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
(遂寧市中醫(yī)院, 四川 遂寧 629000)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此病在兒童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此病患兒可出現(xiàn)嘔吐、惡心、頭痛、乏力等臨床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嚴重者還可引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療法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治療。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可進一步提高其治療的效果[2]。為了驗證這一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對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遂寧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遂寧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在這些患兒家屬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后,由臨床醫(yī)師根據(jù)用藥方案的不同,將這些患兒平均分為序貫治療Ⅰ組(n=50)和序貫治療Ⅱ組(n=50)。在序貫治療Ⅰ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26例;其年齡為7~13歲,平均年齡為(9.36±0.25)歲;其病程為4~28天,平均病程為(15.69±2.66)天。在序貫治療Ⅱ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27例;其年齡為9~13歲,平均年齡為(10.02±0.67)歲;其病程為5~32天,平均病程為(16.47±2.73)天。這些患兒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guī)定的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2)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發(fā)熱以及肺部濕啰音等癥狀。3)年齡在7~13歲之間。其排除標準是:1)患有嚴重的心臟、腎臟、肝臟功能障礙。2)對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藥物過敏。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紅霉素序貫療法對序貫治療Ⅰ組患兒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為患兒靜脈滴注25~30 mg/kg的紅霉素,1次/d,連續(xù)用藥5 d。然后,讓患兒口服紅霉素片,每次服10 mg/kg,每日服3次,連續(xù)用藥7 d。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序貫治療Ⅱ組患兒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為患兒靜脈滴注10 mg/kg的阿奇霉素,1次/d,連續(xù)用藥5 d。隨后,停止用藥4 d。然后,讓患兒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每次服10 mg/kg,每日服1次,連續(xù)用藥3 d。
1)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⑴經治療,患兒咳嗽、發(fā)熱以及肺部濕啰音等臨床癥狀若完全消失,其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消失,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顯效。⑵經治療,患兒咳嗽、發(fā)熱以及肺部濕啰音等臨床癥狀若明顯好轉,其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基本消失,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有效。⑶經治療,患兒咳嗽、發(fā)熱以及肺部濕啰音等臨床癥狀若未得到有效的緩解,其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面積未減小,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觀察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期間肝功能異常、皮疹和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序貫治療Ⅱ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00 %(48/50),序貫治療Ⅰ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00 %(40/50)。與序貫治療Ⅰ組患兒相比,序貫治療Ⅱ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對比
在接受治療期間,在序貫治療Ⅱ組的50例患兒中,有1例患兒發(fā)生了胃腸道不適,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2.00 %(1/50);在序貫治療Ⅰ組的50例患兒中,有3例患兒發(fā)生了胃腸道不適,有3例患兒發(fā)生了肝功能異常,有2例患兒發(fā)生了皮疹,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6.00 %(8/50)。與序貫治療Ⅰ組患兒相比,序貫治療Ⅱ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指因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癥。此病是小兒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過去,臨床上主要使用靜脈滴注抗生素的方法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治療。但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3],靜脈滴注抗生素的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病情。因此,臨床上逐漸采用序貫療法(指將半衰期長,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劑的抗菌藥物的口服制劑替代注射劑繼續(xù)進行治療的方法)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治療。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可促進患兒機體對藥物成分的吸收,進而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序貫治療Ⅰ組患兒相比,序貫治療Ⅱ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更高,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造成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序貫治療Ⅰ組患兒使用的紅霉素作為第一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盡管能夠快速地緩解患兒的病情,但該藥易使其發(fā)生多種不良反應,從而降低了其治療的效果。而序貫治療Ⅱ組患兒使用的阿奇霉素屬于第二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該藥可有效地抑制肺炎支原體合成蛋白質,從而抑制肺炎支原體的增殖。另外,阿奇霉素的生物利用度較高,半衰期較長,且該藥的靜脈滴注類制劑和口服類制劑的抗感染功效無明顯的差異[4]。所以,阿奇霉素是一種適合通過序貫療法來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藥物。
綜上所述,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 蔣卡麗,曹清勇,溫勇暉,等.紅霉素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6,13(04):97-98.
[2] 楊立新.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與單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18):173-176.
[3] 安麗娜.小兒支原體肺炎行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的臨床下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S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