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云
摘 要合作探究教學是新課程初中英語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途徑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可使用這一方法。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合作探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4.21,D92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7-0095-01
合作探究教學是新課程初中英語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途徑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體現(xiàn)了關(guān)注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優(yōu)化教學過程和方法的新理念。合作探究的前提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終極目標則是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倡導多樣化合作模式
小組合作探究是我們在教學中運用最多的一種模式。該種模式無疑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具有人文性和積極性。但在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種大一統(tǒng)的形式也有其弊端,其最主要的是使得課堂合作探究的形式單一,容易陷入雜亂無章的境地。這種形式再被長期使用后,學生也會感覺枯燥,難免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厭煩的學習心理。這應該是我們值得反思的問題。某位教師在教學“FunwithEnglish”時,就“Reading”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采用了合作探究形式:首先,是學生集體朗讀,讓后小組討論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其次是,按照“What”(是什么)、“Why”(為什么)、“How”(怎么樣)的思路再次進行合作探究。最后,要求學生借助小組學習力量完成教師布置的思考探究題目。在整個教學中,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始終是不變的探究形式。這樣的合作探究會產(chǎn)生如下主要問題:①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難以真正獨立思考;②不利于真正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存在問題;③單一的形式會使課堂教學變得呆板,缺少生機,教無定法。對此,筆者以為,我們可突破小組合作探究形式,不拘一格地運用同桌討論、師生互動、角色扮演、情境再現(xiàn)、游戲合作等形式,讓學生始終帶著新鮮好奇的心理去樂于合作和積極探究。
二、激發(fā)主觀能動性合作探究
學生是合作探究的主體,也是課程教學的核心力量。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鼓勵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能夠增強體驗,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尤其可見,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應該是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驅(qū)動力”。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后,教師就要調(diào)動學生思維,不斷創(chuàng)新。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要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形體語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Bananasaresweet.Lemonsaresour.就盡可能利用形體語言來演示。吃一口香蕉很開心的樣子,吃一口檸檬捂著臉表示很酸的樣子。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老師講的意思。記者可以再要求學生說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在練習Doyoulike…?Yes,Ido.(No,Idont.)句型時,教師可以畫一個動物園,里面有各種動物。讓學生想象他們在手拉手參觀動物園,兩人一問一答:Doyoulikethelittlepanda?Yes,Ido.Doyoulikethebigbear?No,Idont.或者讓一學充當小記者,去采訪其他同學都喜歡什么。這時小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要做小記者,去了解其他同學的喜好。此外,教師還應多角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辦成小狗……再難的詞在學生中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就被學生記住。
三、發(fā)揮教師主導性的合作探究
課堂教學需要一定的自由。這也是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前提條件。但這種自由應該是有一定的限度,即在教學任務范圍之內(nèi)進行探究,完成學習任務。盡管學生是合作探究學習的主體,但在課堂教學中仍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離開了教師的教學組織,必然會陷入毫無目標的自由討論,難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也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這種合作探究過度自由化,一方面,容易使得課堂教學缺少明確的目標性,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難以勝任問題發(fā)展需要;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失控,教師難以把握。這種現(xiàn)象也已經(jīng)引起了廣大教學專家的注意。該現(xiàn)象不僅會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出現(xiàn)泛泛而談的怪現(xiàn)象,還會使課堂教學目標難以實現(xiàn),影響教學進度。這就要求我們在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對他們的合作探究予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使他們在任務教學范圍之內(nèi)能進行有效地合作探究,提高學習的效果。筆者以為,抑制合作探究過程的“自由化”,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下幾方面不可忽視:①優(yōu)化合作探究任務,選好合作探究話題,讓學生能夠有話可說,有事可做;②限定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多采用交差探究的方式來完成多項教學任務,讓學生在某個問題上能夠探究地深刻細致;③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引導學生正確地探究問題,以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能力。
總之,我們教師是合作探究教學的組織者和促進者,應該發(fā)揮好主導作用,鼓勵學生在語言學習認知過程中適時適度合作,讓探究成為他們合作學習的升華。
參考文獻:
[1]顧曉燕.合作學習,讓小學英語教學更精彩[J].文理導航(下旬),2017(12).
[2]蘇逾越.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