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
當你成為愛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有越來越豐盈的愛在身邊涌動。
她從小怕蟲類,兒子偏偏鐘情螞蟻。兩人因此一度“劍拔弩張”。
最終,她接納了這些小生靈,對愛也有了新覺察,組織策劃了“父母學堂進校園”100場活動,被全國婦聯(lián)授予“維護婦女兒童權(quán)益先進個人”稱號。她的兒子也成了“螞蟻大王”。
2017年6月,距濟南市中考還有兩天。放學后,坦子哥征詢媽媽意見:“學習太累,我要放松一下?!奔嘻惪吹娇蛷d那盆鶴望蘭上,掛了兩支試管,里面是兒子新養(yǎng)的黃猄蟻。
嘉麗以為兒子可能就是新鮮一會兒。誰知兒子蓄謀已久,他把堵在試管頭上的棉球取了下來。嘉麗再去看時,綠葉上已爬滿黃猄蟻。她心頭仿佛也蠕動著蟻群,癢得抓狂。
嘉麗聲明:“你觸犯了媽媽的底線?!彼鷥鹤又v過,支持他養(yǎng)各種小動物,但必須把它們放在自己的臥室,保證房間整潔有序。
坦子哥從小就喜歡動物。小金魚和小烏龜,他養(yǎng)了很多,在陽臺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他還陸續(xù)養(yǎng)了蜥蜴、蜈蚣、捕鳥蛛等。爸爸常帶他到大明湖西南門看各種稀奇動物,他們與不少賣家成了好朋友。
坦子哥的寵物,嘉麗基本都怕,尤其怕捕鳥蛛。那是一種直徑超過15厘米的大蜘蛛,頗強悍,過段時間就蛻一個完整的殼。嘉麗看了,毛骨悚然。捕鳥蛛能殺死小老鼠??粗芰艿膱鼍埃嘻惡姑剂⑵饋砹?。
坦子哥卻無比坦然,每日查溫度、喂水、喂食物,照顧得細致入微。別看他年齡小,卻從網(wǎng)上論壇結(jié)交了不少動物愛好者。嘉麗好奇:“兒子為什么對動物有細膩的感受、濃厚的興趣?或許,它們真的很有吸引力?”
如今,坦子哥卻觸犯媽媽底線,露天養(yǎng)螞蟻。他趕緊解釋:“黃猄蟻是最智慧的螞蟻,等過兩天適應環(huán)境了,一定不會亂跑?!奔嘻惏胄虐胍?。
星期一早上,兒子上學去了,嘉麗也急著上班。突然,她發(fā)現(xiàn)鶴望蘭旁的沙發(fā)上,有只擺動著觸角的黃猄蟻。她套上一次性手套,半閉著眼,將它捏回花盆。
次日一起床,嘉麗又去看鶴望蘭。螞蟻們還在上面忙碌,挺有秩序。再一抬頭,她驀然瞧見旁邊紗窗上爬了四只大螞蟻。嘉麗大呼小叫,坦子哥跑過來:“別怕。我保證再過一個星期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看著他請求的眼神,嘉麗心又軟了。
第三天,嘉麗正要出門,一抬頭,客廳頂上爬著幾只黃猄蟻。丈夫找來拖把,掃了掃屋頂,螞蟻落到地面。嘉麗想,他總要把它們送回花盆吧。丈夫卻慢悠悠地說:“兒子說了,螞蟻會自己回家。”
嘉麗覺得幸福生活都要被螞蟻毀了。她命令兒子:“必須把螞蟻收回飼養(yǎng)箱?!眱鹤記]執(zhí)行:“我特想在家里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求求你再等幾天。如果以后在家里任何地方發(fā)現(xiàn)黃猄蟻,都可以格殺勿論。”
一天下午,嘉麗在別處發(fā)現(xiàn)了幾只黃猄蟻,就活生生捏死了。她一抬頭,見兒子眼里噙著淚花:“媽媽,你心真狠。螞蟻和我們一樣,也是鮮活的生命。”
不久,坦子哥摸索出一條經(jīng)驗,把鶴望蘭移開墻體,確保葉子不搭在別的東西上,螞蟻就乖乖呆在鶴望蘭上不亂爬了。他每天清理黃猄蟻排在葉子上的糞便,買來種子、蟑螂悉心喂養(yǎng)。那份認真體貼,讓嘉麗莫名地有些羞愧。
嘉麗1972年生于山東東營,大學畢業(yè)后考入濟南廣播電臺。山東省十佳廣播欄目《女人花》開播16天時,嘉麗新婚。現(xiàn)在,她已主持該檔節(jié)目18年。
愛,是嘉麗和聽眾交流的一個永恒話題。然而,愛是什么?對于所愛的人,我們到底有多愛?甚至愛的對立面——恨,都和愛有關(guān)?!叭绻愫抟粋€人,或許真實的聲音是這樣的:我恨你,我恨我自己。我恨我自己如此需要你的愛?!?/p>
母子相處中,嘉麗才慢慢懂得了愛。坦子哥在小學就喜歡螞蟻。有時,他會盯著一窩螞蟻看半天,感慨說:“那只瘦小的會殘疾,不幾天就要死去,太不容易了?!彼荒槕z憫,讓嘉麗覺得,兒子在通過螞蟻思考人類,在觀察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每當兒子買了新蟻群,嘉麗也會一同看它們安營扎寨。在母子倆的深情注視下,螞蟻們有序地忙碌著。
暑期,嘉麗會陪兒子上山挖螞蟻。坦子哥帶著特制的鏟子、小桶和試管,吃力地挖到半米深,大汗淋漓也不停歇,直至看到蟻室。即使找到深處居室,如果找不到蟻后,這些螞蟻也無法養(yǎng)活,之前的努力會白費。起初,嘉麗覺得挖螞蟻太無聊。后來,被兒子的認真勁感動了,她想:“興趣真的可以成就孩子。”
可新問題很快出現(xiàn)。坦子哥考入山東大學附中,不知為什么要學習,有些茫然。嘉麗十分焦慮,總擔心他成績下滑。這期間,嘉麗主持的節(jié)目就是要引領(lǐng)聽眾經(jīng)營婚姻、科學教子、自我成長。私人生活中,她卻不斷遇到挑戰(zhàn),充滿困惑,只好拼命看書,請教專家。
濟南新聞廣播《萬物生長》節(jié)目組聽說坦子哥熱衷養(yǎng)螞蟻,欣然相邀他去演講。坦子哥一改常態(tài),滔滔不絕,聽眾聽得饒有興致。結(jié)束時,坦子哥說:“這小小的螞蟻,讓人敬畏。”這話像春雷炸響,讓嘉麗目瞪口呆。“敬畏”這個高大上的詞,竟被兒子給了不起眼的螞蟻。
那一刻,嘉麗看到了兒子的執(zhí)念,也悟出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天賦和使命?;蛟S,兒子真的與動物世界有著某些關(guān)聯(lián)。
嘉麗呆板了許久的臉上綻放笑容,“你在演講中不僅提到一二十種螞蟻,還把它們的特征、性情講得頭頭是道,真佩服。”坦子哥樂了,覺得身上的獨特性被媽媽尊重,從而把精力更多地轉(zhuǎn)移到了學業(yè)上。
寒假,坦子哥每天會搬一張小凳子,坐在鶴望蘭下,一待就很久。有時,節(jié)目里很多爸媽打來熱線訴苦:“孩子總玩游戲……”嘉麗禁不住有點竊喜——坦子哥從四年級起,就沒玩過電腦游戲,也很少上QQ。有人問:“為什么不喜歡這些?”他回答:“我有很多螞蟻要照顧,要觀察,它們很有趣。哪有時間上網(wǎng)啊?!?h3>不管大小有個夢想就好
為了更好地研究螞蟻,坦子哥在媽媽陪伴下,專門去了趟歐洲。他發(fā)現(xiàn),德國人對螞蟻的研究達到世界頂尖水平。從此,他大量觀看國外關(guān)于螞蟻的紀錄片,有的看過上百遍。他還自學德語,在外國網(wǎng)站論壇與愛好者交流。嘉麗被兒子驚人的學習力深深震撼了。
2017年秋,坦子哥升入高中。由于住校,不能照顧螞蟻,他把螞蟻從鶴望蘭撤下來,送給了朋友。嘉麗的一顆心終于落地。沒想到,三個月后,坦子哥受山東科技出版社之約,要寫一本書,請求嘉麗:“為了寫好這本書,我想再養(yǎng)黃猄蟻,觀察觀察。”嘉麗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欣然相允。
之后,坦子哥把往年的作文匯編在一起,還做了封面,三下兩下就弄好了。嘉麗看到書名很大,而兒子的姓名特別小,小得像螞蟻,就好奇詢問。坦子哥得意地說:“我已經(jīng)成名,就要隱姓埋名了?!奔嘻愋χ耄骸昂冒?,沒有狂妄,青春可能就少點兒意境,我懂?!?/p>
仿佛一夜之間,坦子哥又迷上了文字。嘉麗讀了,也很感動。兒子說:“寫作文不是為了考試,是為了生活?!彼犃烁切牢俊o論兒子的夢想怎么變換,嘉麗從來都是微笑傾聽。她說:“夢想無論大小,只要有就好?!?/p>
坦子哥的書即將出版了。不知為什么,此刻,嘉麗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愛得局限。愛是什么?通過與兒子16年的相處,她有了答案:愛一直伴隨著我們,當你成為愛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有越來越豐盈的愛在身邊涌動。
編輯? 趙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