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輝
筆者多年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后來又參與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我反思自己的教學,結合學校語文教師的教學實際,發(fā)現這其中存在諸多問題,并尋思在某些方面有些突破。
一、當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素質教育理念體現不夠
教學中,教師依舊是課堂的主角,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課思路聽講,教師仍然采用的“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結果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吃力,可教學的有效性不夠,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往往是事倍功半。
(二)教師對語文學科標準把握不準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由于沒有很好把握學科標準,不能夠很好地處理教學三個維度目標之間的關系,不能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起來,不能把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結合起來,忽視語文基礎學科功能。
(三)教師對閱讀教學重視不足
學校很少有朗朗讀書聲,語文閱讀沒有形成正確教學理念和思路。教師一般是給出閱讀的思路,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程序:找出文章的字詞,劃分段落大意,簡單賞析,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對課文只是形成片面地理解,無法總覽課文的全局。學生閱讀過程中,沒有形成自己的能力,沒有加進自己的思維,加之很少的閱讀量,學生閱讀很糟糕。
(四)教師以考為中心,阻礙素質教育的貫徹
盡管實施素質教育多年,但是考試成績依然是衡量教師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教師評職稱的依據。在這種沖擊下,教師的教學依然“以考定教”,學生“以考定學”,把“標準答案”作為唯一的標準,缺少新穎的觀點,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
(五)農村學生語文學習情況也不容樂觀
從我所任教班級的語文教學和測試情況來看,學生存在學習水平相對較低,參差不齊的狀況。優(yōu)生少,差生多,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較低。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般,仍處在朦朧狀態(tài),學習習慣也比較差。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連預習習慣沒有能夠形成,上課也有一些學生常開小差,不太能夠積極回答問題。學生沒有時間閱讀課外書本,沒有時間思考課文宗旨,沒有更切身地體會作者寫作背景,更機會沒有時間讀懂文章,閱讀時間少,閱讀量跟不上,自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及能力無法提升。
二、突破解決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的途徑
(一)加強培訓,提高語文教師職業(yè)素質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的限制,農村教師很少有機會外出學習,沒有多種培訓平臺,不能參與到各種教學研討。大多數農村初級中學對語文教師的交流與學習不夠重視,缺少資金的支持,這些都制約了教師業(yè)務素質提高。
(二)教師要更新語文教與學觀念
語文教師要建立以聽、說、讀、寫立體化的語文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閱讀教學觀。這應該包括:一是改變過去單行的教學結構,建立師生同參與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使學生學會學習、合作及反思;二是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實踐中存在的事物,從實踐中感受教學內容的內涵。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1.要讓學生變客為主
古代的私塾教育,先生把握著教學中一切,這種思想在我們現在的教學中也還是根深蒂固的。教師思想改了,但是學生的思想也要隨之改變。當然了,這一切,我們教師在其中要發(fā)揮改變的主體作用。并非是老師操控一切,而是要適時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變客為主,主動承擔學習重任。
2.要讓學生發(fā)現問題學會思考
學生的主體地位究竟如何體現,在以往的從教經歷中,感覺到學生們注重教師的引導,局限于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就導致了千篇一律,說到底還是“一言堂”,沒有很好的發(fā)散,學生們沒有主動去思考問題,沒有把自己融入到學習中去。教師要將學生的興趣引導到學習上來,要讓他們帶著興趣學,帶著問題學,那樣才更有效果,更有收獲。
3.要訓練學生思維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要忘記,其中最主要的是借助語文的學習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人們往往認為只有理科才能鍛煉思維方式,其實這大錯特錯。無論什么學科,都要著重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形成自己的學習模式。這里不僅包括直覺思維能力,就是直接的感染感召力。還要注意想象的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往往文章的意境所要表達的都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需要我們及時引人入勝,這過程中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重要過程,馬虎不得,大意不得。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提高教學效率。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同實踐相結合的途徑,能夠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培養(yǎng)實踐能力。農村教師可以舉辦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詩歌朗誦、讀書會、知識競賽、手抄報、故事會等。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大語文觀念,讓學生們懂得語文源于生活,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的道理。同時,引導學生勤寫生活隨筆、日記,努力把語文學習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展到生活天地。
(五)適當合理靈活的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現在,隨著農村學校教學條件的的改善,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進入課堂。教師的思維不能被固定的課堂程序所束縛,要針對不同教材的特點靈活處理、靈活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但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僅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而存在,它并非是語文教學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大餐。教師要把關注的焦點真正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總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由應試轉向素質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需要農村語文教育工作者長期不懈的努力。提高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有很多,各地區(qū)、各學校和各位老師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及現有資源,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改革課程體系等。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恒,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會有更多的方法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