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杰
在全球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跨文化交際顯得尤其重要,這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情商,而在外語的實際教學中,英文的深層次運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外語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能夠實現(xiàn)跨文化跨種族的交際,所以今天在此談談如何引導學生對英語的深層次運用。
英語深層次運用的途徑
詞匯教學
詞匯是最簡單工具符號,它記載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人類社會生活的狀況,詞匯中有一些的特殊語句,如成語、俗語、諺語等,更與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有密切的關系。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挖掘特殊詞匯內在的、不同的、多方面的含義,進行歸納、分析、總結、對比,并加以深刻地解析力求讓學生能夠明白到底如何運用、把握該詞語。讓學生學習一個新單詞時,不僅僅要讓其理解詞匯的基本解釋,還要適當?shù)匾瓴⒓右苑治雠e例,防止學生對其望文生義,否則會使學生在對待英語資料時犯一些基本的常識性錯誤。
對話教學
語言分為書面表達語和口語兩大類,僅僅熟悉書面語對一些紙質英文進行閱讀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口語交際在如今的社會迫切需要的,我們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看懂,還要要求學生能夠聽懂并且將自己的觀點全部準確地表達出來。現(xiàn)代外語教學觀點認為語用錯誤比語法錯誤更為嚴重??谡Z對話教學中的準確表達、簡明扼要是不可缺失的,但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不能停留在只能進行簡單的交流的基礎階段,而要讓高中生掌握一些深層次的口語交際技巧,同時要求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的詞匯有時是不同的,并注意說話者的語氣、神態(tài)、風格等。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地創(chuàng)設口語對話真實情景,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詞匯、語句等進行嚴格的對話交際訓練。
課文教學
高中課文教學中現(xiàn)在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課文冗長時間不夠完全透徹的講解,課文內容涉及知識面太寬泛學生短時間無法消化吸收等。但是教師必須重視課文教學,因為課文教學是學生學習書面語的絕佳機會,同時對于課文涉及知識面寬泛的問題,教師應該遵循優(yōu)先原則,優(yōu)先講解跟本單元主題相關的,優(yōu)先講解跟本單元精神契合的,并且引導學生能夠深入課文內部,身臨其境,用想象和思維銜接起來,共同在大腦中營造課文的情景,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對于國外文化的淵源。
高中生對英語深層次運用的原則
實用性原則
要結合其所學內容對英語進行深層次的運用,尤其在是在口語交際中(在情景中口語練習),教師不能只停留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上,要創(chuàng)設不同語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抽象的文化詮釋明白、清楚,在語境中把語言和文化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在演練中去體驗、感悟,讓學生在實踐中有所思有所得。尤其讓學生牢記住中國文化與英語交際規(guī)則有顯著差異,行為習慣、言語舉止也不同,反復加深印象。
步步為營原則
從高中生的認知情況來看,學生的運用語言的能力是逐漸發(fā)展起來的。目前學生用的高中英語教材是根據這一認知規(guī)律進行編寫的,并且使用循環(huán)往復。高中英語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運用語言的不同功能,在不同的語言情境中由淺到深、由線到面逐一滲透 , 掌握英語這種不同于漢字的語言文化,達到深層次運用英語的目的。
思想性原則
高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逐漸形成,英語教師在向學生輸送西方文化時,要堅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思想原則。教師不僅僅介紹一些主流文化,要向學生介紹一些思想內容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教師要嚴格把關,對一些內容不健康的文化、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教育學生要明辨是非,教師引導學生要批判性地接受??傊?,通過學習英語這一文化語言,讓學生理解:文化本身具有多樣性、包容性。讓高中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從而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文化觀、價值觀,培養(yǎng)世界觀意識。
英語深層次運用的基礎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索興趣
很多教師在做學習發(fā)展工作匯報中都提到了英語教學中極其關鍵的一點,如果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學生必須努力配合。在進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講解時間被壓縮的少之又少,如果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的胃口,那么在近乎填鴨式的教學中,我相信最終的教學目的肯定不會達成,因此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深層次運用的興趣成為了重中之重?,F(xiàn)如今,教師低頭念課本的時代已經過去,這就要求教師能跟學生的觀感調整到一個節(jié)拍上,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探索興趣,并且達到激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是孔子一生教學遵循的至高標準,也是最為理想化的一個標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可能完全地做到“有教無類”,但是其給了我們一個很明顯的奮斗目標,即現(xiàn)行的教材。教育體制是面對全體學生的,但是我們仍然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對于世界、對于課文、對于知識的理解都不同,對知識的吸收快慢程度不一樣,而且一味地統(tǒng)一化教學會導致學生才能的浪費,因此實行個性化教學,有教無類,區(qū)別對待,才能更好地教好每一個學生,履行對每一個學生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