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煥全
一、目標的緣起
(一)從價值觀角度探尋習作教學的目標
習作教學的目標,說到底就是習作教學的價值觀。我們中國的習作教學側重強調(diào)文學功能,即表現(xiàn)出對文學作品的由衷崇拜,從而導致把與文學創(chuàng)作最接近的記敘文體寫作放在作文訓練的重要位置。在這點上,西方側重的是強調(diào)其社會價值,即以實用文體寫作為主,以提高學生社會適應性,增強其社會生存力為目的,按照社會生活交際需要進行作文訓練。知道了這一點,就知道了為什么我們教材中的記敘文那么多(每冊都有三分之二),其他比如說明文、詩歌、小說那么少;就知道了在我們的考卷上從閱讀到習作為什么記敘文是從不缺席的。
這種價值觀產(chǎn)生的后果是什么?我認為首先是習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地位的矮化,甚至導致習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被邊緣化。這點我們可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找到眾多的佐證事例:語文課上,大多數(shù)教師自然而然地把大量的時間用以解析文本,從人文的角度,深挖細究;至于習作教學,有時間就把課本中的習作要求提一提,讀一讀,沒時間就干脆讓學生在課外完成,至于指導、點評、二次修改那更是少之又少。無專項教材、無專門課時、無專業(yè)教師,這種“三無”狀態(tài)下的習作教學不要說小學六年,就是從小學到高中十二年,很多學生依然是難出錦繡文章。
但即便這樣,這種價值觀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乃至決定了我們習作教學的目標體系,包括教法、學法和評價等各項子系統(tǒng),于是,我們的習作教學呈現(xiàn)出重點習寫“人”“事”單軌或“人、事”兼容的記敘文的景象。這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有充分體現(xiàn)。
(二)從任務角度探尋習作教學的目標
目標不僅是告訴我們“做到什么程度”,還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做到這種程度”。就后者而言,帶有明顯的任務特征。習作教學也不例外,結合小學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具體任務,也可以探尋出相應學段的習作教學目標。
1.小學低年段
從兒童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小學低年段是想象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應重點做好培養(yǎng)想象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chuàng)性,要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活動培養(yǎng)學生重現(xiàn)表象的技能;而童話體作文正是重現(xiàn)表象技能的最佳路徑。回歸到習作教學上那就是以繪本、童話為主要載體,積極開展指向關注想象的個體性寫話教學。
在這一學段,教師的寫話教學必須樹立語言發(fā)展和思維豐化的雙標意識,從服務成長的角度來說,思維豐化更應放在首位。從語言發(fā)展來說,這一時段的寫話教學主要是句式的學習與訓練,重點在于正確性、規(guī)范性和完整性,適度提倡個性化表達。
從思維豐化的角度來說,老師要做的就是借助想象這條路徑,從文本中尋找精妙的素材,激活、呵護、豐富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下面以教材中具體的文段為例展開說明。
(1)問答式+并列式句群。
A.誰和誰好?藤和瓜好,它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B.誰和誰好?蜜蜂和花好,蜜蜂來采蜜,花兒仰臉笑。
C.誰和誰好?白云和風好,風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D.誰和誰好?……
(2)什么是什么+并列式句群。
A.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
B.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
C.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
D.……說:荷葉是我的……
這類文本的教學價值應該包括識字教學、事物關聯(lián)、句式習寫和思維訓練(想象)?;氐搅曌鹘虒W這個點,顯然后面三個是重點;再立足學生成長的角度說,思維訓練則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師的教學在關注語言表達的方式和技巧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在習得語言能力之后,怎樣培養(yǎng)其想象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chuàng)性。
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根據(jù)上面提供的信息,引導學生再寫幾個句子,盡量要體現(xiàn)獨創(chuàng)性。
A.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瞭望塔。(同類:小蝸牛、小蜜蜂……流暢、變通,但沒有獨創(chuàng)性。)
B.小畫家說:……(小月亮說、小星星說、小男孩說、小女孩說……有獨創(chuàng)性)
就教學目標而言,教師千萬不能把寫話教學簡單地等同于寫話訓練,而是要站在訓練思維的高度上去實施日常的寫話訓練,關注寫話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投入。這樣,在評價時,教師就不只是關注寫準確、寫完整、寫流暢,更要關注寫獨特。
2.小學中年段
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個學段,特別是三年級,才是習作教學的起始年級。開好頭,起好步,對每一個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怎樣開頭,從哪里開頭,開怎樣的頭,是習作教學必須深思和解決的問題。為此,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不能從寫記憶性的命題作文開始,而是寫觀察作文,進行“實物寫生”。
的確,到了十歲左右的中年段學生,其觀察能力迅速發(fā)展,觀察的目的性、持續(xù)性、細致性和概括性也有較大提升。在這個階段,他們主要完成“通過觀察,比較正確、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點”這一任務?;诖?,觀察作文當然就成了這一時期的學習重點,習作教學的目標也是以寫好觀察類習作(包括觀察日記和參觀訪問記)為核心。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圍繞“寫好觀察類習作”,以觀察實物作為途徑,以片段或短章的形式,開展描寫和敘述相結合的寫生訓練,幫助學生積累鮮明的感性表象。
因此,我們的習作起步教學不要把語言優(yōu)美當成習作評價的關鍵權重,而是重點關注寫實性,包括寫實的正確性、全面性和條理性。這一點,我們完全可以在教材上找到最有力的佐證材料。下表是四年級上冊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列出的與觀察有關的篇目。
3.小學高年段
這一階段的學習任務主要是通過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技能。習作教學就從寫觀察作文轉(zhuǎn)向?qū)憣嵭缘拿}作文和自由作文,包括寫中心明確的記敘文、簡單的議論文、說明文以及各種應用文(包括演講稿、建議書、研究報告等)和讀書筆記。
綜上所述,我們從任務的角度探尋了各年段習作教學的目標,基本弄清楚了目標的來源。這為教學實踐中強化目標意識,實現(xiàn)目標認知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二、目標的類型
因為劃分的標準不盡相同,所以,目標類型也并非完全一致。結合當下的實際,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理解。
(一)以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為標準
以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為標準,我們把目標分為以下三種:
(二)根據(jù)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理論
根據(jù)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理論(R.M.加涅.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皮連生,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我們可以把習作教學的目標分解為五個方面:
1.情感態(tài)度(真實);2.素材(典型新穎);3.營構(獨具匠心);4表達(文從字順);5.書寫(正確工整)。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要機械地割裂目標類型,而是在綜合的基礎上實現(xiàn)目標認知優(yōu)化。
三、目標的設定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習作教學目標及解讀(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
這些根據(jù)年段來設置的習作目標,相對寬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教師加以細化,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引和評價作用。
(二)以寫事為例,細化不同年級(段)的目標設定
(三)目標設置的基本方法
1.整合法:把年段目標、單元導讀中的學習重點以及單元習作的具體要求加以整合,就形成了某次習作的教學目標。
2.提煉法:從學情出發(fā),把學生習作過程中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提煉出來,作為某次習作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前面的習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外貌描寫普遍雷同,缺少個性化的描寫,那么我們就可以以個性化的外貌描寫作為教學目標之一。
3.修正法: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的教學目標不可能一次設置準確,那么我們可以在試教、磨課的過程中不斷地調(diào)整、修正,使得教學目標最大限度地趨于優(yōu)化。如三年級習作“把一件事寫清楚”教學目標的設置就是運用了修正法。(吳忠豪.以教課文到教語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一次目標設置:
A.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
B.寫清楚所寫人的一件事;
C.指導學生寫值得寫的一件事。
第二次目標修正:
A.從自己熟悉的人當中選取一件值得寫的事;
B.把這件事寫清楚。
第三次目標確定:
A.從自己熟悉的人當中選取一件值得寫的事;
B.能寫出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寫清楚;
C.能根據(jù)要求識別習作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4.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拿來主義”,從教學參考書、教學輔導資料等上面直接拿過來使用。
(四)目標設置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體現(xiàn)目標的層級性。
既有橫向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又要體現(xiàn)縱向的分級梯度。
2.要注意目標達成的主體性。
一般情況實現(xiàn)目標的主體是學生,所以表述時經(jīng)常用“學會、掌握、運用”等詞語,而不是“引導、指導、使、讓”等詞語。
3.要力求目標的針對性。
四、目標的異化
在目標設置過程中,我們的目標常常會因為諸多原因被異化的,甚至被嚴重異化。
(一)異化的歸因
1.習作者對目標的迷失。
學生對習作的要求理解不清、不透,最終導致習作教學目標無法達到。這是影響習作教學效度的主因。
2.指導者對目標的迷失。
教師自身不知道所教年段的目標,比如三年級習作起步,目標只是片段或短章,但通常情況是完整的習作。
3.評價者對目標的拔高。
這里的評價者包括教師、管理者,他們在評價時,對目標存在普遍的拔高,這拔高的背后,是精英教育或選拔教育的思想體現(xiàn)。也就是說,他們用優(yōu)等學生的水平當成全體學生的評價標尺。比如:五年級要求40分鐘內(nèi)完成350字的習作,但在各級考試中,五年級的作文字數(shù)都在400字以上,這還是考場作文。
4.其他(家長等因素)。
(二)相關實例
1. 生活中有很多事讓人感動,讓人難忘。請靜靜翻開你心靈的日記,看看哪件事使你最感動,再有條理、有順序地寫下來,跟大家分享。題目自擬,字數(shù)在400字左右。(五年級期中作文)
2.題目:我不再……
提示:你已經(jīng)長大了,和過去相比,是不是更有自信了,是不是懂得關心他人了……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把題目補充完整(如灰心、懶惰、嬌氣等),寫一篇習作。不少于400字。
要求:寫真事,表真情;文通句順,書寫工整;題目自擬。
五、目標的使用
(一)目標使用的基本原則
1.下必保底:以課標設定的目標為底線,實施我們的作文教學。
2.認同差異:對不同能力的習作者使用差異化目標。
3.激勵優(yōu)先:對習作水平出眾的習作者,允許和鼓勵目標前置。
(二)目標使用的基本策略
1.讀寫結合策略。
不要人為地把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割裂開來,特別是要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融合習作教學。讀寫結合能夠有效地落實習作教學的目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甚至比專門的習作指導課更為有效。
2.補償式強化策略。
對教學過程中沒有落實或落實效果不佳的目標,可以在下一次習作教學中以補償?shù)男问皆俅纬霈F(xiàn),以此達到強化目標的效果。
3.目標專體化策略。
在習作教學實踐中,針對某一專題的習作(如寫人專題、寫景專題、說明性專題、想象專題等),對其目標也進行專題化設置和使用,這樣不僅有益于目標清晰,易于檢測,還能在使用中凸顯目標對習作教學的引領、評價作用。
總之,無論我們怎樣設置和使用習作教學的目標,都不能忘了文字、語言和思維三要素,都不能忘了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培養(yǎng)和提升人的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