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芳
(四川省會理縣人民醫(yī)院,四川 會理 615100)
慢阻肺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等[1]。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fā)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酸堿平衡失調(diào)和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2]。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聯(lián)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布地奈德治療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效果。
從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間四川省會理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中隨機選取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各44例患者。常規(guī)組患者中有男24例,女20例;其年齡為52~70歲,平均年齡(50.2±3.8)歲;入院時其FVC平均為(1.98±0.23)L,其 FEV1平均為(1.75±0.35)L,其 PaCO2平均為(54.21±8.99)mmHg,其 PaO2平均為(46.32±1.48)mmHg。試驗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21例;其年齡為50~68歲,平均年齡(52.7±2.9)歲;入院時其 FVC 平均為(1.75±0.22)L,其 FEV1平均為(1.69±0.45)L,其 PaCO2平均為(56.35±9.01)mmHg,其 PaO2平均為(48.99±1.35)mmHg。對比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的基本資料,P>0.05。
為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療法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低流量吸氧或使用呼吸機對其進行呼吸輔助[3]。2)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3)用多索茶堿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等藥物對患者進行解痙平喘祛痰等對癥治療,并維持其水電解質(zhì)的平衡。在此基礎上,為試驗組患者聯(lián)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布地奈德進行治療[4]。治療方法是:1)將3g的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注射液(規(guī)格為1.5g/支)溶于10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次/d[5]。2)將1mg的布地奈德混懸液(普米克令舒)溶于5mL的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進行氧驅(qū)動霧化吸入治療(氧流量為5~15L/min),3次/d。治療后,指導患者進行漱口,以減少藥物在其口腔內(nèi)的殘留。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周。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各項肺功能指標(包括FVC、FEV1)和血氣指標(包括 PaCO2、PaO2)。
1)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好轉(zhuǎn),各項肺功能指標和血氣指標未改善。2)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zhuǎn),各項肺功能指標和血氣指標有所改善。3)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各項肺功能指標和血氣指標趨于正常。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將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 22.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常規(guī)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22例(占50%),為有效的患者有10例(占22.72%),為無效的患者有12例(占27.27%)。常規(guī)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2.72%(32/44)。試驗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22例(占50%),為有效的患者有18例(占40.91%),為無效的患者有4例(占9.09%)。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90%(40/44)。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FVC、FEV1均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L,x±s )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PaCO2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其PaO2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血氣指標(mmHg,x±s )
慢阻肺具有發(fā)病率高、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此病的發(fā)生與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細菌等感染密切相關(guān)。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是一種復合制劑,主要成分包括舒巴坦和頭孢哌酮。頭孢哌酮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舒巴坦屬于廣譜酶抑制劑,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及革蘭氏陰性菌產(chǎn)生β-內(nèi)酰胺酶的作用。有研究證實,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的抗菌作用是頭孢哌酮的4倍。布地奈德是一種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此藥可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分泌,從而可起到降低氣道分泌液粘度的作用。此藥常被用于對排痰困難的患者進行治療。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0.90%)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2.72%)。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PaCO2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其PaO2、FVC、FEV1均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
總而言之,聯(lián)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布地奈德治療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可取得顯著的效果。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榮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2017版報告的評述[J].國際呼吸雜志,2017,37 (1):1-5.
[2] 亓慧琴,張連蓮,邢利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用異丙托溴銨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前后血清中 TGF-β和 MMP-9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42(4):777-782.
[3] 胡玲玲,戈艷蕾,黃超,等.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漿中性粒細胞明膠酶蛋白及內(nèi)皮素-1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guān)性[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6,25(9):817-820.
[4] 胡斯明,徐曉,葉辛幸,等.BiPAP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379-381.
[5] 伏冉,鄭玉龍,王貽,等.全面肺康復治療對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wěn)定期肺功能和血氣指標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6,38(8):59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