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合醫(yī)院的內(nèi)科診室里,常常有些很奇怪的患者,本來血壓高,一用高血壓藥物,血壓又非常低,不用又很高,讓內(nèi)科醫(yī)生不知如何是好。作為綜合醫(yī)院的心理科,時常會有這樣的患者來就診。這些看著有點奇怪,內(nèi)科又看不好的“病”該如何處理呢?
蘇大娘,今年66歲了,最近總是感覺頭昏、頭脹不舒服,到醫(yī)院檢查,血壓140/104mmHg,內(nèi)科診斷“高血壓”,給予硝苯地平控釋片10mg,每日一次,患者服用后血壓偏低,有時低至90/60mmHg,自覺頭昏的更厲害。停服高血壓藥物,血壓再度升高至140/100 mmHg左右。患者內(nèi)心十分矛盾,無論吃與不吃高血壓藥物,頭都是難受,不知如何是好。后來該患者來到心理門診,進行心理咨詢,醫(yī)生了解到,蘇大娘的老伴長期癱瘓在床,需要她照顧。十幾年下來非常辛苦,但蘇大娘又不愿讓孩子們受累就一力承擔。日積月累的勞累,很少出門,漸漸沒了朋友,跟老伴也說不上幾句話,內(nèi)心孤獨、郁悶,總也找不到開心的事情。
蘇大娘越來越不愿意講話,更不愿意出門見人,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吃飯也沒什么胃口,晚上也睡不好覺,就更別說花心思打扮自己了。除了不開心,她還總愿意操心,擔心孩子們工作是否順利,擔心孩子路上是否安全,每日惴惴不安,緊張、害怕。身上除了頭部不舒服,還經(jīng)常胃痛、心慌,卻一直自己咬牙挺著不告訴兒女。經(jīng)過一番了解蘇大娘的病情后,醫(yī)生確診其有“抑郁癥”并對蘇大娘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其采取如戶外散步等運動,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同時給予蘇大娘舍曲林50mg,每日一次治療。兩周后,蘇大娘的血壓在未服降壓藥的情況下降至130/90mmHg左右,心情自覺略有好轉(zhuǎn),但仍有時坐立不安、緊張、擔心,害怕自己生病拖累兒女。兩周內(nèi)逐漸加量舍曲林至50mg★2片。服用舍曲林一個月后,患者自覺頭部不適基本緩解,在未服用高血壓藥的情況下,血壓尚平穩(wěn),心情自覺也明顯好轉(zhuǎn),坐立不安、緊張等也基本消失。
一個月后的蘇大娘精神狀態(tài)良好,這次復診還戴了一條粉色的圍巾,她說已經(jīng)好幾年沒有心情打扮自己了,現(xiàn)在出門前也知道“美美”了??吹教K大娘臉上露出笑容,身上的不舒服也消失了,證明這奇怪的“病”已經(jīng)好了。
不是每個“抑郁癥”患者都表現(xiàn)得那么明顯,總想著該如何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我們眼中的抑郁癥,往往被描述得很明顯,整日愁眉苦臉,見誰都說自己不開心,活著沒意思等等。但是像蘇大娘這樣喪失內(nèi)心愉悅感,難以開心,但又怕給兒女添負擔,不愿表露自己內(nèi)心的不悅,身邊人很難觀察到她的抑郁傾向,甚至于她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患上了抑郁癥。這樣的患者其實除不開心之外,還常伴有興趣匱乏,少與他人交流,身上總是說不清的難受,有時東痛西痛,血壓不穩(wěn),今天頭疼,明天胃痛的抑郁癥患者其實更為常見,只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原來這也是抑郁的表現(xiàn)。
這一類患者往往都認為心情不好很正常,并不是什么問題,而自己身體不舒服,才是真的生病了,所以就到內(nèi)科門診就診,往往各項檢查卻都未見明顯異常,但患者確實感受到軀體不適,加上家屬的不理解,認為其無病呻吟,沒事找事,則更加心情不好,甚至覺得自己得了絕癥又無人理解與重視,進而可出現(xiàn)悲觀厭世等。還有些患者表現(xiàn)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變慢、反應遲鈍等,這是抑郁癥的認知損害表現(xiàn)。有些患者表現(xiàn)為胃口不好,體重下降,或者就是想吃東西,體重上升等,一個月內(nèi)的體重變化超過原體重的5%。睡眠質(zhì)量差、早醒,或者總是想睡覺,感覺睡不醒等,這是抑郁癥的軀體癥狀。
當有人有了上述的困擾,或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有類似表現(xiàn),不妨去心理科、心身科、精神科咨詢一下,讓專業(yè)的醫(yī)生為您評估一下,是否需要服用抗抑郁藥物,對于一些輕度抑郁的患者,心理咨詢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