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波 丁 宏 楊 科 普仕華 郭兆衛(wèi) 侯明省 馮德正 張書光*
(1.德宏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德宏 678400;2.梁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德宏 678700;3.隴川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德宏 678700)
豬瘟俗稱“爛腸瘟”,是由黃病毒科豬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發(fā)熱、接觸性傳染傳染病,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疫病,是威脅養(yǎng)豬業(yè)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敗血性變化,實質(zhì)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呈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后期常有副傷寒及巴氏桿菌病繼發(fā)。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或由于接觸污染的媒介物而發(fā)病。消化道、鼻腔黏膜和破裂的皮膚均是感染途徑。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以春夏多雨季節(jié)為多。
典型病例表現(xiàn)為最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病程,死亡率高。最急性型較少見,病豬體溫升高,常無其他癥狀,1~2d內(nèi)死亡。急性型最常見,體溫可上升到41℃以上,食欲減退或消失,可發(fā)生眼結膜炎并有膿性分泌物,鼻腔也常流出膿性黏液,間有嘔吐,有時排泄物中帶血液,甚至便血。初期耳根、腹部、股內(nèi)側的皮膚常有許多點狀出血或較大紅點。病程一般為1~2周,最后絕大多數(shù)死亡。亞急性型常見于本病流行地區(qū),病程可延至2~3周;有的轉(zhuǎn)為慢性,常拖延1~2個月。表現(xiàn)黏膜蒼白,眼瞼有出血點。皮膚出現(xiàn)紫斑,病豬極度消瘦。死亡以仔豬為多,成年豬有的可以耐過。非典型病豬臨診癥狀不明顯,呈慢性,常見于“架子豬”。剖檢時急性型以出血性病變?yōu)橹鳎R娔I皮質(zhì)和膀胱黏膜中有小點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出現(xiàn)出血性腸炎,以大腸黏膜中的紐扣狀潰瘍?yōu)榈湫汀?/p>
免疫豬場,真空采血管(普通生化管),豬瘟病毒抗體ELISA試劑盒,豬瘟病毒抗體快速檢測卡。
使用生化管采血(免疫豬92頭),分離血清后編號為A1~A92。
將分離到的血清使用豬瘟病毒抗體ELISA試劑盒進行檢測,記錄檢測結果。
將分離到的血清使用豬瘟病毒抗體快速檢測卡進行檢測,記錄檢測結果。
A1-A92號血清的抗體ELISA檢測結果見圖1:
挑選10份抗體陽性血清進行豬瘟病毒和抗體快速檢測卡檢測,結果如圖2:
圖1 豬瘟病毒抗體ELISA試驗結果
圖2 豬瘟病毒、抗體快速檢測卡檢測結果
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快速檢測卡種類越來越多,使用方便快捷,使用價格比ELISA還低,而且0.5h內(nèi)可以出結果,因此未來獸醫(yī)實驗室診斷、監(jiān)測很可能使用快速檢測卡代替ELISA檢測方法。實驗結果表明:ELISA方法更加靈敏準確,而快速檢測卡簡便快捷。在臨床診斷和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快速檢測卡進行初步快速診斷后再進行實驗室確診;在正常監(jiān)測過程中,還應該使用ELISA方法進行檢測,更加準確可信。但是目前快速檢測卡只能定性不能定量,有可能出現(xiàn)更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快速檢測卡的質(zhì)量也參差不齊,因此不斷開展各種快速檢測卡和ELISA的對比試驗,有利于摸索出更加快速準確的診斷方法,提高實驗室檢測效率,降低診斷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