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娟
(萊蕪市人民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山東 萊蕪 271199)
終末期腎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常用方法。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因治療時間長、不了解該療法和擔心治療的效果,常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1]。優(yōu)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標的一種護理模式[2]。相關的文獻指出,對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對其生活質量和不良情緒的影響,筆者對在萊蕪市人民醫(yī)院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70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萊蕪市人民醫(yī)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70例終末期腎病患者。根據(jù)護理方案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5)。對照組35例患者中有男23例,女12例;其年齡為33~78歲,平均年齡(51.24±3.61)歲;其進行血液透析的時間為8個月~4年,平均時間(2.12±0.94)年;其中有糖尿病腎病患者7例,腎小球腎炎患者7例,多囊腎患者8例,腎腫瘤患者10例,其他腎病患者3例。觀察組35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10例;其年齡為31~79歲,平均年齡(50.98±3.26)歲;其進行血液透析的時間為7個月~5年,平均時間(2.31±1.05)年;其中有糖尿病腎病患者6例,腎小球腎炎患者5例,多囊腎患者9例,腎腫瘤患者11例,其他腎病患者4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使用德國Fresenius4008S型血液透析機和金寶AK96AK200型血液透析機對這兩組患者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在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期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其進行健康教育、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等。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護理方法是:1)進行透析前護理。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的病房進行通風換氣,保持其病房環(huán)境的清潔、舒適。在進行血液透析前,根據(jù)患者的喜好為其播放電視節(jié)目,以緩解其緊張的情緒。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鼓勵其說出內(nèi)心的感受,告知其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2)進行透析中護理。護理人員采用繩梯穿刺法為患者建立動靜脈內(nèi)瘺。完成動靜脈內(nèi)瘺的固定后,注意觀察患者的穿刺點處有無滲血的情況。在進行血液透析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注意觀察透析機的運行參數(shù)。若透析機出現(xiàn)報警的情況,應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在透析結束后,采用密閉式回血法對患者進行回血處理,在為其拔針時應保持動作輕柔,以免導致其發(fā)生穿刺點出血、堵塞。3)進行透析后護理。在進行血液透析后,護理人員詳細地向患者講解進行血液透析后容易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和相應的預防措施,以消除其心中的疑慮,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3]。告知患者每隔4個小時檢查1次其動靜脈內(nèi)瘺的導管是否發(fā)生脫落。
比較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颊叩腟AS評分、SD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分,±s )
表1 比較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分,±s )
注:與對照組相比,aP<0.05;與護理前相比,bP<0.05。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n=35) 護理前 58.31±6.31 53.21±5.26 72.74±3.23護理后 43.25±5.91ab 38.92±3.09ab 89.45±3.67ab對照組(n=35) 護理前 59.01±6.36 52.98±5.19 72.77±3.39護理后 47.36±6.09b 41.42±3.75b 78.34±3.73b
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常用方法。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因治療時間長、不了解該療法和擔心治療的效果,常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近年來,對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和生活質量[5-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方萌萌,王超虹.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運動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3,28(1):91-92
[2]譚錦萍,梁素芬.優(yōu)質護理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l8(1):84-86.
[3]孟萍,王菲,劉明.協(xié)同護理模式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41):129-132.
[4]吳鳳金,卓少賢,王小宏,等.優(yōu)質護理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內(nèi)瘺維護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9):144-145,148.
[5]Al-Jedai A,Alsultan M,Almeshari K,et al.Cost analysis of k 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highly sensitized recipients compar ed to intermittent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J]. Ann Transpl ant,2012,17(4):82-91.
[6]董小慧.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nèi)瘺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3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