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和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學生對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而小學語文,尤其是小學語文寫作正是一種與學生的觀察、表達和邏輯等思維能力密切相關的學習內容,它的教學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要能緊密結合小學學生的性格和思維方式特點等,牢牢把握住語文作文課堂的寶貴時間,不斷優(yōu)化作文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分方法,積極探索各種各樣能幫助學生思維能力進步的教學模式,從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抓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作文之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思維成長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一方面,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生有東西可寫和能寫出好文章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又能反過來鍛煉和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成熟。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再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這就經常導致學生寫起作文來不知道從何處下筆和幾乎所有學生寫的作文千篇一律的不良后果。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現狀,本文將結合學生思維能力的幾個特點:主動性、精確性、發(fā)散性、廣闊性出發(fā),談一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創(chuàng)設多樣情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小學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和愛玩的天性,往往比較缺乏學習尤其是寫作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格外注意對學生在這方面加以引導,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等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法就是一種很好地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簡短的情景劇的形式,給學生展現一個完整的、具有邏輯的場景,讓學生根據場景內容展開思考,確定可以深入探討的寫作方向等,這樣的方式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廣泛參與和全身心投入,對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有很好的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化的電子教學設備,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一些情境短片,讓學生根據劇中內容思考寫作立意,這樣的方式既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提升課堂效率,也更加容易引起學生的觀看和思考興趣。
二、通過觀察比較,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精確性
人的思維可以由很多種方式得到啟發(fā),觀察和比較就是其中很有效的方式。小學學生的性格特點就是對于周圍環(huán)境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愿意進行仔細的觀察并且一旦發(fā)生興趣便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通過觀察和比較法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精確性就是利用了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關于春天的花朵為主題的作文時,如果只讓學生對著一種花的圖片展開寫作,學生可能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描寫,或者可能會忽略一些細節(jié)從而導致學生在進行過簡短的描寫過后就感覺到無話可寫,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觀察比較法來幫助學生提高思維的精確性,教師可以同時給學生展示兩種甚至多種不同類別的花朵的圖片,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觀察,在不同類別的描寫對象中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如花瓣的顏色、大小和形狀等,而這些恰恰是學生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內容,這樣一來,通過細致的觀察和類別之間的比較,學生就可以發(fā)現許多在進行單一觀察時發(fā)現不了的細節(jié)問題。長此以往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便能有效地提升學生思維的精確性,甚至能幫助學生在沒有比較對象的情況下也能很準確地根據以往經驗培養(yǎng)起來的思維邏輯來很快地找到重點所在。
三、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激勵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
現在的小學作文寫作大多數是命題作文,即由教師給學生指定寫作的標題或主題,然后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寫作,這樣的做法的好處是幫助學生避免了在寫作選題時的困難和麻煩,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教師所選定的題目或主題往往是根據教師自己的興趣、生活經驗或者是以往的寫作教材大綱、教學輔導資料等來確定的,這很有可能不符合學生的寫作興趣所在和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維,導致學生對寫作缺少興趣,寫作熱情不高。
四、開展評比分享,開拓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在給定選題或主題的小學寫作的情況下,每一個學生寫出的文章的出發(fā)點和具體內容也必定是一人不同于另一人的,每個人的思維寬度畢竟都是有限的,通過評比和分享作文等活動,可以讓學生之間得到互相交流想法、產生思維碰撞的寶貴機會,學生之間可以借助此契機進行互相學習,擴展自身思維的廣闊性。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次作文主題布置后,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寫作的出發(fā)點,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與全班人共同的探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有創(chuàng)意的出發(fā)點等總結記錄下來,幫助每一位學生增加思維的廣度。教師還可以在每一次的作文批改結束后,在課堂上讓優(yōu)秀立意作文的學生與大家分享自己寫作文時的思路和感悟等,還可以將好的作文貼在教室的墻壁上進行展覽,讓學生能隨時地去從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中汲取靈感。這樣日積月累下來,每一位學生寫作時思維的廣闊性都能得到一定的拓展。
五、結語
寫作能力對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而寫作是一項思維性很強的工作,對學生的思維擴散,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格外重視對學生寫作思維的主動性、精確性、發(fā)散性和廣闊性的培養(yǎng)。語文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摒棄以往的由教師單方面將自己的思維灌輸給學生的教學方式,而是要通過教學材料、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等多方面的改革,來激發(fā)學生自己的寫作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學會如何去“想”和如何去“寫”。
參考文獻
[1]周志霞.小學語文寫作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科研,2015(12).
[2]張大軍.淺談作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素質教育論壇?百家雜談,2016(12):109.
[3]邵紅.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7).
[4]阿提古麗?艾海提.淺談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