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馥
金雕
在野外進行鳥類調(diào)查時,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猛禽借著氣流在天空中盤旋、滑行,然后俯沖而下準確地抓走獵物。每當這時,我不禁好奇:鳥眼中的世界和人類的一樣嗎?它們是如何在遠距離鎖定目標的?還有一些鳥類喜歡在夜晚出來活動,它們又如何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下辨別方向、捕捉獵物?我們就來看看鳥眼與人眼之間的差別吧!
長耳鸮的雙眼在頭部前面,烏鶇的雙眼在頭部兩側(cè)
雙眼著生位置與視野寬度有直接關(guān)系,人類的眼睛處于頭部前面,視野寬度最多可達240度;鳥類的雙眼大多數(shù)是在頭部的兩側(cè),少數(shù)在頭部前面(如左圖),所以多數(shù)的鳥類視野寬度遠遠大于人類。如原鴿視野寬度270度,而小丘鷸的視野則達360度,可謂“無死角”。這樣寬廣的視野可以使鳥類很容易地看清楚身體后面和頭頂?shù)奈矬w,及時察覺來自各方的危險。
各種鳥類的反映視力敏銳度的量值
一些鳥類的視力之敏銳,遠遠超過人類??茖W(xué)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視力敏銳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眼睛視網(wǎng)膜的神經(jīng)細胞密度。人類的反映視力敏銳度的量值在 30—60cpd;貓頭鷹普遍在 5—10cpd,是鳥類中視力最差的;猛禽類相對較高,很多大型猛禽比人高出 2—3 倍??茖W(xué)家將猛禽和人的眼睛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猛禽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有兩個中央凹,即視覺最敏銳的區(qū)域,而人只有一個,所以猛禽能夠在千米高空之上清晰地看到地面上體型較小的獵物。
人眼(左)和鳥眼(右)看到的羽毛顏色
紅隼
眾所周知,人類的眼睛中有三種視錐細胞,分別感知紅、藍、綠三個光譜波段,而鳥類的眼睛擁有四種視錐細胞,它們能感知到人類肉眼看不到的紫外線,鳥眼看到的世界比人眼看到的色彩更加豐富!鳥類能看到紫外線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對它們的生存有著重要意義。例如,紅隼可以通過紫外線的反射,看到地面上小型動物的尿跡;一些鳥類可看到反射紫外線的漿果;雌孔雀可以看到雄孔雀羽毛斑紋和樣式的微妙差別,幫助自己選擇心儀的伴侶。
與人類不同的是,鳥類眼睛的視錐細胞的頂端還有大量含有色素的油滴沉積物,每個油滴對應(yīng)著一個細胞。簡單來說,油滴就像是濾光片,各種顏色的油滴幫助鳥類看到相應(yīng)的顏色,增強對顏色的分辨率。晝行性鳥類視錐細胞的油滴通常具紅、橙、黃、綠色,而夜行性鳥類視錐細胞的油滴則大多為無色或淡黃色。
視錐細胞上的油滴
鳥類能在高空中迅速捕食地面的獵物,必須具有強大的視力調(diào)節(jié)能力,能在短時間內(nèi)從適于遠視(望遠鏡)的狀態(tài)調(diào)整到適于近視(顯微鏡)的狀態(tài)。借眼肌改變晶狀體的形狀和屈度,是脊椎動物共有的調(diào)節(jié)視覺的方式。鳥類的晶狀體相對較軟,比哺乳類動物的更有彈性,因而鳥類調(diào)節(jié)屈度的能力更強。尤其是一些水鳥為了更好地在水下近距離對焦,可以用強有力的眼肌將一部分晶體擠出瞳孔,增大屈度。此外鳥類還能改變角膜的屈度,這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它們的視力調(diào)節(jié)能力。說到這里我不禁想到這樣一個場景:近視的老年人看不清遠處,只能長年累月的戴著眼鏡,而為了看清近處又不得不摘下眼鏡,在某些場合他們只能不停地在戴與摘之間頻繁切換?;蛟S有時候我們還會羨慕那些鳥兒,它們比我們少一些這樣的煩惱。
翠鳥
針尾鴨
羨慕歸羨慕,人類的高級之處在于可以模擬動物的奇妙構(gòu)造和生物學(xué)特性來制作一些產(chǎn)品,為自己服務(wù)。比如,科學(xué)家們模仿鳥類的眼睛,制作出電子鴿眼和電子鷹眼,運用于社會管理和國防等方面。鳥類的視覺器官乃至其他感官都是精細復(fù)雜的系統(tǒng),人類目前了解的只是其一部分,仍有很多方面需要繼續(xù)探究,以幫助人類更深入地“看”這個神奇的世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