走光之后,大爺捂著他的老腰,扶著墻,在和我們班那位同學說著什么,他總是伸出手想要扶大爺,大爺幾次推開他的手,仍一個勁兒地說著。我離得遠,聽不清大爺說了些什么。
轉天,我問他:“昨天大爺和你說啥了?”他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眉飛色舞的表情,一臉嚴肅地說:“還是老一套,但這次他說啥我都信了?!蔽也幌朐偻膫谏先鳆},沒有再多問。
大爺依然和往常一樣喜歡跟同學們侃大山,話題依然是老一套。可我們班這位同學像變了個人似的,沉穩(wěn)了很多,也上進了許多。他的身邊沒有了勾肩搭背的哥們兒,每天放學后他都背上書包匆匆回家,可能真像大爺說的早早回家“多寫倆字”吧。
我的表哥也是這個學校畢業(yè)的。有一次我和表哥談起了大爺,表哥面色平靜:“哦,他呀,我上學那會兒他是語文老師,按年齡算他早該退休了,不過聽說他退休后還總去學校?!甭牨砀邕@么一說,我頓時覺得大爺那凌亂的白發(fā)、洗得發(fā)白的外套配上那副金絲眼鏡特別有長者風度。
就是這位長者,退休以后仍然不舍校園。雖然不再站在講臺上激揚文字揮斥方道,但他依然努力指引著孩子們走在正確的人生之路上。
佳作點評
作者擅長觀察,又巧妙安排篇章結構,欲揚先抑,將一位真心熱愛教育事業(yè)、生活樸素、平易近人的老教師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文中,作者只詳細敘述了“勸架”這一件事,便使學生們對他的態(tài)度由“輕視”轉變?yōu)椤懊C然起敬”,這一形象也在讀者心目中豐厚高大起來。文末釋疑,終于將“長者”的身份“暴露”給讀者,進一步增強文章的緊湊感和可讀性。
(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