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啟
雞年過去,狗年來臨。2018年是農(nóng)歷戊戌年,即狗年?!半u鳴曉日江山麗,犬吠神州歲月新?!睆墓胖两?,我國流傳下來許多嵌有“犬”或“狗”字的妙聯(lián)巧對,讀來妙趣橫生。下面,我們就不妨來欣賞一下這些對聯(lián)。
相傳,有位屠夫十分貧窮,他在某年除夕寫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鼠因糧絕潛蹤去,犬為家貧放膽眠?!贝寺?lián),作者以鼠的“潛蹤去”與狗的“放膽眠”形象幽默地寫出了自己的窮苦窘境,讀來讓人備感辛酸。
從前,有幾個秀才外出踏青賞景,偶見一片泥路上有雞犬足跡。其中一個秀才雅興頓起,隨口吟出一上聯(lián):“雞隨犬行,遍地梅花竹葉。”眾秀才思索良久,卻無人能對出下聯(lián)。后來,路旁一牧童聽說了此事,脫口續(xù)了下聯(lián):“羊跟馬走,連路松子核桃?!贝寺?lián)對得工整貼切,眾秀才聽后,不禁連聲稱贊。
據(jù)傳,四川成都有位書生,每天清早起來,就坐在門外讀書。前屋有個員外,聽得不耐煩,便裝著自言自語的樣子故意挖苦道:“門外馬嘶,想必腹中少料?!睍犃?,不甘示弱,大聲吟出一句:“堂前犬吠,肯定目內(nèi)無珠?!眴T外話里藏刀,書生機敏應對,均一語雙關,寓莊于諧,令人拍案叫絕。
唐代田園詩人戴叔倫幼年才思敏捷、聰慧過人。一天,老師帶他去郊游。師徒二人來到一個名叫“白店”的地方,看見一只白色的公雞正在啼叫,老師遂出一上聯(lián)讓戴叔倫作對:“白店白雞啼白晝?!贝寺?lián)巧妙地嵌用了三個“白”字,戴叔倫要想對得工整,實非易事。直到黃昏時分,師徒二人來到一個叫黃村的地方,忽遇一只大黃狗躥出來對著他們狂吠,戴叔倫見狀靈光一閃,脫口對出下聯(lián):“黃村黃犬吠黃昏?!?/p>
明代大學士邱浚出身貧寒,幼年在學堂讀書。一日,因下雨屋漏座濕,一富家子弟和他爭搶座位。先生偏愛好學多才的邱浚,把干的座位讓給他坐,而未給富翁之子。富翁得知此事后,立即怒氣沖沖地跑來指責先生,并怒斥邱浚曰:“誰謂犬能欺得虎?”邱浚雖年少位卑,卻毫不退讓,從容對道:“焉知魚不化為龍?”富翁聽后,知道邱浚長大后定有出息,只好作罷,悻悻而去。
明代嘉靖年間,山東人李開先被罷官后,回到章丘老家居住。在此期間,他編寫了大量的楹聯(lián)、賀聯(lián)、壽聯(lián)、挽聯(lián)等,并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個人對聯(lián)集《中麓山人拙對》,其中有“題心南樓”聯(lián):“古疃三家,一頭黃犬迎風吠;良田百畝,六角犁牛背日眠?!毙哪蠘鞘抢铋_先的自家建筑之一,樓名疑出自南朝江總的詩:“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聯(lián)語表達了作者罷官歸鄉(xiāng)后,心安于田園生活的恬淡情趣。
明萬歷年間,福州一位叫蔡逢益的教書先生因故與一賣書筆的商販林奏我發(fā)生了口角。在爭吵過程中,蔡先生以聯(lián)譏林曰:“狂犬無知,敢入深山斗虎豹?!绷帜骋姴坛鲅圆贿d,也針鋒相對:“困龍未遇,暫來淺水斗魚蝦?!焙髞恚帜晨嘈墓プx,竟科第連捷官至廣東布政使;而蔡某也棄文習武,后升任南澳總兵,但在林某的管轄之下。
清朝庚子之亂后,北京局勢混亂,在軍機處做官的商城人易誠吾自題一聯(lián)貼于書房:“世事一朝等芻狗,鄉(xiāng)心千里付莼鱸?!薄捌c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后即被丟棄?!拜击|”指晉代張季鷹在外做官,見秋風起思念起吳中莼菜羹和鱸魚膾。上聯(lián)表達出對紛亂時局的失望之情,下聯(lián)則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及歸隱田園的想法。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有人在報上發(fā)表一副聯(lián)語:“攻城奪地多功狗,挾勢爭權屬爛羊?!贝寺?lián)無情地鞭撻了軍閥為爭權奪地,而連年混戰(zhàn)的丑惡行徑。
民國名士張難先,為人正直,對官場混亂之風極為不滿。某年春節(jié)在狗圈、雞籠上貼一對聯(lián):“拍馬吹牛,是真類狗;攀龍附鳳,不如養(yǎng)雞。”此聯(lián)辛辣地諷刺了民國年間拍馬逢迎的官場亂象,見者無不會心一笑。
大文豪郭沫若年少時,曾在私塾讀書,頗為頑皮。有一次,他和同學們一起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生氣地找先生告狀。先生追問學生,結果沒人敢承認。于是,先生就出聯(lián)責罵學生:“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并說:“誰要是對上了,可免罰?!惫羲妓髌?,對曰:“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聽后,驚其才志,高興之余,就免其責罰。
1950年10月,陳毅在紀念魯迅逝世14周年的茶話會上,曾寫過一副紀念聯(lián):“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恕,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莫做空頭文學家,一生最恨幫閑,敢于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此聯(lián)頌揚了魯迅先生“敢于嬉笑怒罵”,痛打“叭兒落水狗”的革命精神,對仗工整,文字樸實,于平凡處極見功夫。
1994年,著名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家馬烽在山西太原南華門居住的兩層小樓上貼了一副對聯(lián):“過了七回狗年,老當益壯不可能;奮斗半個世紀,繼續(xù)革命沒問題?!鄙下?lián),透露出遇到“本命之年”的主人已經(jīng)七十二歲高齡;下聯(lián),則表達了主人一生忠于革命的遠大志向。
這些對聯(lián),或詼諧幽默,或?qū)φ坦ふ蛐晾敝S刺,或流露情趣,或贊頌精神,或表達志向??傊?,狗年賞犬聯(lián),妙趣藏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