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爽 轉(zhuǎn)載自:哪梁爽哪喜慶(ID :zheliangshuang)
只看到小確喪,看不到小確幸,是跟自己過不去。
王朔那句“見過擰巴的,沒見過這么擰巴的”,大概是形容女同事茜茜的。隨便節(jié)選幾段她說的話,都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擰巴感:
我昨天下班等車,肚子有點不舒服,等公交吧,好久不來一輛,還擔(dān)心沒座,打快車吧,舒服但又小貴,糾結(jié)再三后叫了快車,剛坐上快車,就看見公交車來了,全程后悔沒等公交車;
我最近在減肥,我先逼自己少吃晚餐,再自我洗腦讓自己覺得飽了,到七八點鐘餓得頭昏眼花,還在咬牙死扛,然后擰巴到九十點鐘,結(jié)果報復(fù)性地狂吃;
前幾天我看到主管的業(yè)績統(tǒng)計表,之前有項與同事合作的工作,軍功章上只有同事那半沒我這半,問吧,顯得太計較;不問,心里過不去,心里明明有事,還要硬裝作沒關(guān)系的樣子真煎熬……
多希望她這股擰巴勁兒是用在業(yè)務(wù)領(lǐng)域的精益求精上,而不是患得患失的自我消耗中。
我覺得她一個人就把“擰巴”詮釋得挺全面了:內(nèi)心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無限死循環(huán)地左右互搏,捕風(fēng)捉影地自我較勁,縱容自己的脆弱敏感,既念過去又畏將來。
寫作久了,我收到最多的讀者提問,一類是擰巴感情,一類是擰巴工作。這讓我意識到兩點:1.現(xiàn)代女性活得真擰巴;2.防止擰巴是一種剛需。
比如有個小女孩對我說,最近相親見到一個性格有點悶的男生,做事可能牢靠,但她擔(dān)心婚后不會哄她。
我覺得姑娘想得太長遠了,感情八字還沒一撇呢,就操心婚后的生活細節(jié)。
在我看來,人生沒有一步到位,每個階段各有側(cè)重點,跟著當下心里的沸點去選吧。很多時候不跨出第一步,后面的永遠是想象。
面對兩難的選擇,有為那些還沒發(fā)生的事情想東想西的時間,不如把精力聚焦于現(xiàn)在,要么兩手準備,要么孤注一擲,做些實實在在有建設(shè)性的事。
假如選擇了 A而沒選B,總拿著A的不好去對抗B的好,會擰巴到打結(jié)的。
這時要提醒自己:B的好是我想象出來的,B的不好我是沒想到的,選了 A就多想A的好,把A一條道走到光明。
擰巴沒用,你得行動。
我買了手機后兩個月,升級版新款上市,我那款驟降好幾百,友人調(diào)侃我買虧了。
可我這兩月用得很開心,并不覺得虧,再說就算降價,也沒人給我退差價,擰巴也沒用。
我堅持買完東西就不再過問價格,后續(xù)價格或漲或降,錢都花出去了,東西也享受到了,價格跟我就沒關(guān)系了。
過去的消費不可能都抄到底價,過去的選擇不可能都盡善盡美,會有遺憾,會有痛苦,可一味沉溺于遺憾和痛苦中,就是一場盛大的自我耽誤。
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別因為錯過星星流淚,痛苦不是財富,對痛苦的反思才是財富。從過去的事中提取經(jīng)驗用來避坑就行,負面情緒越及時止損,對自己越好。
有一次看節(jié)目,女職員從大公司離職,她說工作沒給她成就感,但她成就感的計算維度,不是看客觀的業(yè)績指標,而是看主觀的領(lǐng)導(dǎo)心情,我覺得她的價值坐標被別人的情緒帶跑偏了。
有人脾氣不好,可能是家里有事或身體抱恙或情商過低,不是自己哪句話沒說對、哪件事沒做好惹的禍。
多少人因為別人的小舉動,引發(fā)自己波瀾壯闊綿綿無期的內(nèi)心活動。
發(fā)個朋友圈怕個別朋友看到會多想,朋友沒給點贊就心事重重,同事說的話是不是在暗諷自己……其實演那么多內(nèi)心戲,也沒人買票來看。
我被別人影響多次以后,逐漸厘清一點:適當自省、有則改之是好的,但總把別人凌駕在自己之上,在別人的刀子嘴里豆腐心地活著,在別人的壞情緒里玻璃心地活著,自己真的會越活越擰巴。
我有個女友,一次辛苦學(xué)著包餃子,但老公沒夸到位,結(jié)果吵了場以小見大的架。
她找我求開導(dǎo),我說就當單純地吃了頓餃子,干嘛非得在心里演一出自己討人歡心未遂的戲碼。
彼此的付出,會讓一段關(guān)系變好;但彼此的付出感,會讓一段關(guān)系變糟。
“我為你付出那么多,你卻這樣對我”的句式不僅咄咄逼人,還咄咄逼己。
親情里,“我為你換了一份離你學(xué)校近的工作,你就只考這點分”;愛情里,“我為你放棄工作全職在家,你回來還這副臭臉”;友情里,“上次我陪你出去辦事,這次叫你幫我?guī)э埗纪恕薄?/p>
有人說:“我的一切付出都是一場心甘情愿,我對此絕口不提。你若投桃報李,我會十分感激,你若無動于衷,我也不會灰心喪氣?!?/p>
如果自認為難以達到上述境界的話,我覺得付出時,這樣做能有效減少付出感:
a.選擇對的人進行付出;
b.能從付出本身中提煉出快樂;
c.在付出感出現(xiàn)之前找對方好好溝通;
d.心里真的堵,自我取悅特別重要。
我前段時間在醫(yī)院,聽到病人之間最多的相互安慰就是遇到不爽的事情,就想開一點。
換句話說,就是不要慣著自己的擰巴,心情心態(tài)不允許,體檢指標也不允許。
有時擰巴來擰巴去,對事情的進展沒有正向的推動作用,反而有害處,不僅把自己搞得內(nèi)心焦灼,肝氣郁結(jié),還會錯過真正推進的行動。
同是天涯擰巴人,我覺得有時候我們太需要兩種自我訓(xùn)練了:
a.分出一個旁觀者的分身,提醒處于擰巴中的自己,哪些表現(xiàn)說明擰巴了?為什么要擰巴?擰巴有什么好處?怎么避免擰巴?
b.分出一個享樂者的分身,是逛街吃美食買新衣不開心?還是最新上映的電影不好看?還是下一個旅行目的地不好玩?
只看到小確喪,看不到小確幸,是跟自己過不去。
以上都是囿于擰巴里自我開導(dǎo)的體己話,防止自我消耗型的擰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自律。
網(wǎng)上有句話是“不行就分,喜歡就買,重啟試試,關(guān)你啥事,關(guān)我啥事?!苯?jīng)常運用這5個簡單粗暴的法則,你將減少八成的擰巴。
話糙理不糙,且行且修煉。無論你活成什么樣,奇葩也好,失敗也好,但只要是你自己選的,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內(nèi)心不擰巴,就是好人生。
愿我們一天比一天不擰巴,把擰著的部分打開,活出灑脫明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