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儀
【摘 要】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班主任,除了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外,對學生有一顆“慈愛”之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包容學生的“缺點”,以情動人,教育學生,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核心理念,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民主師生的關系,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生心目中,既能樹立起作為教師的“威嚴”,也能成為孩子們值得信賴的“朋友”,做學生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關鍵詞】 愛心育人;情感育人;環(huán)境育人
作為一名擔任有著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班主任,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學有所成,是班主任工作最大的心愿。師生溫馨和諧的感情交往,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愿望,從而產生主觀能動性去探索知識的一種渴望。班主任既要立威,又要關愛,“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潤滑劑。用真情感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去關注學生、關愛學生,引起學生感情產生共鳴,建立起誠摯的師生關系,從而推進班級工作的健康、積極的開展。
1. 懷有一顆“慈愛寬容”的心。要學生喜歡“你”,“你”首先得有一顆寬容的心,這是一種無堅不摧的人格力量。在教學中“寬容”學生,既是一種無私的愛的體現(xiàn)。這種愛,是需要面對全體學生。在平時的工作中,關愛“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比較容易做到,對于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的確難于心存真愛。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丁榕老師,在總結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中指出“三個不變,三個必須變”。丁榕老師從宏觀上為班主任工作“把脈”。她提出,班主任工作應體現(xiàn)出“情感”“科學”和“藝術”這三個核心不變;而三個必須“變”,則從具體做法上指明了方向,既“觀點必須更新”“方法必須轉變”“途徑必須拓寬”。“三個不變,三個必須變”中首要就是“情感”。情感就是要求奉獻愛,因為“沒有真摯的師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
2. 富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美國哲學家、作家、教師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類最深刻的愿望是渴望被賞識”。愛的教育引導人們走向成功,抱怨責罵只會導致失敗。人是在鼓勵中揚起自信的風帆,在鼓勵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賞識中創(chuàng)造奇跡,可見“賞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是多么的重要。賞識的本質就是“愛”,班主任工作就是貫穿于“愛”的教育?!耙詫W生為本,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所有的班主任工作開展均圍繞“愛的教育”開展。用“愛”凈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堅信自己是有能力學好一切,從而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讓他們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俗話說:“十個手指都有長短?!睙o論是學習方面、個性方面還是生活習慣方面,尊重學生差異的存在。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閃光點,只要老師具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找準時機,多表揚,多鼓勵,多贊美,讓學生體會到“得到肯定”的快樂。這樣不但能使閃光點更亮,還能帶動其他方面的進步。
3. 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新課程概念下,班主任應樹立起“育人為本”的教育觀,樹立“人才多樣,人人成才”的人才觀。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管理心得:即“你的心中有學生,學生的心中就有你”。教師“蹲下來看世界”,放低姿態(tài),以飽滿的精神、欣賞的眼光、贊美的話語對待學生,就一定能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學生才會親近你,佩服你,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愛。對學生以誠相待,真心地愛護學生,而不是單純地去管、卡、壓,學生就會敞開心扉接受老師“陽光雨露”般的滋潤。
老師的愛就像陽光下、春風中、綠樹間潺潺的清泉,在一方方幼弱的心田間漫溢開來,在這種漸染中,我們的孩子啊,會愛老師,愛小伙伴,愛一只蝴蝶,愛幾棵小草。要相信:“歲歲年年花不同,日日天天人不同?!焙亲o每一位學生,亦師亦友,做學生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 馬忠林.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探究[J]. 速讀(中旬),2018(1).
[2] 艾米熱姑·阿布拉. 班主任工作的體會[J]. 魅力中國,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