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 李瑾歷
從“詭辯者”到“正義的化身”,律師形象的轉變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變遷。而有這樣一個人,在律師的行業(yè)里,就像一位醫(yī)生,公平對待每一個人。無論是有罪還是無罪,他認為他們都享有辯護和辯解的權利。這個人,衣著樸素、大方、整潔,為人忠實、厚道、誠信,這個人叫張嚴軍。
張嚴軍為什么對律師這個職業(yè)情有獨鐘要從他的父親說起。張嚴軍的父親是一位老司法工作者,張嚴軍8歲那年,其父親調到前郭縣人民法院,一直沒有離開司法戰(zhàn)線,并先后在司法局、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工作。法學是人文學科中的象牙塔,律師當仁不讓地站在象牙塔之上,因為律師知識淵博、思維理性、邏輯嚴密、口才筆才俱佳和善于溝通,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處理的都是別人沒能力或者不愿去辦理的糾紛,和社會各階層的人打交道。其父的優(yōu)秀給張嚴軍奠定了基礎。這樣的氛圍讓張嚴軍從小就對法律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為這個目標奮斗。
人生沒有停靠站,現(xiàn)實永遠是一個出發(fā)點。張嚴軍對于學習法律十分堅持,盡管遭遇困苦,但是他卻能在一次次的苦難中成長,重新爬起來,不斷奮斗,揮灑青春,讓汗水流得有意義。1997年張嚴軍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開始了緊張地實習。海綿一定要吸水才能發(fā)揮作用,一個人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姿態(tài)。為了能學習更多律師優(yōu)點,張嚴軍一年內在三家律師事務所實習,向眾多有豐富經驗的律師請教,學習本領,在已經學到知識的基礎上再鞏固與豐富。
即使腳下是一片巖石,它也會迸發(fā)出火花,只要你拿起鐵錘鋼釬??此埔黄鹌胀ǖ男淌掳讣?,張嚴軍卻能從精挑細琢中摳出暗藏的道理。1998年10月,張嚴軍終于通過注冊成為一名執(zhí)業(yè)律師,誰知,開山第一案便是一個復雜的刑事案件。王某開車伙同劉某盜割鐵路通信電纜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案發(fā)后王某被抓,而劉某一直在逃。接受委托后,張嚴軍認真地閱讀全部卷宗材料,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并且提出了王某在參與過程中,幫助劉某整理、運輸盜割電纜,在整個案件中起到了從屬地位,是從犯的辯護觀點。
但公訴人卻以“劉某未到案,不能只憑王某陳述而認定其是從犯”,這是當時被廣泛認可的司法觀點,但張嚴軍卻有不同的看法:一、王某到案后,便如實地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公安機關也基于以上證據(jù)認定王某構成犯罪,同一份證據(jù),只能作為有罪證據(jù),而不能作為罪輕證據(jù),這對被告人是不公平的;二、根據(jù)罪行自負原則,王某只應承擔自己行為引起的法律后果,而不能因他人未到案而替其擔責;三、如果因同伙未能到案而不能認定事實,事實不清利益應當歸于被告,綜上,應認定王某在本案中是從犯。精辟、獨到的辯護意見征服了法官,最終,王某被從輕處罰。
古人云: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張嚴軍在他的第一莊案件中取得最好的成績,為之后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律師在庭上口若懸河,唇槍舌劍;在庭下調解談判,調查取證,練就一口絕佳的口才。律師在紙上信筆馳騁,文采飛揚;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練就了一手絕佳的筆才。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張嚴軍的業(yè)務能力迅速提升。2000年,在不滿三十歲的時候,張嚴軍成為了吉林信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這也是當時松原律師中最年輕的合伙人。2008年,為了能突破自己,張嚴軍只身一人來到長春打拼,新的環(huán)境,一切只能從頭開始。張嚴軍從過去的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變成了一個打工者,只能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一個月工資只有1000元。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嚴軍也能樂觀地面對困難,“我是一個律師,在金錢和物質方面夠用就可以了。律師應當是正義的化身,是公平的使者,而不單單是為了收入?!痹谶@種心態(tài)下,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張嚴軍便成為了吉林法序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開始承辦所內疑難復雜案件,逐漸被公眾所認可。2012年,張嚴軍組建了吉林卓行律師事務所,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通過張嚴軍的努力,吉林卓行律師事務所從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3個人,發(fā)展到擁有55名工作人員的大型律師事務所。以學術立所、專業(yè)立所、公益立所、服務立所的經營理念,引領卓行律師向更高的標準進發(fā)。吉林卓行律師事務所成立之后,張嚴軍不但承擔管理責任,還辦理大量具體業(yè)務,他先后擔任了松發(fā)集團等十幾家大型企業(yè)的法律顧問,承辦了銀證基金非法集資案等上百起有重大影響的民商、刑事案件。
“我們雖然不是法官,但一樣守護著正義的天平,我們雖然不叫青天,但一樣呵護著百姓的冷暖”。張嚴軍選擇了律師,便選擇了矛盾,選擇了糾纏,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奉獻。他在律師的道路上,秉持著樂觀與公正嚴謹?shù)膽B(tài)度,他堅信不大可能的事也許今天就會實現(xiàn),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許明天就會實現(xiàn)。
無論何時何地,張嚴軍都肩負著工作、家務、學習三副擔子。在有限的時間內擠了又擠,多少個夜晚,別人都在看電視、搓麻將的時候,他卻正伏案研讀,家中常亮著不熄的燈火,長年累月留在他眼睛里的是無數(shù)條血絲。
自1998年張嚴軍從事律師工作以來,他便開始關注公益事業(yè),熱心為社會弱勢群體,尤其是下崗職工進行免費法律咨詢。從松原轉至長春工作后,在更加廣闊的天地里,張嚴軍更加關注公益事業(yè),2010年初,他與吉林電視臺合作,成為吉林電視臺法制頻道公眾普法律師團成員,組建律師團隊,利用午休時間,免費接聽群眾法律咨詢電話,并一直堅持直到法制頻道轉型娛樂頻道。
張嚴軍是吉林省安家庭志愿服務團成員、《廣角民生》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由于張嚴軍優(yōu)秀的表現(xiàn),被評為吉林省第五屆優(yōu)秀志愿者標兵。
在與吉林省工會合作期間,成為了吉林省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成員,免費為職工解答工作中、生活中出現(xiàn)的法律問題。與吉林省工會合作,在吉林卓行律師事務所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在與吉林省婦女聯(lián)合會合作期間,擔任吉林省政策法規(guī)性別平等評估聯(lián)席會專家委員,關注婦女兒童的權益,為女職工權益的保護,提出積極建議,張嚴軍的公益行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其領導的卓行婚姻家庭法律服務團隊被吉林省婦聯(lián)評為“優(yōu)秀婦女兒童維權崗”。
2017年獲得《北方法制報》“十大公益律師”的榮譽稱號,因其在法律援助方面的付出,同年南關區(qū)司法局將“南關區(qū)老年人法律援助站”“南關區(qū)軍人軍屬法律援助站”設在吉林卓行律師事務所。吉林衛(wèi)視頻道、鳳凰網、吉林日報、新文化報都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導。
多少個風雨兼程,有苦、有樂、有收獲。人生長路漫漫,險阻不斷,做一個人權斗士,為無數(shù)人維權,這就是張嚴軍。他仗義執(zhí)言,扶弱揚善,他開拓進取,闊步向前。
文化說到底,就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但是要形成律師文化,張嚴軍認為并不簡單。中國有句俗語:“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很多當事人也認為,律師是一顆棋子,收了費就要忠于當事人,一切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這也是我們在影視劇上??吹降穆蓭熜蜗?。這等于把律師與當事人的關系看成是仆役與主人的關系。這是律師并不樂意接受的角色。可是,某些律師的執(zhí)業(yè)腐敗化,正是造成這種看法的根源。有些當事人請律師,并不在乎律師的業(yè)務水平和能力,而是想通過律師找門路拉關系,甚至通過律師行賄送禮,這雖然有點“逼良為娼”的無奈,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這些律師自身欠缺自由獨立的人格意識,淡忘了自己的律師身份。
張嚴軍解釋說,“當事人與律師雖然是委托與受托的關系,但律師不能將當事人看成是衣食父母,即便他是有錢人。律師這個群體成員之間必須共同形成一定的律師文化也就是行為規(guī)范,認同一些基本的原則、觀念和道德標準,使之融入到律師個人的言行當中,成為一種自覺的習慣,并以一種良好的社會群體形象出現(xiàn)。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學術研究成果和文藝成果,能被社會其他階層和群體接受和贊許?!闭f到自己對律師文化的看法時,張嚴軍顯得更加慷慨激昂:“中國的律師文化必須摒棄落后、愚昧、腐朽和野蠻、專橫的成分,必須是兼容并蓄的先進文化、新文化,是可以推動社會向民主法治邁進的文化,有助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