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下弟 高方方
5月15日,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C均下跌近9%。截至5月21日,上述兩款基金單位凈值均低于1元,因踩雷違約債券,4年后凈值一下回到起點。針對上述多款產品踩雷違約風險債券,《投資者報》向華商基金發(fā)送采訪函,對方回復稱,公司旗下債券基金采用的是第三方機構估值,基金持倉情況以披露年報、季報為準。
對于上述情況,業(yè)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債券違約表面上是因為資管新規(guī),金融去杠桿,企業(yè)無法獲得新的融資途徑,借新還舊中的“新”沒有,只能選擇違約,實際上是因為企業(yè)本身的現(xiàn)金流不理想,經營不善,處于金融高杠桿空轉過程中。
某大型投資管理公司投資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持續(xù)不斷的企業(yè)違約將成為必然,因為國家沒有改變金融去杠桿政策的意圖。
回顧華商基金近期產品跌幅情況,5月7日,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C分別下跌3.99%、4.02%;5月15日,上述兩款基金跌幅甚至為8.9%、8.88%。
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C屬于分級基金,成立于2014年1月28日,基金經理是梁偉泓。截至5月21日,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單位凈值為0.97,C單位凈值為0.98。4年后因踩雷,幾乎回到2014年水平,投資者“撲空一場”。
天天基金網數(shù)據(jù)顯示,華商雙債豐利債券的凈資產從2014年3月31日的1.42億元,一路上升至2016年三季度末的106.08億元,之后就開始跌跌不休,直至今年一季度末為6.13億元。一年半時間凈資產下跌幅度高達94.22%。
這兩款基金產品出現(xiàn)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踩雷數(shù)只違約風險債券。查看持倉明細,最大重倉債券“15華信債”的持有比例高達24%?!?5華信債”的發(fā)行主體為上海華信,3月1日,華信債二級市場價格暴跌32.65%并停牌,報收61.29元,創(chuàng)下上市以來新低。
“15華信債”為2020年到期的五年期公司債,當前余額為30億元,債項評級為AAA。聯(lián)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lián)合評級”)為上海華信的信用評級機構,3月2日,聯(lián)合評級將“15華信債”從AAA下調至AA+;4月10日,下調至AA;5月4日,下調至BBB+;5月16日,下調至B。
對于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天天基金網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3月31日,該產品暫無重倉股票,但重倉債券中,“15華信債”持倉占比24.18%位列第一,持倉第五的為“11凱迪MTN1”。值得注意的是,“11凱迪MTN1”為違約債券,其發(fā)行主體凱迪生態(tài)已于5月7日公告稱,因無法足額支付中期票據(jù)本金及利息,構成違約。
而此前的2017年年報中,“11凱迪MTN1”并未出現(xiàn)在重倉債券明細中,可見,華商雙債豐利債券應該是一季度加倉了“11凱迪MTN1”。也就是華商雙債豐利債券一腳踩上兩個“雷”,即“15華信債”和“11凱迪MTN1”。
天相投資研究中心負責人賈志向記者表示,踩雷多的公司可能是過度追求收益,忽視了風控。
因此,公司的投研水平值得商榷,今年一季度加了一只違約債券。
此前,華商基金剛披露完年報,虧損了15個億。截至2018年3月31日,共有122家基金公司披露旗下公募基金2017年年報,盈利能力最強的是天弘基金,為571億元;華商基金以-14.76億元位列倒數(shù)第二。
“11凱迪MTN1”發(fā)行主體凱迪生態(tài)的另一即將違約債券“16凱迪02”出現(xiàn)在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持倉債券明細中。此前,中信資管內部員工爆料稱,該基金“偷偷藏了”一只即將違約的債券,當這只債券違約風險發(fā)生后阻止贖回,并調降估值。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發(fā)送采訪函,對方回復,“公司一貫守法合規(guī)經營,所有基金產品均按照基金合同開展投資運作,保護所有投資者權益。我司已委托律師對發(fā)布、散播不實言論者采取法律措施,并將繼續(xù)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及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迸c此前公司的對外聲明內容一致。
此后,記者也向中信資管發(fā)送采訪函了解相關事宜,截至發(fā)稿,中信資管并未回復。
根據(jù)wind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5月20日,共有20只債券發(fā)生違約,違約規(guī)模合計超150億元。對比2017年同期,僅10只債券發(fā)生違約,違約規(guī)模也只有一半左右。
某中型證券投資經理向記者分析稱,近期債券違約主要因為主動收縮貨幣加上原材料上漲帶來成本壓力,資金面、基本面較為難看,大公司開始違約,小公司紛紛面臨破產。
上述投資經理也表示,金融去杠桿的后果就是貨幣收縮,導致融資成本上升,最后那些高債務或以債務融資為主的企業(yè)會因為現(xiàn)金流斷裂而癱瘓。借新還舊實現(xiàn)難度在上升,現(xiàn)在AA+級別的公司債券都發(fā)不出來,兌現(xiàn)的資金也就沒有來源了。參考東方園林,債券主體加債項信用級別都是AA+,級別很高了,但10億的債券只有5000萬元被認購。
某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持續(xù)不斷的企業(yè)違約將成為必然,因為國家沒有改變金融去杠桿政策的意圖?;鸸静壤讓ψ陨淼挠绊懖粫艽?,屬于資本市場正?,F(xiàn)象,最多可能會影響基金公司聲譽。
某大型銷售平臺投資顧問則認為,一款債券基金一般會投5-10只債券,如果一只債券違約了,多會通過基金產品的凈值表現(xiàn)出來。比如一款純債基投資了10只債券標的,其中一只出現(xiàn)違約風險,等于凈值下跌了10%。當違約出現(xiàn)了,基金凈值首先會虧損,其次需要注意債券有沒有抵押或者擔保,如果有可以直接進行處置;但如果沒有的話,只能使用法律訴訟手段,查看公司是否有新資金償還違約債券。
投資經理還解釋稱,債券發(fā)行后需要交易流通,現(xiàn)在連AA+債券都出現(xiàn)違約,基金公司只能購買AAA債券,但此種債券市場上很少。債基除了配置債券,還配置利率債,但目前貨幣政策趨緊,利率水平上升,從而反映到債券價格下跌,基金公司虧損。基金公司為了止損,需要甩賣流動性好的高評級債券和利率債,拋售帶來的還是債券價格下跌,因此,債市比股市更熊。
上述投資顧問稱,債市和股市相比風險較小,但債市違約直接面臨本金的風險,特別是參與一些直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