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陶加巖 曾洪軍
【摘要】 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已經為教育領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做一名掌控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師。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情境教學 信息技術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是目標教學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即教師將教學目標外化為一個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厚的情緒氛圍可以感受,讓學生先感受、后表達。情境教學,針對學生思維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以“形”為手段,以“趣”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智慧的源泉,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證,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求知、認知的樂趣,使教學真正成為生動活潑和自我需求的活動,從而促成學生在語言情境中的語言運用,達到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操作手段與方法。它可以將聲音、圖像、動畫、影像等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模仿自然界中的聲、色、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創(chuàng)設真實 、豐富和立體化的英語環(huán)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它使既能不露痕跡地將問題的方向、范圍等巧妙界定,把學生的思路自然引向需要的軌道,又能以此為核心發(fā)散開來,鼓勵學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信息技術已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它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生長點和廣闊的展示平臺,現(xiàn)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利用課件虛擬現(xiàn)實情境,改變常規(guī)教學方式
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呢?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開放,創(chuàng)設情境生動逼真,能夠使學生進入角色,積極性高,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為實現(xiàn)學習對象的情境化、活動化創(chuàng)造條件。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趣味操練。多媒體能將模擬的真實情景搬進課堂,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的氛圍,讓學生能沉浸其中,充分調動起學生說英語的欲望,幫助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操練,從而有助于學生在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是進行良好的知識遷移,實現(xiàn)英語的交際性功能。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課文導入情境,激發(fā)學習欲望
課堂導入影響著一節(jié)課質量的好壞,小學生是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會隨著知識容量的增加和學習內容的變多而逐漸喪失,讓學生在新課伊始就能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多媒體技術強大的功能是挖掘教材情境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的有效工具,它集圖像、聲音、動畫,文字等各種功能為一體,能讓導入環(huán)節(jié)更加形象、趣味,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過去,同時,導入情境又融合了新課探究的內容,使學生有效參與新課學習。它的醒目、真實、夸張、藝術化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帶來親切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關注,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要巧設開頭,先聲奪人,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進入最佳的情境。
案例1:“Unit4 We love animals”教學片段。本節(jié)課要新授五個動物單詞“pig duck dog cat bear”,教師通過PPT課件播放視頻歌曲“The animal sounds song.”歌詞“The dog goes woof, woof, woof, woof.The cow goes moo,moo,moo,moo.The duck goes quack,quack,quack,quack.The snake goes hiss,hiss,hiss,hiss.The cat goes meow,meow,meow,meow.The bee goes buzz,buzz,buzz,buzz.And people they say bla bla bla.”多媒體視頻能呈現(xiàn)給孩子們有趣的動物圖象和富于感染力的發(fā)音促使他們樂于模仿動物們有趣的叫聲,使學生在輕松、活潑、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文歌曲并感知新授單詞。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英語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倡導小學英語采用活動課途徑,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參與、實踐。活動情境即給活動一個情境依托,避免了語言操練的枯燥乏味,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也能更形象地理解語言,了解語用場所。
案例2:“I dont like meat.”教學片斷。
T:Boys and girls,you did a good job.Look!Babys mother is going home.
Mother:Thanks,kids.You are very nice.Come to my home,OK?Look,there are some fruit and some food.What do you like?
Please tell me,OK?
Ss:OK!
S1:I like chicken,I dont like cakes.(教師點擊雞肉,雞 肉便從桌上跳進盤子里。)
S2:I like…I dont like…
此操練階段是學生在照顧小Baby情境中學會I like…I dont like…句型后進行的,多媒體再設置小Baby的媽媽邀請大家去做客,為大家準備食物,征求各位意見的情境。這種活動情境給了大家愉悅感,避免了反復操練句型的枯燥、乏味,使之變得真實,變得有趣大家唯恐“媽媽”沒準備自己需要的食物,都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不僅與電腦中的“媽媽”對話,熟悉了語言,理解了語言,而且還操作了電腦、玩了游戲,體會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四、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文本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問題情境就是教材內容和學習求知心理之間的一種 “不協(xié)調”。教師通過制造這種“不協(xié)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產生理懸念,形成“不協(xié)調——探究——深思——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主動學習的過程。運用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課文內容問題情境,能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
案例3:“Unit1 My day.Read and write”教學片斷。教師在講解文本之前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文本錄音并提出問題:“Where does Robinson live?”隨后利用PPT課件播放魯濱遜漂流記的動畫視頻,使學生初步感知主人公的生存背景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On the island”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要求學生觀后分組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Are there any people on the island?Are there any houses on the island?Are there any trees on the island?Are there any animals on the island?”學生通過分析討論問題會對“island”單詞有更深的理解,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On the Mars”在火星上的情境,通過讓學生觀看“火星救援”電影視頻片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文本的閱讀背景,教師利用PPT呈現(xiàn)問題“Whats Mars like? Is there any food on Mars? Is there any water on Mars?Are there any hills on Mars?Are there any trees on Mars?”學生通過討論問題會對“Mars”火星這個陌生的星球有更具體的認識,筆者再通過回放并截取主人公馬克在火星上度過的一天的視頻引導學生反復觀看并記錄關鍵信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文本中“spaceman,grow potatoes,listen to pop music,by spaceship,in the soil,make water”關鍵詞組,教師利用PPT課件設計與文本相關的樹形思維導圖并提出問題“Where does Mark live?What does Mark do? How does Mark visit Mars?”要求學生根據(jù)提示詞組“on Mars,by spaceship,a spaceman”完整作答。學生通過觀察樹形思維導圖理清文本的主脈絡并討論作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有效的學習情境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長、張揚。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帶領學生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汲取無窮的營養(yǎng)。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小學英語情境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S[2017]GHB24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