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01清泉石上流,f/22,6秒,-1 EV
通常人們把一些畫面簡單、視角較小的攝影作品稱為“攝影小品”。顧名思義,“生態(tài)攝影小品”就是專注于自然界動植物等的攝影小品。其主體大多是小草、小花、小蟲、溪流等,追求小視角、小景物、淺景深,但畫面精致小巧,小中見大,意蘊和思想同樣豐厚。那么拍攝生態(tài)小品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態(tài)小品不像風景大片那樣追求如實記錄,而是注重類似中國畫式的“以意為先,以意取勝”的境界,融入作者主觀審美情趣,非常注重意境的創(chuàng)設,更注重情趣的營造。正如圖01《清泉石上流》利用慢門拍攝的溪流如夢似幻,境界清幽靜謐。
生態(tài)小品因為畫面取景范圍小,距離主體近,所以主體的細節(jié)刻畫尤為重要。一幅好的生態(tài)小品的主體應刻畫細致、清晰、突出,有一定質(zhì)感更好。例圖02《大快朵頤》中的螳螂捕捉到一只飛蛾,正在享受大餐。仔細觀察螳螂的眼睛,能看到小小的復眼。圖03《牡丹蜜蜂》中,一只蜜蜂正懸停在花上,準備落下。蜜蜂身上的絨毛和花粉清晰可見。
02大快朵頤,f/10,1/160秒,ISO200,-0.7EV
03牡丹蜜蜂,f/8,1/320秒,ISO200,-0.3Ev
07童話世界,f/5.6,1/500秒,-0.7Ev
在逆光下拍攝,除了可以強調(diào)線條,突出輪廓,還可以令色彩鮮艷、通透,創(chuàng)造非常豐富的縱深感。因此,多嘗試在逆光和側逆光的環(huán)境下拍攝,時間可以選擇在早晨和傍晚。特別是早晨,植物經(jīng)過露水浸潤,鮮嫩透亮,生機勃勃,上面還掛著迷人的露珠。拍攝時,焦點上的露珠晶瑩剔透,焦點外的露珠幻化成光斑,使畫面有一種夢幻迷離的美感。圖04《沐浴晨光》拍攝于清晨逆光的公園草坪,背景中的露珠幻化成迷人的光斑,美不勝收。圖05《小蜘蛛》利用側逆光拍攝,照片色彩亮麗,黃綠相間,在光線的修飾下,蜘蛛身體呈現(xiàn)出半透明的質(zhì)感。
生態(tài)小品很少像大場景的風光大片那樣在畫面中融合多種色塊與元素,更多是講究色彩的純凈與協(xié)調(diào)。因為拍攝場景小,景物單一,色彩太多反而顯得雜亂,所以應盡量選擇色彩相對單一、純凈的景物,畫面可以一種顏色為主,充分渲染,再少許點綴其它色彩即可。例如圖06《花心》聚焦花蕊上的小瓢蟲,利用大光圈虛化,營造了一種暖暖的紅色調(diào)氛圍。圖07《童話世界》整個畫面色調(diào)為綠色,小蘑菇、小蝸牛點綴其中,在統(tǒng)一色調(diào)的背景下尤為突出卻也非常和諧。
在畫面元素簡單,背景色彩單一的情況下,要想拍出漂亮的照片,構圖就顯得尤為重要。生態(tài)小品追求的是方寸之間的精致和巧妙,主體或興趣點一般可以選擇在黃金分割點上或者中間稍偏的位置上。例如圖08《情意纏綿》主角兩只瓢蟲正好處于綠色畫面黃金分割點上,醒目突出。
生態(tài)小品拍攝一般使用的是長焦或微距鏡頭拍攝,尤其是微距鏡頭,景深自然就淺。淺景深能很好地虛化前景和背景,使畫面主體清晰、突出。因此選擇合適的光圈、精準對焦、控制景深對生態(tài)小品拍攝至關重要。圖09《荷塘小景》拍攝于清晨荷塘,一只小豆娘正在梳洗打扮。利用景深,主體豆娘清晰,前后荷葉虛化成朦朧綠色。圖10《露珠》拍攝的是蜘蛛網(wǎng)上的露珠,利用景深,選擇了黑背景并加以虛化,露珠晶瑩剔透如珍珠。
生態(tài)小品的拍攝雖然無需像拍攝風光或紀實大片那樣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但也需要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需要俯下身體,甚至趴在地上,忍受露水濕身和蚊蟲叮咬;更需要靜下心來,耐心等待時機出現(xiàn)。希望以上方法能幫助大家更好地拍攝生態(tài)小品。
10露珠,f/9,1/100秒,ISO200,-0.7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