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哲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出的人格魅力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一個優(yōu)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其人格魅力就是他的理想信念、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質修養(yǎng)、形象氣質等綜合素質對學生形成的吸引力.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他所傳授知識。
首先,以高尚的品質影響學生的人格。孔子說過:“其自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痹诮逃^程中,學生不僅對教師聽其言,而且觀其行。教師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愛崗敬業(yè)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對待學生多一份關愛,多一份溫情,多一份信任,學生就會從教師的言傳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依照老師的言行來調節(jié)自身的行為。
其次,以良好的個性影響學生性格。一個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應該為人正直,胸懷寬闊。在他的眼里,人無等級之分;在他的胸中,無世俗之染;對待權貴子弟不偏愛,對待貧寒學生能給予特別的幫助和關懷。要有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容得下千姿百態(tài)的學子;有博大深蘊的愛生情結,解得開學生千差萬別的心鎖;教師能做到正直、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這種尊重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寬厚播種在學生的心田里。
二、利用數學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利用數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我們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版數學教材中,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在教學中適時地、自然地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祖氏公理的發(fā)現早于世界其它國家一千多年,楊輝三角的發(fā)現先于其它國家四百多年;祖沖之對圓周率π值的計算、負數的使用、方程組的解法都比歐州早一千多年,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令世人矚目?,F代,我國科學的豐碩成果同樣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自豪,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發(fā)起、推廣的優(yōu)選法,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和科學試驗,創(chuàng)造了很大的經濟價值;這些真實典型的數學史實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勵起學生學習的進取精神。
2.利用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
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強數學與實際的應用聯系,強化應用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這不僅在于學習數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利用數學與實際的應用聯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我在講授初三幾何《解直角三角形應用舉例》一課時,針對學生不重視這類問題的通病,向學生講述了這樣的事實:早在公元前兩千年,我國的治水英雄——大禹,為了解決在治水中的地勢測量問題,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據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解決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難題。通過這個故事,不僅使學生看到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而且使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應用題的積極性。
3.利用數學美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觀念
數學并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它實際包含著許多美學因素。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早斷言:“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數學美的特征表現在和諧、對稱、秩序、統一等方面。比如,圓是平面圖形中最完美的圖形,它的完美不僅在于它的完全對稱性(軸對稱、中心對稱),而且在于它體現著一種偉大的精神——集體主義精神,這是因為圓本身就是把無數零散的點,有秩序地、對稱地、和諧地、統一地規(guī)律排列而成的封閉圖形,就像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時也遵循著集體的紀律。由此我啟迪學生,你們個人就像圓上一個個孤立的點,你們所處的班集體乃至于整個社會就好比一個圓,集體的形象與榮譽與你們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若個人不遵守集體的紀律,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就會像不在圓上的點一樣,游離于集體之外,也就得不到集體的溫暖。這樣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集體主義教育自然地滲透到學生的心田。
三、結合德育教育時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德育滲透的依附性,不能費時過多,喧賓奪主,要充分把握好時間,讓學生覺得自然、恰當,不沖淡主題。不可將數學課變?yōu)檎握n,那將失去數學課的教學本質。
(2)數學教學中德育要講究藝術性,充分發(fā)揮情感效應。在課堂交流中,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就會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領悟道理,讓學生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獲得啟迪,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認知基礎和思維發(fā)展水平,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就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德育教育不僅滲透在語文、思想品德等課堂中,更需要像和風細雨一樣滲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斷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必要的科學文化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數學的思想教育功能,使學科教學成為全面提高學生根本素質、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成為促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生活的過程。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個重要并且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在進行這一課題實踐時必須注意方法,做到自然妥貼,切忌生搬硬套,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恰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潤物細無聲,真正做到教書和育人的統一。