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葉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扮演著決策與管理、組織與協(xié)調、教導與服務等多重角色,正因如此,班主任必須具有一套符合社會、學生、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為。一個成功的班級管理者其行為首選表現(xiàn)出的特點是細心、耐心和愛心,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奉獻身心。只有這樣才具有做好自己班級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作為班主任應當怎樣做才能使班級管理充滿愛呢?
一、要確立平等的觀念
同一班級的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是明顯的,這種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針對性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但決不是班主任對學生采取不同“標準”和“政策”的依據(jù)。班主任平等地對待每個同學,這種平等,是一種人格的平等,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體的施教過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學工作。作為交往者,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或是理論上知道而沒有在教育過程中加以實踐,則必然會導致思想教育工作無法開展。
當然,有了平等的心態(tài),還應積極倡導競爭合作的環(huán)境,首先班級成員要團結合作,“人不合作便無法生存”,班級亦是如此,只有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一個凝聚的班集體,才會水漲船高帶動整個班級運行。
二、用愛去轉化后進生
大多數(shù)班集體,都有幾個所謂的“差生” ,他們只是暫時沒跟上。在教育無效之際,個別班主任甚至做出體罰學生的不當行為。
轉化后進生最好多用贊賞和愛,主要可以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一是尋找閃光點。找到了閃光點,可以以此為切入口,為后進生重樹自信,使他們不至于 “破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是細心觀察學生,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為轉化他們尋找突破口。
二是與他們促膝談心。采用賞識教育與后進生談心,可以從其閃光點入手以此作為談話激勵的中心,引導其重拾自尊、自信,從而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
三是為后進生重塑形象。要讓后進生順利地以新形象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班主任必須在班中對他的每一個優(yōu)點、每一個進步進行公開表揚并要求同學們關心、支持,給他們以改正的機會 。
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學生不僅僅是教育對象,更是合作者和教育促進者。如果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先進,學生就可以由被管理者變成管理參與者。這樣,學生的潛能被充分激發(fā)了,班級事務和瑣事就不用班主任事事親臨,學生們自己就能解決好。
我管理班級的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全員管理,這一目標的實踐相當難,要讓每個學生學會并主動去管理班級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但首先我們至少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在這個班級中,我是其中一員,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班級的形象。從“我以班級為榮”上升為“班級以我為榮”,從而樹立起責任心,從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我以一部分人為突破口,以一部分人的管理行為影響另一部分人,從而有序的帶動整個班級運轉。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間的情感加深,使師生間的情感更濃,從而使整個班集體更具有凝聚力、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學習的動力。
四、親力親為:陪伴是最長情的教育
孟子曰:“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的習慣,我?guī)缀跏鞘聼o巨細、都制定了新的班規(guī)。可是,良好的班規(guī)也要切實有力地執(zhí)行并且堅持下去才能保證良好的效果,這其中,班委的監(jiān)督管理固然很重要,班主任的親臨指導也必不可少。為此,每周三次的語文早讀,年級要求7:30開始,我則要求學生7:15開始。既然學生要這個時候到教室,我自己也必然在7:15到達教室,督促他們早讀。每周六天的晚自習,我不時到教室查看情況,若發(fā)現(xiàn)混亂,則毫不留情地批評他們一番;若發(fā)現(xiàn)很安靜、大家都在埋頭苦讀,則要大大地表揚一番。課間操、午鍛煉、眼保健操,我常常到場監(jiān)督,做得好的表揚,做得不好的立馬提醒指正。
正像張居正所言:“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苯逃?,也正如此,只有當班主任真正融入學生之中、融入集體之中、融入教育之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我相信,陪伴也是老師對學生最長情的教育!
五、將愛心融入班級管理
我認為最重要的師生間交流的方法就是愛,用老師最原始的愛來關心愛護學生,才能讓學生感知溫暖的含義,學生才能健康地成長和發(fā)展。老師的愛也會潛移默化到學生,學生的內心也會心存愛。只要愛遍布每個學生的心,那么,整個班級就會充滿愛,整個校園就會充滿愛,學生的生活也就會充滿朝氣和陽光。
一個好班主任首先要熱愛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名好學生,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絕不偏心。在與學生親密的交往中,我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獨特可愛的閃光點,我抓住每一次機會,向他們奉獻自己的愛心。當今社會,由于家庭和社會原因,獨生子女的性格表現(xiàn)、行為習慣令人擔憂。于是,我利用班會課,向他們灌輸寬厚待人,熱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向他們講述中外偉人名人的故事,幫助他們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班隊活動課上,讓他們把平時發(fā)生的互不相讓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來,讓大家評論是非,在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
總之,我覺得班主任要充滿關愛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從關愛與理解出發(f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每一位學生,不能抱著與學生斗的心理,要有個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班主任不能過分自尊,要適時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對待學生,要走近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交朋友,要能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我們敢說,敢于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愛心,如一縷春風,吹進孩子們心靈,如絲絲春雨,滋潤孩子們心田。在愛的教育管理下,一個個學習標兵如雨后春筍般的破土而出,一張張純真笑臉如雨后山花般爛漫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