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各種運動都開展得很好,特別是球類運動,而這些非常流行的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對膝關節(jié)的傷害是很大的,加上膝關節(jié)并沒有明顯的關節(jié)頭關節(jié)窩,關節(jié)的穩(wěn)定最主要依靠關節(jié)四周的韌帶和肌肉,所以膝關節(jié)很容易出現挫傷、拉傷、扭傷等。而很多大學生對運動損傷不了解,防傷意識薄弱,鍛煉缺乏科學性,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身體素質差,組織方法不當及場地設備的缺陷,這些都很容易造成膝關節(jié)的運動創(chuàng)傷。
關鍵詞:大學生;膝關節(jié)運動;康復措施
一、 運動中膝關節(jié)損傷原因分析
(一) 忽視必要的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不充分和不做準備活動是致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生對準備活動的生理機制了解不夠,加之動作不規(guī)范,活動內容單調,有的甚至自始至終都是一套操作相同的內容,以小場比賽代替做準備活動,更加大了膝關節(jié)損傷的可能性。
(二) 技術動作不合理
技術掌握不好和動作要領不清導致在運動時受傷,這點主要是學生課堂上不認真聽老師對技術、動作的講解,不嚴肅,隨心所欲所致。
(三) 場地因素造成膝關節(jié)的損傷
由于現在學校對場地的管理欠佳,場地的使用率過高,導致橡膠場地破損、坑洼不平,而水泥地場地比較滑、材質很硬沒有緩沖,以至出現各種扭傷、韌帶拉傷等情況。
(四) 粗野及犯規(guī)動作
動作粗暴的犯規(guī)也是引起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例如,在比賽中故意踢人,猛烈而有危險性地沖撞對方隊員,足球的背后鏟球,跳起蹬踏以及暴力行為等等。
(五) 其他
除上述情況外,造成運動中膝關節(jié)損傷的還有其自身身體狀況不良,局部負荷過重,比賽或上課時過于興奮,在課余時間同學間的嬉戲、打鬧、相互追逐等等,這些都容易導致學生膝關節(jié)的損傷。
二、 膝關節(jié)損傷的病理特征及康復措施
(一) 半月板損傷
癥狀:在膝關節(jié)扭動或者旋轉后立即出現疼痛,或者在跑動或者劇烈的運動中引起膝關節(jié)的疼痛,并表現為輕微的腫脹。治療及康復:
1. 冰敷,冰塊最好,在膝關和冰塊間放上毛巾或者較薄的衣物,以免凍傷;其次,冷水也可以。
2. 急性期應抽出關節(jié)積液,加壓包扎,制動3周,有交鎖時應手法解鎖。
3. 陳舊傷若癥輕微或無癥狀可觀察下運動,若癥狀明顯、經常交鎖、影響運動者應該進行關節(jié)鏡手術治療。
癥狀較輕的可以通過物理療法加強股四頭肌的和腘繩肌的力量,控制腫脹損傷多可以自行修復,通常要4~6周的時間。
(二) 內側副韌(MCL)帶損傷
癥狀:傷者會覺得膝部內側韌帶的位置疼痛并且有觸痛感。
治療及康復:
1. 拉傷:現場冷敷,加壓包扎。24小時后理療、外用藥。運動時用支持帶。
2. 部分斷裂:冷敷、加壓包扎,夾板固定3到4周,再用護膝保護2到3周。
3. 完全斷裂:爭取在2周內手術縫合,由下止點斷裂一定要手術治療。
4. 陳舊斷裂:如有內側不穩(wěn)須手術修復。
如果是輕微受傷(韌帶整體保持完整),可以通過早期活動治療,不需要特殊的防護;如果是嚴重的損傷,常常伴有其他韌帶的損傷,這種情況需要先進行4~6周的保護性的功能復原治療,然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三) 前交叉韌帶(ACL)損傷
癥狀:損傷者在運動過程中會感到劇烈的疼痛,關節(jié)內有劇烈腫脹。
治療及康復:單純斷裂或不完全斷裂,可用長腿石膏固定患膝于屈曲位30度位,注意在石膏成型前將患者脛骨上端向后推,固定6周,石膏固定3天后開始股四頭肌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
(四) 髕骨半脫位
癥狀:髕骨半脫位患者經常主訴“腿打軟”,而不是疼痛。有時候“腿打軟”之后會有銳痛,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運動之后。
治療及康復:首先可以考慮通過鍛煉股四頭肌的力量、耐力、平衡能力以及柔韌性來治療。所有這些訓練的目的主要是增強股四頭肌的大部分中間肌的活動能力。
(五) 髕軟骨軟化(髕骨的軟骨退化)
癥狀:行走活動時可以聽到響聲,經常出現膝前疼痛,在下蹲或者深度屈膝的時候疼痛加重。
治療及康復:避免傷害和加強肌力的鍛煉是解決該傷病的主要方法,恢復運動必須是逐漸的,并根據受傷的程度和干預的數量安排。
三、 建議
1. 重視準備活動在球類運動中的作用,有不少運動損傷是由于準備活動不足所造成。因此,在運動前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十分必要。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視經系統的興奮性,克服人體機能活動的生理惰性,為正式練習做好準備。
2. 思想上充分重視球類運動中所發(fā)生的運動損傷,運動損傷常常是在思想上大意的情況下發(fā)生的。有些人認為球類運動中的運動損傷是不可避免的,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要加強安全教育,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3. 加強運動場地,設備的安全和維護。加強球類運動場地的建設,經?;蚨ㄆ诘貦z查和維修,指導學生掌握一些自我保護方法,減少運動中的損傷。
4. 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合理運用教學法。在教學和訓練中要遵守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的原則,運動負荷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運動時間、距離、速度和強度,鍛煉的內容和方法也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進行,要提高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合理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內容,及時反饋運動后身體狀況的信息。特別是運動器官局部的不良反應,可以減少因身體狀況不佳和局部負荷過量引起的膝部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于長隆.膝關節(jié)損傷(上)[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85(01):46-51.
[2]葉啟彬,吳志宏,王以朋,林進,邱貴興.髕骨軟化癥的病因、診斷和治療探索[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1(02):181-183.
[3]祖時恩,祖恒.綜合療法治療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J].中醫(yī)正骨,2007(01):60.
[4]劉開物.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1999(01):25-28.
[5]江海燕,于法景.膝關節(jié)常見運動創(chuàng)傷術后康復方案——總論(下)[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2(05):527-532.
作者簡介:
張超,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