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燕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政治教學力圖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營造開放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機會與空間,感受科學思想和樹立科學精神。
【關(guān)鍵詞】探究式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53-01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從責任感產(chǎn)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中產(chǎn)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愛好和向往的傾向,顯而易見,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應是每個教師都需要掌握的一門藝術(shù)。
一、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的提出
高中政治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許多概念都比較抽象,學生覺得難以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能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就能使政治課中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則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探究學習”一詞,最初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譯而來。按照《牛津英語詞典》中的定義,探究是“求索知識或信息特別是求真的活動”。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將探究式學習作為學習方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我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教會學生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的實施
教師如何有效地引領(lǐng)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zhì)疑問難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這是開展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改革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課前探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自主探究欲望。
人本身有一種好奇的傾向,這種對新奇的事物永遠有著濃厚的興趣使人天生就具有探究的本能。為此,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樂于學習。比如,我上《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這一課時,播放電影《阿育王》中公主與王子相遇時,公主跳舞的一小段視頻讓學生觀看,來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這樣做,學生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有了非常直觀的感受,而且印象深刻,這為后面教師講解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做好了鋪墊。
(二)課中探究:開放課堂,發(fā)掘自主探究潛能。
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啟發(fā)誘導,學生是探究者。教師要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讓學生漫無邊際去探究,也不能過多牽引,要適當點撥。如教學《感受文化的影響》中,在講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時,學生細讀后,教師提問:“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是有形的?”這時學生回答后,教師又問:“文化對人的影響一經(jīng)形成是不是無法改變?,怎么改變?”這時,學生們各抒己見,但都停留在不容易改變。這時我感到需要適時點撥、誘導。于是,又問:“不同的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是相同的嗎?”這樣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思路,自解其難,進一步認識到可以通過學習或者參加不同的文化活動了獲得不同的影響。
(三)課后探究:課后留探究作業(yè),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課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要改革,采用按能力分組、分層、適度布置作業(yè)。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課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華和突出主題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興趣。如:在《生活與哲學》辯證法內(nèi)容講解完之后,讓學生收集相關(guān)資料,撰寫一篇小論文,說明國家“五位一體”總布局的哲學依據(jù)。這么做主要是讓學生用探究式學習法來理解國家政策,這對于學生理解辯證法的內(nèi)涵有幫助,要讓學生學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會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三、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一)在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中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學生才敢將心中的“疑問”提出來,通過師生共同討論、辯論,有效的使學生思想的轉(zhuǎn)變和覺悟提高,這樣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有效地組織學生討論和教師及時總結(jié)歸納點評是探究式教學的關(guān)鍵。
小組討論一般6人一組,討論時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設有小組發(fā)言人,記錄發(fā)言要點、解題思路及小組討論中存在的疑難點。教師對討論作總結(jié),引導啟發(fā)學生。
(三)學生缺乏科學探究的主體意識和主動性,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
在探究式學習中,學生在主動探究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教師在探究的不同階段中要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如:提供背景資料,組織交流研討,促使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不斷反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必要的提煉和概括。
總之,社會在飛速發(fā)展,政治教師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才能使學生樂于并善于學習政治理論,從而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國家教委《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
[2]商利民.《試論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案例及其研究價值》[J].教師教育研究,2015
[3]劉焱.《構(gòu)建政治課有效課堂的思考》《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